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眠得乐方调控神经递质改善失眠大鼠睡眠行为的研究
1
作者 赵智茹 祁建军 +5 位作者 吴汉涛 付长庚 曲华 谭令 贾凡 龙霖梓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4-1582,共9页
目的观察“眠得乐方”对失眠大鼠的行为学、脑组织及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眠得乐方组、艾司唑仑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的方法构建失眠模型。造模成功... 目的观察“眠得乐方”对失眠大鼠的行为学、脑组织及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眠得乐方组、艾司唑仑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的方法构建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眠得乐方组与艾司唑仑组分别给予药物灌胃。通过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各组大鼠失眠样行为,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大脑皮质、海马、下丘脑组织的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海马区的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睡眠潜伏期显著拉长(P<0.01),而睡眠时间较少(P<0.01),精神状态、皮毛色泽等较差,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与模型组比较,眠得乐方组和艾司唑仑组大鼠的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睡眠持续时间显著拉长(P<0.01),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P<0.01);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大鼠总活动距离增加,平均速度和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减少(P<0.05),眠得乐方组和艾司唑仑组大鼠总活动距离显著减少(P<0.05),平均速度增加和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延长(P<0.05)。HE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下丘脑神经元数量、形态结构、排列等均有不同程度受损,眠得乐方组及艾司唑仑组显著改善。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5-HT和GAB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P<0.05),海马组织的GABA表达量亦显著降低(P<0.01)。眠得乐方组大脑皮质GABA和下丘脑GABA、5-HT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眠得乐方能够改善失眠大鼠的精神状态、恢复正常体质量、提高睡眠效率、减轻焦虑和紧张度。其机制可能与升高5-HT和GABA的含量,抑制下丘脑和脑干促觉醒核团的扩散及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眠得乐方 失眠 旷场实验 神经递质
下载PDF
中医学人体衰老双节律理论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洋 吴新明 +4 位作者 白卫国 李爽姿 王丹巧 贾海骅 刘惠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04-705,710,共3页
《黄帝内经》论述了人体生长与衰老的性、体双节律理论,即男女生殖成熟与衰老的七八节律和脏腑气血成熟与衰老的10年节律。肾气虚衰是男性性衰老与体衰老的共同原因,性衰老便意味着体衰老;女性性衰老起于阳明,而体衰老决定于肾气,性衰... 《黄帝内经》论述了人体生长与衰老的性、体双节律理论,即男女生殖成熟与衰老的七八节律和脏腑气血成熟与衰老的10年节律。肾气虚衰是男性性衰老与体衰老的共同原因,性衰老便意味着体衰老;女性性衰老起于阳明,而体衰老决定于肾气,性衰老对体衰老的作用强度不明显。男女不同的衰老机制,决定了男女具有不同的衰老节律和表现,提示临床干预男女衰老应采取不同的时机与方案。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神经肽Y(NPY)调节生殖和摄食的功能,部分解释了中医学人体衰老双节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衰老/生理学 @人体衰老双节律
下载PDF
固有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丹丹 梅俊 +1 位作者 周庆兵 徐凤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1-76,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病变始于血管内皮细胞构成的天然屏障功能障碍,由各种损伤因子影响内皮细胞Caspase-1/Sirt1/AP-1、SREBP2/NOX2/NLRP3、KLF2/FoxP1/NLRP3、NFAT5/NLRP3等通路信号转导、相关炎症基因表...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病变始于血管内皮细胞构成的天然屏障功能障碍,由各种损伤因子影响内皮细胞Caspase-1/Sirt1/AP-1、SREBP2/NOX2/NLRP3、KLF2/FoxP1/NLRP3、NFAT5/NLRP3等通路信号转导、相关炎症基因表达,激活内皮细胞,继而单核细胞浸润主动脉壁内膜下并分化为巨噬细胞,引起相应内皮激活的固有免疫反应,在NLRP3/ASC/Caspase-1炎性小体途径激活后,使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18释放增加,介导下游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等表达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血管壁持续慢性炎症反应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还使斑块成分发生改变、易损性增加,斑块微钙化则增加了斑块处血管应力,破裂危险增加。本文综述了固有免疫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研究现状,为动脉粥样硬化抗炎药物研发提供思路以及促进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实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固有免疫 NLRP3炎性小体
下载PDF
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血脂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丹丹 陈勋 +2 位作者 梅俊 周庆兵 徐凤芹 《实验动物科学》 2022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拟通过实验研究确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po E^(-/-)小鼠血脂的检测条件,为后续抗动脉粥样硬化性(AS)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评价方法。方法高脂饲料喂养Apo E^(-/-)小鼠6周后,球后静脉采血制备待测血清,生理盐水稀释4倍、6倍、8倍和10倍... 目的拟通过实验研究确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po E^(-/-)小鼠血脂的检测条件,为后续抗动脉粥样硬化性(AS)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评价方法。方法高脂饲料喂养Apo E^(-/-)小鼠6周后,球后静脉采血制备待测血清,生理盐水稀释4倍、6倍、8倍和10倍后,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4项。结果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小鼠血清中胆固醇含量过高,需要进行稀释后检测方可获得准确数据;通过稀释测量及重复测量实验,提示8倍稀释可能是检测血清脂质含量的最佳稀释条件。结论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小鼠血脂时需要对血清进行适当的稀释方可进行,方法简便可行且数据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仪 动脉粥样硬化 APO E^(-/-)小鼠 血脂检测
