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敬贺巴金百岁华诞的信
1
作者 曾敏之 张炯 饶芃子 《华文文学》 2003年第5期5-,共1页
尊敬的巴老: 值此您百岁华诞之际,我们为您高年鹤寿而深深祝福.您的康泰,您的微笑,是我们,也是全中国文学工作者的吉祥.
关键词 华文文学 巴金 百岁华诞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学术共此时——中国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
2
作者 杨匡汉 《华文文学》 2004年第6期9-13,共5页
  中国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威海开了三天.阳光、沙滩、海浪陪伴了我们三天,友谊、交流、切磋温热了我们三天.在大海边,涛声依旧,这三天,不仅是旧友重逢、新知相识的联谊,而且是又一届世界华文文学的高峰论坛,...   中国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威海开了三天.阳光、沙滩、海浪陪伴了我们三天,友谊、交流、切磋温热了我们三天.在大海边,涛声依旧,这三天,不仅是旧友重逢、新知相识的联谊,而且是又一届世界华文文学的高峰论坛,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话题的多边对谈,是我们华文文学界的朋友们向世界文坛、学界一次集体的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学 作家 文学界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总结发言
下载PDF
在"中国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3
作者 饶芃子 《华文文学》 2004年第6期7-8,共2页
  今天,"中国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召开.这是继前十二届研讨会之后,海内外华文文学界的又一次多边对话会.……
关键词 华文文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在“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4
作者 饶芃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7年第3期3-4,共2页
关键词 世界华文文学 高峰论坛 开幕式 中国作家协会 致辞 河南理工大学 名誉会长
下载PDF
在“第二届海内外华文文学机构负责人联席(扩大)会议”上的致辞
5
作者 饶芃子 《华文文学》 2003年第6期7-10,共2页
关键词 华文文学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会议 负责人 机构
下载PDF
在时空共享中沉思——杨匡汉与世界华文文学
6
作者 杨际岚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杨匡汉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的开拓者和思想者,为学科创立、拓展和深化做出独特贡献。围绕学科命名、研究思路、治学境界、智性述说等,杨匡汉做出基于科学性的概要描述,体现一贯的严谨、睿智的学术风格。在他的视野中,世界华文文学还在路上... 杨匡汉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的开拓者和思想者,为学科创立、拓展和深化做出独特贡献。围绕学科命名、研究思路、治学境界、智性述说等,杨匡汉做出基于科学性的概要描述,体现一贯的严谨、睿智的学术风格。在他的视野中,世界华文文学还在路上,可以说是不断“生长”的学科、不断“运动”的美学、不断“拓展”的时空。他的相关言说,充满哲思的理念,洋溢诗意的表述,往往不落窠臼,抹上“我手写我心”的个性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匡汉 世界华文文学 学科建设 开拓者 思想者
原文传递
华文文学应重情
7
作者 曾敏之 《华文文学》 2004年第6期5-6,共2页
  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历十三届,岁月悠悠,我们都经历了风雨同舟的甘苦,也经历了世事变化的进程.但是回顾起来,却令人深深感到世界华文文学在当今的形势下,正面临比以往更大的优势,也遭逢更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 文学 强势文化 中国人 个人主义 人生观
下载PDF
踏雪寻梅 初心依旧——永远的雪梅校长
8
作者 樊洛平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8,共2页
2023年12月13日,雪花纷飞,天寒地冻。对于黄河科技学院的几万名在校师生而言,对于自1984年建校以来源源不断奔赴社会各个岗位的众多校友来说,对于关心和期待中国民办高教事业蓬勃发展的国人来说,对于所有的亲人、师友、同窗来说,这是一... 2023年12月13日,雪花纷飞,天寒地冻。对于黄河科技学院的几万名在校师生而言,对于自1984年建校以来源源不断奔赴社会各个岗位的众多校友来说,对于关心和期待中国民办高教事业蓬勃发展的国人来说,对于所有的亲人、师友、同窗来说,这是一个草木含悲、苍天垂泪的日子。当杨雪梅校长突发疾病骤然离世的噩耗传来,那种难以置信的震惊,悲从中来的大恸,天妒英才的惋惜,无法适应的恍惚,一下子击痛了多少人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教 踏雪寻梅 天妒英才 突发疾病 黄河科技学院 校长 校友 杨雪梅
下载PDF
论泰国的华文小诗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朕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9年第3期46-51,共6页
泰国华文小诗是进入新世纪崛起于泰华文坛的文学形式。台湾诗人林焕彰在主编《世界日报》副刊时,开辟《小诗磨坊》的专栏,为小诗创作提供了生息繁衍的场所。如今,“小诗磨坊”已经成为泰华小诗的代名词和创作群体的代表。
关键词 泰华小诗 小诗磨坊 创作特色
下载PDF
诗人之焦虑与创造——论庞德、陈美玲与中国古诗之三重变奏 被引量:1
10
作者 蒲若茜 李卉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75-81,共7页
庞德是美国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他从中国古诗中汲取灵感,引领意象派诗歌之潮流。华裔美国女诗人陈美玲的诗歌更加充斥着与中国古诗之互文。庞德与陈美玲在运用中国古诗时有何异同?陈美玲对庞德诗歌美学有何承继?他们"混杂"的... 庞德是美国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他从中国古诗中汲取灵感,引领意象派诗歌之潮流。华裔美国女诗人陈美玲的诗歌更加充斥着与中国古诗之互文。庞德与陈美玲在运用中国古诗时有何异同?陈美玲对庞德诗歌美学有何承继?他们"混杂"的诗歌创造在世界诗歌史中有何重要意义?本文从影响之焦虑出发,分析庞德与陈美玲挪用中国古诗的类型和特征,探究庞诗、陈诗与中国古诗这三重变奏之后体现的深层文化和政治诉求,以及其中孕育的"世界诗歌"和"世界文学"新趋势。本文认为中国古诗在庞德诗中的移植与变异跨越时空、民族、语言、文化的界限,陈美玲的诗与中国古诗、庞德《古中国》的双重互文则进一步加深中西文化交流并打破族裔的疆界:他们的诗歌可谓超越文化、国界和族裔的"世界诗歌"之先声。庞诗、陈诗与中国古诗的三重变奏体现的是多元文明杂糅的力量,其中蕴含着文化的传承与变异,也正是在这样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中,诗歌得以丰富和发展。在文化交流与碰撞空前频繁的当今时代,多元混杂的"世界诗歌""世界文学"日渐成为创作的主流和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陈美玲 中国古诗 “世界诗歌”
