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Meta分析及GRADE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田志华 陈丁铭 +2 位作者 罗楠 刘震 王少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3期339-345,351,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1月25日,搜集中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1月25日,搜集中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4软件按照Cochrane条目对文献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运用证据评价等级系统(GRADE)对结局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涉及1 702例患者,研究组(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856例,对照组(单独西药治疗)8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RR=1.21,95%CI=1.15~1.27,P<0.000 01)、胃镜疗效(RR=1.23,95%CI=1.14~1.32,P<0.000 01)、中医证候疗效(RR=1.23,95%CI=1.16~1.31,P<0.000 01)和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RR=1.27,95%CI=1.09~1.49,P=0.003)更优,且疾病复发率显著降低(RR=0.32,95%CI=0.22~0.48,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p清除率(RR=0.93,95%CI=0.77~1.13,P=0.46)、不良反应发生率(RR=0.29,95%CI=0.09~0.99,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在临床疗效方面具有优势,但证据质量为低级,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验证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糜烂性胃炎 脾胃湿热型 中药 META分析 GRADE评价
下载PDF
中医腹诊用于脾胃病诊疗探讨
2
作者 倪媛元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S02期294-295,共2页
目的为脾胃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脾胃病诊疗中分区按诊的应用价值,以及与穴位配合的作用。结果与结论临床脾胃病患者较多见,发病位置均以胸腹部为主。利用腹部体表的分区及穴位的特点,能探察脏腑的经络生理和病理的相应情况,在对病... 目的为脾胃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脾胃病诊疗中分区按诊的应用价值,以及与穴位配合的作用。结果与结论临床脾胃病患者较多见,发病位置均以胸腹部为主。利用腹部体表的分区及穴位的特点,能探察脏腑的经络生理和病理的相应情况,在对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中,特别是脾胃病中中医腹诊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中医腹诊 诊断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孙静晶 赵晓丹 +1 位作者 王伟珍 周斌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81-384,共4页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发病病机以虚为主为本,实为兼为标;虚证主要为脾胃气虚和脾胃阳虚。标实证为血瘀、湿热、气滞等,医家尤为重视胃络瘀血。溃疡辨证分型按由简执繁原则可分为两大类:虚证和实证,其中虚证包括脾胃虚寒、胃...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发病病机以虚为主为本,实为兼为标;虚证主要为脾胃气虚和脾胃阳虚。标实证为血瘀、湿热、气滞等,医家尤为重视胃络瘀血。溃疡辨证分型按由简执繁原则可分为两大类:虚证和实证,其中虚证包括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实证主要包括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胃络瘀血。采取上述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但也存在较多不足,需要并值得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被引量:27
4
作者 赵晓丹 孙静晶 周斌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程度、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43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辨证分为6个证型:肝胃气滞证59例,肝胃郁热证35例,脾胃虚弱证168例,脾胃湿热证52例,胃阴不足证24例,胃...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程度、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43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辨证分为6个证型:肝胃气滞证59例,肝胃郁热证35例,脾胃虚弱证168例,脾胃湿热证52例,胃阴不足证24例,胃络瘀血证93例。分析各证型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 (1)各中医证型在不同程度胃粘膜萎缩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肝胃气滞证与脾胃虚弱证、胃络瘀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3);(2)各中医证型在不同程度肠化生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肝胃气滞证与胃络瘀血证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33);(3)各中医证型在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证型分布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程度、H.pylori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证型 分布
下载PDF
