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宝山区5000名学生视力监测与干预情况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强强 赵惠娟 +2 位作者 朱剑峰 蒋惠芬 李明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837-838,共2页
目的:通过监测获得宝山区中小学生视力、屈光不良情况,研究行为干预对近视发展有无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宝山区抽取中小学校5所,参照《眼科全书》近视诊断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视力普查,对视力低常学生使用拓普康RA... 目的:通过监测获得宝山区中小学生视力、屈光不良情况,研究行为干预对近视发展有无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宝山区抽取中小学校5所,参照《眼科全书》近视诊断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视力普查,对视力低常学生使用拓普康RA800型验光仪进行电脑验光,选择基础条件相似的两所学校部分班级进行分组,加以行为干预,0.5a后对所测学生进行复查。结果:宝山区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且随年级升高呈现出阶梯性增长态势。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已经达到将近50%,初中生达到了70%以上。随着年级增高,轻度屈光不良所占比例越来越低,重度屈光不良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从一年级的10%左右增长到初二年级的30%左右。每个年级监测人群前后两次视力不良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每个年级屈光不良分级构成比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不能认为采取的干预措施对学生视力不良率的发展产生作用,但是干预对学生护眼知识方面水平的提高比较明显。结论:学生视力不良率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升高,重度屈光不良所占比例也逐渐升高,强化行为干预对限制学生近视发展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不良 屈光不良 中小学学生
下载PDF
影响上海市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沙眼患病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薛文文 陆丽娜 +2 位作者 朱剑锋 何鲜桂 邹海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探索影响上海市外来务工子弟学校中沙眼患病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沙眼相关患病因素设计调查表,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7所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在家长指导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812份,有效回收率98.27%。其中男生2114份... 目的:探索影响上海市外来务工子弟学校中沙眼患病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沙眼相关患病因素设计调查表,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7所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在家长指导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812份,有效回收率98.27%。其中男生2114份,女生1698份,平均年龄10.22±2.00岁。沙眼临床阳性小学生288例,临床阴性小学生3524例。分析沙眼相关患病因素:沙眼阳性的学生毛巾单独使用、不用手揉眼、饮食偏素、眼睛不适主动向父母提出以及主动要求就医的比例低于沙眼阴性的学生,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毛巾单独使用(OR=0.724)对沙眼流行影响最大。结论:良好的卫生及就医习惯可保护沙眼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 小学生 随机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基于远程诊断系统的糖尿病眼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实践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章小花 周伟 +4 位作者 刘成军 曹斌 陈芳荣 陆丽娜 李幼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42-1945,共4页
目的:总结浦东新区糖尿病眼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的实施成效,为建立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眼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提供实践参考。方法:于2018-08/2019-08将浦东新区45家社区纳入慢性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筛查对象,根据年龄、性别进行... 目的:总结浦东新区糖尿病眼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的实施成效,为建立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眼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提供实践参考。方法:于2018-08/2019-08将浦东新区45家社区纳入慢性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筛查对象,根据年龄、性别进行分层抽样,对纳入对象的远程筛查眼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满意度及参与意愿。结果:本次筛查纳入DM患者39055例,均首次建立眼健康档案,远程诊断初步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者15.870%(6198/39055),其中轻度非增殖性DR、中度非增殖性DR、重度非增殖性DR及增殖性DR者分别为3.974%、9.904%、1.746%、0.246%;需转诊率44.325%(17311/39055),实际复诊率5.846%(1012/17311)。此外,DM患者远程筛查满意度与参与意愿均在85%以上。结论:基于远程诊断系统的糖尿病眼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对于实现糖尿病眼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诊断系统 糖尿病眼病 综合防治服务模式 实践探讨 分类管理
下载PDF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的改变及其控制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梦钧 丁莉 +4 位作者 李珊珊 何鲜桂 杜林琳 邹海东 邹月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297,共5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眼轴的改变,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延缓近视进展的机制。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05/2019-08至我院治疗的7~14岁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215例。行全面眼科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患者及家长依从... 目的:观察和分析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眼轴的改变,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延缓近视进展的机制。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05/2019-08至我院治疗的7~14岁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215例。