下载PDF
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老年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赵智茹 龙霖梓 +2 位作者 刘征堂 谭令 贾凡 《中国病案》 2024年第9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老年医学研究生中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2年9月16日-2022年10月15日期间在某三甲医院老年病科学习的100名专业型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50)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老年医学研究生中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2年9月16日-2022年10月15日期间在某三甲医院老年病科学习的100名专业型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50)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n=50)采用案例式教学法。通过使用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比较2组学生的中医老年病学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学生的自我评价、对教学法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方面的差异,对2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分别为(85.78±6.08)分和(89.12±6.40)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的自我评价方面,实验组调查问卷各项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教学法的评价方面,实验组在教学引起好奇心、教学文本内容符合兴趣、教学能加深对老年病的理解和掌握、能从中学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知识、努力得到肯定、教学有关于如何运用理论知识的说明方面的调查问卷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文本内容比想象中困难、讨论难度太大、教学模式增加了学习负担方面实验组的调查问卷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教师的评价方面,实验组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能适当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深入了解学生想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补充讲解最新进展、整体上教师的角色扮演是称职的方面的调查问卷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表达他自己的意见调查问卷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老年医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应用,可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提高学生对自我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培养创新性思维,加深学生对中医老年病学的理解和掌握,这种带教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法 中医老年病 中医老年医学研究生 临床带教 教学效果
原文传递
活血化瘀中药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盛松 张艳虹 +1 位作者 马杭琨 徐凤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5期863-866,共4页
综述活血化瘀中药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活血化瘀中药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继承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以陈可冀院士为代表的现代活... 综述活血化瘀中药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活血化瘀中药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继承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以陈可冀院士为代表的现代活血化瘀流派,并在活血化瘀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新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厚成果。无论活血化瘀单味中药还是复方均能从多个环节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活血化瘀 中药 动脉粥样硬化 综述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还脑益聪方中5种川芎成分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蔚然 唐心恬 +1 位作者 何冠男 梁晓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 建立还脑益聪方中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苯内酯和欧当归内酯A 5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探究其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Extend-C_(18)(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甲醇(A),0.3%磷酸溶液... 目的 建立还脑益聪方中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苯内酯和欧当归内酯A 5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探究其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Extend-C_(18)(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甲醇(A),0.3%磷酸溶液(B),乙腈(C);流速:1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结果 还脑益聪方中川芎的5种化学成分均被检测到,建立的方法无阴性干扰,5种成分均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标准曲线线性范围良好。