慢性胃炎胃黏膜胃镜像1167例的中医证候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燕东 孟淼 朱强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的胃黏膜胃镜像的中医证候属性。方法通过调查表收集1167例慢性胃炎的胃镜下胃黏膜像表现,同时行中医辨证分型,经统计分析进行评价。结果脾胃湿热证在胆汁反流、黏液池状态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脾胃湿热型...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的胃黏膜胃镜像的中医证候属性。方法通过调查表收集1167例慢性胃炎的胃镜下胃黏膜像表现,同时行中医辨证分型,经统计分析进行评价。结果脾胃湿热证在胆汁反流、黏液池状态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脾胃湿热型较其他型易出现胆汁反流、黏液池呈黄绿色;脾胃虚弱(含虚寒)证与病变部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全胃炎多发生于脾胃虚弱(含虚寒)证中;脾虚气滞型与贲门状态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脾虚气滞型较其他证型易出现贲门松弛或疝囊形成;胃络瘀阻型在黏膜以白相为主、呈颗粒样改变、黏膜糜烂、黏膜血管网改变及胃镜下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胃络瘀阻证在上述五方面较其他型多见;进一步行Logistic统计分析,黏膜血管网改变、黏膜糜烂与胃络瘀阻证关系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胃络瘀阻证胃镜下黏膜出现血管网改变及糜烂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其他证型。结论部分胃黏膜胃镜像与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可为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 胃黏膜胃镜像 微观辨证
下载PDF
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燕东 孟淼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9期828-829,共2页
脾胃病常常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相兼、升降失常的病机特点,而辛开苦降法一法中寄开于泄,寓通于降,平衡阴阳,调理气机,恰好针对脾胃病的病机特点而治,故堪称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治则之一。
关键词 脾胃病 辛开苦降 治法研究
下载PDF
从阴阳五行理论认识中医“胰”的实质 被引量:4
7
作者 戎志斌 罗安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前中医学对胰的归属有多种不同见解,不利于对胰疾病的正确认识,本文通过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本源阴阳五行理论,从传统中医对胰的认识和现代中医对胰的认识角度出发,对胰的归属进行了阐释和论证,以尊重古人建立的藏象思维结构为基础,不为... 目前中医学对胰的归属有多种不同见解,不利于对胰疾病的正确认识,本文通过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本源阴阳五行理论,从传统中医对胰的认识和现代中医对胰的认识角度出发,对胰的归属进行了阐释和论证,以尊重古人建立的藏象思维结构为基础,不为了标新立异去重建和否定古代先贤建立的思维模式,而是不断地深化古人对这种结构下各脏腑的功能特性认识,结合现代中医学者对胰的一些认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更好的为临床服务。在此前提下,笔者从阴阳五行理论与脏腑的联系去统一中医对"胰"的认识,论证胰在中医实质上归属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 五脏六腑
下载PDF
祛风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燕东 《河北中医》 2011年第7期1023-1023,1026,共2页
"金元四家"之李东垣最早提出了"风药"一词,并论述了祛风药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多种功效,以柴胡、升麻、葛根、防风、羌活、独活、藁本等药为代表。祛风药大多味薄气厚,其性辛散走窜,轻清升浮,根据其作用特点,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笔者... "金元四家"之李东垣最早提出了"风药"一词,并论述了祛风药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多种功效,以柴胡、升麻、葛根、防风、羌活、独活、藁本等药为代表。祛风药大多味薄气厚,其性辛散走窜,轻清升浮,根据其作用特点,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笔者临证治疗脾胃病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祛风药 引药归经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治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吴红梅 《北京中医药》 2011年第1期35-36,共2页
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各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总病机相同,因患者体质不同而表现各异,脾虚为根本,肝气郁结是标实;另一方面IBS随着病情发展及病理变化,多兼痰湿、血瘀之证候。在治疗上健脾是关键,应贯穿疾病治疗过程的始终,还要重视行气祛... 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各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总病机相同,因患者体质不同而表现各异,脾虚为根本,肝气郁结是标实;另一方面IBS随着病情发展及病理变化,多兼痰湿、血瘀之证候。在治疗上健脾是关键,应贯穿疾病治疗过程的始终,还要重视行气祛湿药的应用;对于久病者需重视脾肾同补,适当应用活血化瘀,同时配合心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病机 健脾补肾 行气祛湿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慢性胃炎胃镜像的中医属性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燕东 汪红兵 《北京中医药》 2015年第3期225-228,共4页