行全面眼科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患者及家长依从性等综合评估,其中113例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02例患者配戴框架眼镜。配戴期间规律复诊,测量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戴镜后1、3、6mo,1a时的调节幅度及1a后两组眼轴的改变。结果:随访1a后,角膜塑形镜组共100例100眼完成随访,13例13眼失访。框架眼镜组共77例77眼完成随访,25例25眼失访。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患者调节幅度为13.57±2.47D,戴镜后1、3、6mo,1a后调节幅度均较戴镜前显著提高(均P<0.005),调节幅度在戴镜6mo时达到峰值,戴镜1a(15.44±2.35D)较戴镜6mo(15.74±2.32D)略有下降。配戴角膜塑形镜1a后眼轴增长明显小于框架眼镜组(0.13±0.15 vs 0.50±0.28mm,P<0.001)。结论: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伴有调节幅度的提高。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够控制眼轴的增长,是目前较为有效地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幅度 眼轴 角膜塑形术 近视 青少年
下载PDF
高度近视继发视盘周围脉络膜空腔视盘血流密度的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秋莹 贺江南 +2 位作者 华怡红 樊莹 许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07-1312,共6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继发视盘周围脉络膜空腔(peripapillary intrachoroidal cavitation,PICC)患眼视盘血流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ICC患病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35例35眼高度近视伴PICC患眼,40例40眼高度近视不伴PIC患眼及35...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继发视盘周围脉络膜空腔(peripapillary intrachoroidal cavitation,PICC)患眼视盘血流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ICC患病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35例35眼高度近视伴PICC患眼,40例40眼高度近视不伴PIC患眼及35例35眼正常对照眼纳入研究范围。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眼底照相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同时进行OCT血管成像检查,分别获得视盘周围视乳头(optic nerve head,ONH)层和视盘旁视网膜毛细血管(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ies,RPC)层的血流密度图。比较高度近视伴与不伴PICC患眼及健眼视盘形态改变和血流密度的差异,分析PICC与视盘周围血流密度的相关性和PICC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三组间屈光度、矫正视力、眼轴、视盘周围萎缩β区(peripapillary atrophyβ-zone,β-PPA)面积、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及视盘倾斜、后巩膜葡萄肿、近视性黄斑病变(myopic maculopathy,MMD)患病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RPC层(54.34±5.58,57.54±7.44,64.42±3.50)与ONH层(51.24±7.43,52.75±9.96,61.25±4.15)视盘周围平均血流密度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与高度近视不伴PICC组及健眼组相比,伴有PICC组RPC和ONH层颞下象限血流密度(56.76±6.62,63.84±6.02,67.52±4.78;56.47±5.79,60.38±4.72,64.18±4.37)均明显下降,RPC层血流密度与MMD、β-PPA面积和RNFL厚度存在显著相关性,而ONH层血流密度则与MMD、PICC的发生及RNFL厚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盘倾斜和后巩膜葡萄肿是PICC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8.007,95%CI:2.045~31.348;OR=7.558,95%CI:1.398~50.026)。结论:高度近视伴PICC患眼视盘血流密度明显下降,颞侧下降尤为显著。视盘倾斜与后巩膜葡萄肿是PI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脉络膜空腔 视盘周围血流密度 OCT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结膜松弛症新月形切除术与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陆慧红 张兴儒 +2 位作者 周欢明 赵蓉 李青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428-432,共5页
目的:为了寻求安全、简便、经济、有效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方法,评价结膜松弛症结膜新月形切除术和药物治疗两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方法,将2009-04/2010-03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按照结膜松弛症诊断标准入选治疗患... 目的:为了寻求安全、简便、经济、有效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方法,评价结膜松弛症结膜新月形切除术和药物治疗两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方法,将2009-04/2010-03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按照结膜松弛症诊断标准入选治疗患者30例60眼按患者入选编号末位数的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奇数组15例30眼行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手术;偶数组15例30眼行消炎人工泪液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后第2,4,8wk两组分别随访患者症状改善程度、裂隙灯观察结膜松弛切除程度、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手术并发症评价、测量泪河、BUT及氯霉素眼液尝味试验。结果:结膜新月形切除术后4wk眼表面疾病指数(OSDI)明显降低,术后8wkOSDI趋于稳定,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1,P=0.008)。结膜新月形切除术后2,4,8wk泪河明显改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BUT≥10s者比较治疗后2,4w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w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结膜新月形切除术后8wk,30眼中氯霉素眼液尝味试验阳性者14眼(47%);药物治疗组30眼中氯霉素眼液尝味试验阳性者6眼(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结膜新月形切除术后2wk松弛结膜残留积分10分,4wk7分,8wk6分。手术并发症积分术后2wk6分,4wk12分,8wk8分。