结论 该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还脑益聪方中川芎成分的定量检测,为还脑益聪方治疗AD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脑益聪方 阿魏酸 洋川芎内酯I 洋川芎内酯A 藁苯内酯 欧当归内酯A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川芎嗪对左旋多巴处理的PD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DA及其代谢产物、羟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丹巧 王巍 +1 位作者 景富春 赵晋宁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左旋多巴(L-DOPA)处理后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羟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大剂量组、川芎嗪小剂量组、古拉定组。脑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左旋多巴(L-DOPA)处理后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羟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大剂量组、川芎嗪小剂量组、古拉定组。脑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造部分损伤的PD大鼠模型,并应用脑微透析技术在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各组进行L-DOPA脑内灌流处理。动态观察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DA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和羟自由基的变化。结果L-DOPA处理后,对照组DA浓度在4个时间点较模型组显著增高;模型组DA代谢率在9个时间点较对照组增高、羟自由基的指标2,3-DHBA和2,5-DHBA浓度分别有6和7个时间点显著增高(P<0.05或P<0.01);川芎嗪大、小剂量组、古拉定组与模型组相比,多个时间点降低了2,3-DHBA,2,5-DHBA水平和DA代谢比率(P<0.05或P<0.01)。结论川芎嗪对L-DOPA处理的PD大鼠具有改善纹状体细胞外液DA代谢率和减轻其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脑内微透析 羟自由基 帕金森病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马钱子配伍苏木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唐迎雪 梁晓东 +1 位作者 李茜 张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2-525,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马钱子配伍苏木(简称"马苏")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马苏不同配比水煎剂连续灌胃给药32 d,游标卡尺测定大鼠两后足足跖厚度;摘取胸腺和脾,计算免疫器官系数;检测血流变和血清超氧化物... 目的:观察马钱子配伍苏木(简称"马苏")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马苏不同配比水煎剂连续灌胃给药32 d,游标卡尺测定大鼠两后足足跖厚度;摘取胸腺和脾,计算免疫器官系数;检测血流变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滑膜组织中皮质醇(Cor)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HE染色法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变化。结果:0.11 g/kg马苏1∶4、1∶6煎剂可明显抑制AA大鼠关节肿胀度,保护滑膜组织和免疫器官,改善血流变、滑膜组织病理变化。结论:马苏煎剂对AA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血流变、清除自由基和炎性介质、恢复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配伍苏木 佐剂关节炎 抗炎 血液流变学 机制
下载PDF
HPLC测定还脑益聪方及配伍前后何首乌肝毒性成分含量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晓东 张茜 +3 位作者 边月娟 韦云 刘龙涛 李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测定还脑益聪方及配伍前后何首乌肝毒性成分(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从化学成分角度评价复方肝毒性物质的变化。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分别以乙腈∶水(20:80)... 目的:测定还脑益聪方及配伍前后何首乌肝毒性成分(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从化学成分角度评价复方肝毒性物质的变化。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分别以乙腈∶水(20:80)和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0 nm和254 nm,柱温30℃,流速为1 mL/min,分别检测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结果:红参、石菖蒲、川芎分别与制何首乌配伍后,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降低34.2%、34.0%、27.1%,还脑益聪方降低59.4%;大黄素含量降低36.77%、42.04%、36.24%、还脑益聪方降低80.93%,大黄素甲醚的含量降低39.44%、44.96%、39.57%、还脑益聪方降低86.90%。结论:还脑益聪方及拆方后,制何首乌肝毒性成分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显著降低,从化学成分角度证实整方配伍合理,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脑益聪方 配伍 二苯乙烯苷 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HPLC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的益智清心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佳妮 刘剑刚 +2 位作者 韦云 罗增刚 李浩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1期76-85,共10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益智清心方(YZQXF)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分析其作用信号通路,探讨其对AD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根据YZQXF药味组成,在中...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益智清心方(YZQXF)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分析其作用信号通路,探讨其对AD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根据YZQXF药味组成,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各药材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各成分相应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搜索AD相关靶点,同时将药物靶点及疾病靶点数据进行比对,获得交集靶点,上传STRING 11.5数据库对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并找到核心靶点;通过Cytoscape 3.7.1构建YZQXF治疗AD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网络;借助BioConductor软件的R语言包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核心基因分别与关键靶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YZQXF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的作用特征。