下载PDF
文化自信与文学建构的人类价值取向——在“文化自信与文学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峰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11
作者 张福贵 《华文文学》 2021年第1期5-6,共2页
谢谢主持人,陈校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包括各位海内外的朋友,大家好!非常抱歉不能到现场向大家学习和交流,但是正像那句诗所说的那样,见与不见,我们都在这里。在我的印象中,这次由广东省中国文学协会、汕头大学、暨南大学,包括我们《华... 谢谢主持人,陈校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包括各位海内外的朋友,大家好!非常抱歉不能到现场向大家学习和交流,但是正像那句诗所说的那样,见与不见,我们都在这里。在我的印象中,这次由广东省中国文学协会、汕头大学、暨南大学,包括我们《华文文学》编辑部,多家联合举办的这次大会,好像是华文文学界疫情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会议。所以,首先我要向大会表示祝贺,向各位表示敬意。刚才陈校长介绍了汕头大学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那些辉煌的成就,让我进一步知道汕头大学确实是一所不同寻常的大学。在这里,令人肃然起敬的不只是汕头大学那些辉煌的数据和亮点,不只是李嘉诚先生的这种无私捐助,我觉得对于我们现当代文学学人来说,这里还是王富仁先生生前生活工作了好多年的地方,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头大学 文化自信 暨南大学 粤港澳大湾区 王富仁 一所 华文文学 李嘉诚先生
下载PDF
论《研究生英语视听说教程:世界名影和文化思政》的编撰
12
作者 赵庆庆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2年第1期325-336,共12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高校公共英语类的电影视听说教材主要面向本科生,而非各科研究生。且这些教材多编撰于国家推出学科德育和思政政策之前,尚未充分将文化思政纳入编写体系。《研究生英语视听说教程:世界名影和文化思政》可以弥补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高校公共英语类的电影视听说教材主要面向本科生,而非各科研究生。且这些教材多编撰于国家推出学科德育和思政政策之前,尚未充分将文化思政纳入编写体系。《研究生英语视听说教程:世界名影和文化思政》可以弥补研究生同类英语教材的匮乏,贯彻党中央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意识和“立德树人”的国家教育方略。它在编撰缘由、编撰宗旨、教程设计、名影选择、特色创新5个方面,体现多元文化,融合经典性、时代性和思政性,既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英语视听说能力,又有助于其建构全面、均衡、客观的大文化视野,成为既有民族文化自信又有世界跨文化修养的高层次学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英语视听说教程 世界名影 文化思政 特色创新
下载PDF
“女性文学研究”·前言
13
作者 樊洛平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在由边缘向中心崛起、从隐学到显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眼界和学术版图不断拓展,作为中国女性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台湾女性文学,在海峡两岸文学的整体格局中也得以新的观照。如何更多地了解台湾的女性文...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在由边缘向中心崛起、从隐学到显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眼界和学术版图不断拓展,作为中国女性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台湾女性文学,在海峡两岸文学的整体格局中也得以新的观照。如何更多地了解台湾的女性文学创作与文坛动态,进一步打开两岸女性文学彼此沟通、互为参照的视野,即是本刊开设“女性文学研究专栏”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研究' 前言 编辑部 读者
下载PDF
意义在传播中增值——评赵小琪《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
14
作者 燕世超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2期293-297,共5页
赵小琪教授的《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是一部以传播学为主,辅以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系统地研究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传播与接受的专著。其特征一是梳理台港澳小说在内地传播脉络与接受效果;二是从动力机制和改... 赵小琪教授的《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是一部以传播学为主,辅以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系统地研究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传播与接受的专著。其特征一是梳理台港澳小说在内地传播脉络与接受效果;二是从动力机制和改编等方面研究台湾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三是分别从传播者、接受心理和受众影响机制等方面研究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港澳小说 内地 传播 接受
下载PDF
加拿大形象在明清中国的传播——以利玛窦、艾儒略和魏源为例
15
作者 赵庆庆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17年第2期110-126,共17页