从中医阴阳学说的角度探讨慢性胃炎胃镜像的阴阳属性,分别从胃黏膜像、胃黏液像、胃动力像、胃增生像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辨别胃镜像的阴阳属性,可以为中医诊治提供内镜下信息,行微观辨证,并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从而临床更为准确地辨证... 从中医阴阳学说的角度探讨慢性胃炎胃镜像的阴阳属性,分别从胃黏膜像、胃黏液像、胃动力像、胃增生像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辨别胃镜像的阴阳属性,可以为中医诊治提供内镜下信息,行微观辨证,并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从而临床更为准确地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胃镜像 阴阳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于航 师伟 +5 位作者 王怡斐 赵晓晓 徐丽 李伟 张润顺 李思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9-175,共7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妇科彩超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3768例,处方数8986个,其中中药信息201242条,影像学资料4322条,使用的中药362味,使用复杂网络软件Liquorice系统...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妇科彩超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3768例,处方数8986个,其中中药信息201242条,影像学资料4322条,使用的中药362味,使用复杂网络软件Liquorice系统进行挖掘分析。结果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使用频次>2000的中药35味,核心处方复杂网络图中的药物有当归、白芍、川芎、醋延胡索、醋香附、蒲黄、炙甘草、党参,得到3层核心药物加减配伍子网络图。结论运用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反映了真实世界中医对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治疗AM应在活血化瘀的总前提下,佐以理气止痛,益气补血。寒凝血瘀者温经散寒,热灼血瘀者清热解毒,气滞血瘀者行气活血,正气虚弱者补肾益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数据挖掘 复杂网络分析 用药规律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2
作者 宋青 刘震 黄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9-482,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被列为胃癌的高危因素。目前,现代医学对CAG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亦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CAG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被列为胃癌的高危因素。目前,现代医学对CAG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亦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CAG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阻断、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的相关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针灸治疗等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CAG的研究进展,希望对从事该病研究的广大临床科研工作者有所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现代医学视角下中医“脾主运化”探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鹤 白宇宁 +1 位作者 刘绍能 倪媛元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2期179-181,共3页
通过整理和分析脾的相关资料,认为中医“脾”的西医解剖实体为胰腺及脾,经历了由解剖实体到功能脏腑的演化过程,中医“脾”的功能是多脏器功能的集合。“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是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转化散精、输布,并将糟粕排出... 通过整理和分析脾的相关资料,认为中医“脾”的西医解剖实体为胰腺及脾,经历了由解剖实体到功能脏腑的演化过程,中医“脾”的功能是多脏器功能的集合。“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是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转化散精、输布,并将糟粕排出体外;从现代医学视角解读,即胰腺内、外分泌功能,肝脏合成、解毒功能,维持肠道菌群的营养、稳态功能等一系列生理功能,从而维持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运化 现代医学 胰腺 肝脏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临床用药护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微 闫蓓 +8 位作者 陈扬 李东旭 冷路兴 陈素平 李静 谢晓磊 周振琪 卢斯霞 郭敬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4期297-299,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纳入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管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在抗疫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通过梳理总结治疗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纳入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管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在抗疫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通过梳理总结治疗新冠肺炎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中药口服剂用药护理要点,如药物检查,给药时间,饮食调护,不良反应预防、监测及处理,用药注意事项等,旨在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中药用药护理参考,提高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共同促进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 用药护理
下载PDF
糖尿病足中医外治法分期分层论治策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鹤 耿树军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7期769-772,共4页
糖尿病足的成因及治疗过程复杂,中医外治法治疗不同阶段糖尿病足有一定优势,糖尿病足初期应以“通”为法,延缓疾病进展。枯腐期病情复杂,神经性溃疡应避免患足负重,防止溃疡处受压,神经-缺血性溃疡需改善溃疡血供,合并感染时,可采用清... 糖尿病足的成因及治疗过程复杂,中医外治法治疗不同阶段糖尿病足有一定优势,糖尿病足初期应以“通”为法,延缓疾病进展。枯腐期病情复杂,神经性溃疡应避免患足负重,防止溃疡处受压,神经-缺血性溃疡需改善溃疡血供,合并感染时,可采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溻渍或箍围法控制感染;干性坏疽清创时机“宜晚不宜早”,多采用鲸吞法清创,湿性坏疽清创时机“宜早不宜迟”,清创需分批进行,多采用蚕食法。恢复期可采用“祛腐生肌”之法,载邪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中医外治法 周围血管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感染