结果:YZQXF中共有43个化学成分作用于2871个AD相关靶点,共存在129个化学成分-靶点相互作用关系。YZQXF治疗AD的关键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四氢小檗碱、豆甾醇、原阿片碱、杨梅酮、氧代小檗碱、巴马汀、马卡因、小檗碱,核心靶点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yc、Fos、MAPK14、Jun、核转录因子-κB p65(RELA)、蛋白激酶B1(Akt1)、MAPK8、白细胞介素-1β(IL-1B)、肿瘤蛋白p53(TP53)。GO富集得到2359个生物过程条目,主要涉及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来源的分子反应等生物过程,膜筏、膜微域等细胞组分及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得到168个通路,主要包括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糖尿病并发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YZQXF中的关键活性成分与治疗AD的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YZQXF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关键靶点及多种作用途径治疗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清心方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西洋参与丹参配伍对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丹丹 黄烨 +1 位作者 徐凤芹 殷惠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2期203-206,212,共5页
目的探讨西洋参、丹参配伍对三氯化铁(FeCl3)诱导的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阿司匹林组(ASA组),西洋参、丹参配伍水煎剂低剂量组(PSDL组)、高剂量组(PSDH组),每... 目的探讨西洋参、丹参配伍对三氯化铁(FeCl3)诱导的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阿司匹林组(ASA组),西洋参、丹参配伍水煎剂低剂量组(PSDL组)、高剂量组(PSDH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14 d后,应用含20μl 30%FeCl3的滤纸贴敷大鼠颈动脉诱导制备血栓形成模型;采用比浊法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浆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环素F_(1α)(6-K-PGF_(1α))和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GPIIb/IIIa)水平,计算TXB_(2)/6-K-PGF_(1α)比值。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增高(P<0.05);与Model组比较,ASA组、PSDL组和PSDH组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SDL和PSDH组与Mode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组、SPDL组和SPDH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12.87%,15.92%和17.03%。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血浆中TXB_(2)、TXB_(2)/6-K-PGF_(1α)比值、血浆GPIIb/IIIa显著升高(P<0.01,P<0.05)。与Model组比较,ASA组、PSDL组和PSDH组血浆TXB_(2)、GPIIb/III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TXB_(2)/6-K-PGF_(1α)虽有不同程度降低,但ASA组与Mode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DL组和PSDH组与Mode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洋参、丹参配伍具有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发挥防治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丹参 血小板活化 血栓形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还脑益聪方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和细辛醛的含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晓东 张茜 +2 位作者 韦云 刘龙涛 李浩 《山东中医杂志》 2018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还脑益聪方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和细辛醛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用甲醇-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流速为1 m L...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还脑益聪方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和细辛醛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用甲醇-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流速为1 m L/min,分别检测还脑益聪方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和细辛醛含量,并用石菖蒲样品作对照。结果:石菖蒲样品和还脑益聪方中α-细辛醚的含量分别为1.274 2,3.489 1 mg/g,β-细辛醚含量分别为7.630 1,35.836 0 mg/g,细辛醛含量分别为0.833 7,7.808 3 mg/g。结论:还脑益聪方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和细辛醛含量分别是石菖蒲样品的2.7倍、4.7倍和9.4倍,提示整方配伍后可提高三者的溶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还脑益聪方 Α-细辛醚 Β-细辛醚 细辛醛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马钱子配伍苏木对关节炎大鼠抗炎及免疫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晓东 边月娟 +1 位作者 李茜 唐迎雪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马钱子配伍苏木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免疫分子机制及较佳配比。方法 :马钱子与苏木不同配比水煎剂连续灌胃给药32 d,取血和滑膜组织,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介素-1β、白介素-6、白介... 