加拿大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西方国家,亦是华人移居大国,但中国人视野中的加拿大形象自何开始,以何方式产生,学界迄今未有定论。经查证,中国关于加拿大形象有确凿文字记载的,可追溯至明朝,得力于从欧洲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利玛窦绘制的... 加拿大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西方国家,亦是华人移居大国,但中国人视野中的加拿大形象自何开始,以何方式产生,学界迄今未有定论。经查证,中国关于加拿大形象有确凿文字记载的,可追溯至明朝,得力于从欧洲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和艾儒略的地理典籍《职方外纪》给中国人上了美洲和加拿大的启蒙课,在中国传播了最早的加拿大形象。清朝魏源的名著《海国图志》参考欧美传教士的多种地理著述而成,代表了当时中国人对加拿大形象的最全面认识,促进了加拿大形象在中国的传播,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形象 利玛窦 艾儒略 魏源 明清中国
下载PDF
香港作家联会二十年的文学旅程
16
作者 曾敏之 《华文文学》 2009年第3期103-104,共2页
  2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   20年,在香港回归前后的变化却标志着中国史无前例的新页.   香港作家联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新页上记录了组建的历程--   1988年由香港文化、文学界的知名人士31人发起,宣告香港作家联会成立.……
关键词 文学 作家 刘以鬯 香港 联会
下载PDF
作为心灵灯塔的海外华文写作——以欧华女作家林湄和方丽娜的写作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冠青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19年第4期109-116,共8页
闽籍荷兰华文女作家林湄将写作看作"可以看到光明与希望"的心灵灯塔,因为它照亮了生命,也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也是许多海外华文作家共同的生命追求。这一追求具体表现在,她们把写作当作思考人生之道的方式,她们通过写作寻找灵... 闽籍荷兰华文女作家林湄将写作看作"可以看到光明与希望"的心灵灯塔,因为它照亮了生命,也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也是许多海外华文作家共同的生命追求。这一追求具体表现在,她们把写作当作思考人生之道的方式,她们通过写作寻找灵魂栖息之地,她们在写作中审视人性困惑与迷茫,她们以写作传达独特的人文关怀;可以说,对当下人类生存境遇与精神归属的独特审视与人文关怀,始终是她们不懈的生命追求,所以她们独特的人生追求得到了读者的共鸣,也启迪了这个纷繁复杂的多元世界里人们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写作 心灵灯塔 独特审视 人文关怀 人生追求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学界的兴起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饶芃子 《华夏文化论坛》 2008年第1期2-9,共8页
近年来,吉林大学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邀请了海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文学院亦从2004年起定期举办"系列学术讲座",目前已百余场。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这些宝贵学术资源的价值,《华夏文化论坛》编辑部征得讲... 近年来,吉林大学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邀请了海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文学院亦从2004年起定期举办"系列学术讲座",目前已百余场。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这些宝贵学术资源的价值,《华夏文化论坛》编辑部征得讲学者的同意,利用现存的音像资料,把一些讲座的内容整理成文,将陆续在本刊发表。在此谨向所有曾来吉林大学讲学的先生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台港 文学世界 华夏文化 广州暨南大学 中国比较文学 当代文学 汉语文学 尹雪艳 学术
原文传递
主持人语
19
作者 赵稀方 《粤海风》 2023年第2期31-31,共1页
本期“中国香港文学期刊研究专题”,突出一个主题,即中国香港文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这里精选了三篇文章,它们分别研究1918年《梨影》杂志、1946年达德学院与《海燕文学丛刊》及1987年中国香港《当代诗坛》杂志,呈现三个不同时代中国香... 本期“中国香港文学期刊研究专题”,突出一个主题,即中国香港文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这里精选了三篇文章,它们分别研究1918年《梨影》杂志、1946年达德学院与《海燕文学丛刊》及1987年中国香港《当代诗坛》杂志,呈现三个不同时代中国香港文坛与中华文化关系间的不同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丛刊 当代诗坛 文学期刊 中国香港 达德学院 中华文化 主持人 不同侧面
下载PDF
文脉传承与知识谱系的建构——陆士清教授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20
作者 白杨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3年第4期11-13,共3页
陆士清教授以充沛的激情和理性的思考,在时代转折时期率先探索新的文学世界,以有情怀的学术和有立场的态度开启中外文学交流的新视野。从台港到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空间拓展和意义的发现中重新思考学术思维、理论方法和文脉传承... 陆士清教授以充沛的激情和理性的思考,在时代转折时期率先探索新的文学世界,以有情怀的学术和有立场的态度开启中外文学交流的新视野。从台港到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空间拓展和意义的发现中重新思考学术思维、理论方法和文脉传承等话题,而陆士清教授和他那一代学者们以不忧、不惑、不惧的态度开疆拓土、扶助新人,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滋养和人格垂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脉传承 知识谱系 陆士清 华文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