结论:球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治疗结膜松弛症安全、有效;消炎人工泪液能部分改善结膜松弛症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松弛症 新月形切除术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扭动超声与传统超声模式处理常规及硬核白内障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峰 王于蓝 陶津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比较扭动超声与传统超声模式在处理不同硬度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2例89眼(术后1mo随访视力均达到0.6及以上),晶状体核硬度:芋级46眼,郁级及以上43眼(LOCSⅡ级标准分级)。按核级随机分成2组... 目的:比较扭动超声与传统超声模式在处理不同硬度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2例89眼(术后1mo随访视力均达到0.6及以上),晶状体核硬度:芋级46眼,郁级及以上43眼(LOCSⅡ级标准分级)。按核级随机分成2组,均为同一位医师操作,采用stop-and-chop分核:A组使用扭动超声,芋级22眼(扭动能量80%IP on)、郁级及以上17眼(扭动能量100%IP on);B组使用传统超声模式(连续线性模式),芋级24眼(能量50%),郁级及以上26眼(能量60%-70%),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实际等效超声能量(TEP),累计释放能量(CDE),有效超声时间(EPT);比较两种模式在处理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有效性。结果:芋级核处理:扭动超声组TEP显著高于传统超声组(24.58±7.78)%vs(13.84±1.97)%,扭动超声组EPT显著低于传统超声组(50.59±14.73)svs(60.19±9.0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两组差异无显著性(13.12±6.03)%vs(13.38±2.85)%。郁级及以上核处理:扭动超声组CDE(34.10±13.48)%与EPT(104.64±32.4)s均高于传统超声组CDE(30.31±13.48)%与EPT(93.01±41.01)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针头阻塞:扭动组4/17例,传统组2/26例(χ^2=2.16,P=0.14)。结论:两种超声模式均能安全有效的处理常规及硬核白内障,扭动超声模式在处理芋级核中具有时间短、效率高的特点。随着核硬度的增加,传统超声在处理硬核、极硬核中仍具有效率较高、不堵塞的优势。根据不同核硬度选择超声模式可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动超声 传统模式 超声乳化 IP功能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3
8
作者 程鹤 邹月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517-51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32眼,比较手术前后的眼压、视...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32眼,比较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观察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mo~2a;所有病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术后眼压明显降低,术前平均眼压15.2±8.1mmHg,术后11.2±5.0mmHg,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126,P<0.01);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22±0.39mm,术后3.36±0.43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4.371,P<0.01);术后房角粘连范围有减少,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能有效的治疗并发白内障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房角粘连分离术 青光眼 闭角型
下载PDF
数字化角膜塑形镜与传统OK镜临床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江桥 郝育昭 冯浩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数字化角膜塑形镜(简称MCT镜)与传统OK镜,研究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对人眼视力矫正的成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应用SPSS11.0系统对随机抽取的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2004全年60例118眼7 ̄19岁患者分别配戴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和传统OK镜... 目的:通过比较数字化角膜塑形镜(简称MCT镜)与传统OK镜,研究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对人眼视力矫正的成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应用SPSS11.0系统对随机抽取的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2004全年60例118眼7 ̄19岁患者分别配戴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和传统OK镜后的疗效进行统计,从戴镜3mo后裸眼视力、地形图状况、镜片中心定位、镜片移动度及镜片松紧度等方面来分析,探索数字化角膜塑形镜相比传统OK镜在控制和减低青少年近视发展上是否有其优越性。结果:戴镜3mo后,戴MCT镜的患者裸眼视力比戴传统OK镜有明显提高,戴MCT镜者视力平均0.81±0.28D,而戴传统OK镜者视力平均为0.58±0.30D,其中,戴MCT镜和戴传统OK镜裸眼视力的方差无显著意义(F=1.79),但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t=4.31,P=0.001<0.05);戴MCT镜的患者地形图改变状况为圆形的远多于戴传统OK镜(MCT镜:86.7%,传统OK镜:36.7%);戴MCT镜的患者有80.0%镜片中心定位良好,高于戴传统OK镜(33.3%);戴MCT镜的患者100%的镜片移动度好,比戴传统OK镜好(73.4%);戴MCT镜的患者镜片的松紧度也比戴传统OK镜好(MCT镜:96.6%,传统OK镜:70.0%)。结论: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在减低和控制青少年的近视上比使用传统OK镜有更大的优越性。两组病例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 青少年 近视 角膜塑形镜 OK镜 数字化 临床应用 青少年近视 视力矫正 裸眼视力 MCT 中心定位
下载PDF
LASEK治疗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程鹤 邹月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808-1810,共3页
目的:评价LASE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07/2010-01在我院行LASEK手术的271例493眼患者,按术前等值屈光度分为高度近视组(6.00~10.00D)与超高度近视组(≥10.00D),其中高度组311眼,超高度组182眼。随访1a,比较... 目的:评价LASE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07/2010-01在我院行LASEK手术的271例493眼患者,按术前等值屈光度分为高度近视组(6.00~10.00D)与超高度近视组(≥10.00D),其中高度组311眼,超高度组182眼。随访1a,比较术后两组的裸眼视力、haze及其它并发症。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随访结束,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数为,高度组255眼(82.0%),超高度组110眼(60.4%),两者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haze均在2级之内;无明显的角膜刺激症状及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LASEK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但对超高度近视的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切削术 近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