目的:探讨马钱子配伍苏木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免疫分子机制及较佳配比。方法 :马钱子与苏木不同配比水煎剂连续灌胃给药32 d,取血和滑膜组织,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介素-1β、白介素-6、白介素-10(IL-1β、IL-6、IL-10)、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型反应蛋白(CRP);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AA大鼠滑膜IL-1β、IL-10、TNF-α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配比的马钱子与苏木煎剂,能改善AA大鼠的滑膜充血、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不同程度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CIC、CRP的含量;降低IL-1βm RNA的表达,上调IL-10 m RNA的表达。结论 :马钱子与苏木配伍对AA大鼠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其机制为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控制炎症反应,其较佳配比为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苏木 配伍 细胞因子 免疫机制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还脑益聪方中7种人参成分含量
15
作者 刘慧 唐心恬 +1 位作者 娄慧慧 梁晓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33-2936,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还脑益聪方中人参皂苷Rb1(G-Rb1)、人参皂苷Rb2(G-Rb2)、人参皂苷Rb3(G-Rb3)、人参皂苷Rc(G-Rc)、人参皂苷Re(G-Re)、人参皂苷Rg1(G-Rg1)、人参皂苷Rg2(G-Rg2)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还脑益聪方中人参皂苷Rb1(G-Rb1)、人参皂苷Rb2(G-Rb2)、人参皂苷Rb3(G-Rb3)、人参皂苷Rc(G-Rc)、人参皂苷Re(G-Re)、人参皂苷Rg1(G-Rg1)、人参皂苷Rg2(G-Rg2)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_(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为20μL。结果还脑益聪方中人参G-Re、G-Rg2、G-Rb3的含量分别为1.4225、0.1149、0.2271 mg·g^(-1),较人参阴性样品明显升高,而G-Rb1、G-Rc的含量分别为0.4880、1.0028 mg·g^(-1),较人参阴性样品降低。结论建立的HPLC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还脑益聪方中质量控制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还脑益聪方 人参 含量变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代谢学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藜 丁小燕 +10 位作者 刘晓林 王红芹 祁轶斐 周庆兵 刘艳飞 吴立旗 徐榛敏 陈宝鑫 童文新 徐凤芹 张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不同中医证型之间一般情况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于2021年10月9日—11月9日采集北京市海淀区居民一般情况、中医辨证信息及血清样本。筛选符合标准的患者,参考相关糖尿病中医辨证标准将其分为气阴两虚组、...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不同中医证型之间一般情况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于2021年10月9日—11月9日采集北京市海淀区居民一般情况、中医辨证信息及血清样本。筛选符合标准的患者,参考相关糖尿病中医辨证标准将其分为气阴两虚组、痰热互结组、血瘀脉络组、阴阳两虚组;另筛选31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完成调查的居民共1189例,符合纳排标准的居民共136例(气阴两虚组35例、痰热互结组34例、血瘀脉络组28例、阴阳两虚组39例)。与对照组比较,阴阳两虚组年龄及BMI升高(P<0.05),气阴两虚组年龄升高(P<0.05)。与阴阳两虚组比较,痰热互结组BMI指数降降低(P<0.05);气阴两虚证组、痰热互结组、血瘀脉络组病程缩短(P<0.05);痰热互结组男性腰围及气阴两虚组女性腰围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4个证型组HbA1c、SBP偏高(P<0.01);痰热互结组及血瘀脉络组FPG、Hcy水平升高(P<0.05);气阴两虚组TG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气阴两虚组比较,痰热互结组、血瘀脉络组Hcy水平升高(P<0.05)。气阴两虚组与FPG(P<0.05)、HbA1c(P<0.01)、SBP(P<0.05)呈正相关;痰热互结组与FPG(P<0.01)、HbA1c(P<0.01)、SBP(P<0.05)呈正相关;血瘀脉络组与FPG(P<0.05)、HbA1c(P<0.01)、Hcy(P<0.05)、BMI指数(P<0.05)、SBP(P<0.05)呈正相关;阴阳两虚证与FPG(P<0.05)、HbA1c(P<0.01)、BMI指数(P<0.05)、SBP(P<0.01)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血清代谢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血瘀脉络证与Hcy呈正相关。(No.ChiCTR1900025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医证型 血瘀证 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中药贴敷疗程和腹泻痊愈的关联性及饱和阈值效应分析:一项基于全国基层医院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盛松 高洪阳 +3 位作者 张北华 栗蕊 黄烨 徐凤芹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757-761,共5页
目的:基于一项全国基层医院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中药贴敷疗程和腹泻痊愈的关联性与饱和阈值效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中国上百家社区医院自2020年8月22日—2020年11月5日在春播万象云诊所病例注册登记平台中有腹泻就诊记... 目的:基于一项全国基层医院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中药贴敷疗程和腹泻痊愈的关联性与饱和阈值效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中国上百家社区医院自2020年8月22日—2020年11月5日在春播万象云诊所病例注册登记平台中有腹泻就诊记录的患者。每次门诊随访时采集患者划分区域、年龄、性别、中药汤药处方、西药处方、腹泻天数、腹泻频率、稀便、水样便、黏液或脓血便、大便气味酸臭和气味不明显、腹泻痊愈等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趋势性检验分析贴敷疗程对腹泻痊愈的独立作用,遵照STROBE指南展示多套调整策略下的回归结果。采用分段线性模型和递归法对贴敷疗程和腹泻痊愈进行饱和阈值效应分析,得到具体的贴敷疗程范围。结果:经有向无环图和效应改变法调整混杂后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贴敷疗程和腹泻痊愈呈独立正相关(OR=1.08,95%CI 1.03~1.13,P=0.0013)。趋势性检验表明,随着贴敷疗程延长,腹泻痊愈的增加趋势是显著的(趋势性检验P<0.05),而且增加趋势可能是非线性的。饱和阈值效应分析显示,中药贴敷治疗腹泻的疗程范围为4~19 d。结论:中药贴敷疗程与腹泻痊愈呈独立正相关,中药贴敷治疗腹泻的疗程范围为4~1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贴敷 疗程 腹泻 饱和阈值效应 分段线性模型 递归法