下载PDF
中医治疗反酸研究
16
作者 倪媛元 王少丽 +1 位作者 吉兆亦 陶夏平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S01期264-265,共2页
通过分析反酸的病因病机,总结传统中医治疗反酸的经验。根据其伴随的临床症状,合理选用药物,能提高治疗反酸的疗效,患者预后良好。
关键词 反酸 病机 中医 疗效
下载PDF
基于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谈脾胃病从肝气、肝火、肝风论治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国霞 董斐 柳红良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455-1457,共3页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从肝论治脾胃病”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王旭高(1798~1862)名泰林,江苏无锡人,被后人尊称为“治肝楷模”,其代表性学术著作《西溪书屋夜话录》是迄今为止唯一全面论述肝病证治的专著...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从肝论治脾胃病”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王旭高(1798~1862)名泰林,江苏无锡人,被后人尊称为“治肝楷模”,其代表性学术著作《西溪书屋夜话录》是迄今为止唯一全面论述肝病证治的专著,创立了“肝气、肝风、肝火”三纲辨证体系,提出“治肝三十法”。笔者通过精读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基于“肝气、肝火、肝风”的角度,总结脾胃病与肝的证治关系。其中,“肝气与脾胃”大体分为三类:肝气郁、肝气实、肝气虚;“肝火与脾胃”,即肝气旺甚者,大体分为肝郁化火和肝火炽盛;“肝风与脾胃”大体分为两类:即肝实致风和肝虚致风。值得注意的是,此三者并非决然分离,而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临床上应做到整体联系、见微知著、分清主次、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王旭高 肝气 肝火 肝风 证治关系
下载PDF
基于《伤寒杂病论》重用芍药方证规律探讨“抑木”法在论治脾胃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宣铭杨 柳红良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35-437,共3页
《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重用芍药创立了桂枝加芍药汤、当归芍药散和小建中汤三方,三者在理法思维与脉证规律上均有差异,由泻实慢慢向补虚渐变,而其方证规律的理论基础正是基于《神农本草经》中芍药“苦平轻泄”的认识。后世医家不断总... 《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重用芍药创立了桂枝加芍药汤、当归芍药散和小建中汤三方,三者在理法思维与脉证规律上均有差异,由泻实慢慢向补虚渐变,而其方证规律的理论基础正是基于《神农本草经》中芍药“苦平轻泄”的认识。后世医家不断总结张仲景重用芍药蕴含的“抑木”思想,在金元时期正式创立了“抑木法”,针对“木亢乘土”和“土虚木乘”的病机,为治疗相关脾胃疾病创立了众多有效方剂。临床中应用抑木法、辨别木土相关病机虚实侧重以及最经典的方药加减,均不出仲景重用芍药三方的加减示范。因此,深究张仲景重用芍药方证规律,对于探讨“抑木”法治疗脾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用芍药 伤寒杂病论 抑木法 脾胃病 方证规律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状与展望
19
作者 刘震 田志华 +4 位作者 王少丽 姜天童 陈敬予 罗楠 李萌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83-287,共5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我国的HP感染率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P根除率下降。中医药是治疗HP感染的新路径之一,在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综...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我国的HP感染率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P根除率下降。中医药是治疗HP感染的新路径之一,在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综合论述中医药治疗HP感染的现状、优势、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从事该病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幽门螺杆菌感染 现状 展望
原文传递
基于脾胃气化内涵探讨中医药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仪琳 姬航宇 +2 位作者 张润顺 白宇宁(审校) 梁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16-820,共5页
肠黏膜屏障受损是肠道疾病的重要发生机制,维护肠黏膜屏障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对于许多肠道及肠外疾病的治疗十分关键。同时,脾胃气化失常是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病机,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失司和水谷精微运化输布障碍2个方面的紊乱... 肠黏膜屏障受损是肠道疾病的重要发生机制,维护肠黏膜屏障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对于许多肠道及肠外疾病的治疗十分关键。同时,脾胃气化失常是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病机,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失司和水谷精微运化输布障碍2个方面的紊乱。研究证实,中医药对肠黏膜屏障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可通过调节脾胃气化功能,多靶点、多途径促进肠黏膜屏障损伤修复及功能恢复,从而起到内源性保护剂的作用。充分认识脾胃气化以肠黏膜屏障为物质基础的内涵,深入探讨中医药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对肠道及肠外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气化 肠黏膜屏障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