原文传递
不同配比马钱子和苏木对佐剂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晓东 唐迎雪 +1 位作者 李茜 张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752-3755,共4页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马钱子与苏木配伍(简称"马苏")在影响佐剂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方面的机制。方法:建立AA模型,测量足跖的肿胀程度;HE染色法,观察滑膜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肿瘤...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马钱子与苏木配伍(简称"马苏")在影响佐剂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方面的机制。方法:建立AA模型,测量足跖的肿胀程度;HE染色法,观察滑膜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中Fas/Fas L、Bcl-2/Bax、p5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马苏1∶18、1∶24煎剂可不同程度地降低AA大鼠足跖肿胀(P<0.01,P<0.05);改善滑膜组织增生和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能明显上调Fas、Bax、Caspase-3的表达(P<0.01,P<0.05);抑制凋亡因子Fas L、Bcl-2、p53的表达(P<0.01,P<0.05)。结论:一定配比的马苏煎剂对AA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干预线粒体通路和死亡受体通路,促进滑膜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配伍苏木 佐剂关节炎 抗炎 细胞凋亡 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虎杖复方抗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丹丹 王娅 +5 位作者 任智雄 贾子君 梅俊 张颖 周庆兵 徐凤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6-704,共9页
目的 探讨人参虎杖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利用TCMSP、Gene Cards、David等数据库和Cyto Scape 3.6.1软件依次检索、分析人参虎杖复方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潜在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其GO生物功能、K... 目的 探讨人参虎杖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利用TCMSP、Gene Cards、David等数据库和Cyto Scape 3.6.1软件依次检索、分析人参虎杖复方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潜在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其GO生物功能、KEGG疾病信号通路,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实验验证: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Apo E-/-小鼠2个月制备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人参虎杖复方水煎剂组,每组6只;同时6只同期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以人参10 g和虎杖12 g折算临床等效剂量制备复方水煎剂连续灌胃12周。采用病理染色、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含量,观察其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结果 人参虎杖复方作用于141个动脉粥样硬化靶点,共有120个潜在有效成分作用于28个核心靶点,其中IL-1β、IL-6、AP-1转录因子亚基(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3、8、14(MAPK1、MAPK3、MAPK8、MAPK14)、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CCL2)、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受体(EGFR)可能为人参虎杖复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靶点;涉及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调控转录因子活性、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刺激的反应、一氧化氮(NO)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等;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NOD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初步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人参虎杖复方水煎剂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清IL-1β含量(P<0.01),减少AS小鼠主动脉斑块部位炎症细胞黏附、增加斑块内胶原纤维稳定性和血管中膜连续性。结论 人参虎杖复方可能主要通过作用于炎症靶点,进而调节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发挥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虎杖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炎症
原文传递
治痹用药配伍特色探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晓东 刘轶凡 唐迎雪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67-1269,共3页
痹证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古今医家对其治疗遣方用药,多有效验,但目前对痹证配伍规律的研究较为少见。通过梳理古今医家治痹经验,认为气味配伍则是指导临床用药的根基,中医药治疗痹证配伍方法具有内在规律和鲜明特色,如寒热并用、健脾... 痹证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古今医家对其治疗遣方用药,多有效验,但目前对痹证配伍规律的研究较为少见。通过梳理古今医家治痹经验,认为气味配伍则是指导临床用药的根基,中医药治疗痹证配伍方法具有内在规律和鲜明特色,如寒热并用、健脾化湿、扶助正气、化瘀通络、去性存用。笔者在临床治痹中,常以健脾化湿、化瘀通络为基本治法,多有效验。因此,总结前人用药经验和规律,对医者灵活遣方用药,治疗痹证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配伍 特色 气味配伍 健脾化湿 化瘀通络 寒热并用 扶助正气 去性存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