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骨折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晓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46-148,共3页
探讨脊柱骨折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脊柱骨折病例于此次研究中纳入,遴选时间区间:2020年9月~2021年9月,行以随机分组,就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所纳病例为50例)、研究组(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所纳病例为50例)展... 探讨脊柱骨折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脊柱骨折病例于此次研究中纳入,遴选时间区间:2020年9月~2021年9月,行以随机分组,就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所纳病例为50例)、研究组(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所纳病例为50例)展开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焦虑(SAS)、抑郁(SDS)、脊柱功能(FTM)、生活质量(SF-36)评测与对比。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显示为94.00%,相较于对照组数据80.00%为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施行干预前,SAS、SDS量表测定值显示结果相近(P>0.05),干预后均下降,且研究组所测数据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所测得FTM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SF-36各维度测评值相较于对照组居于更高水平(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于临床所收诊脊柱骨折病例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可使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得以优化,并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脊柱功能与生活质量,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 脊柱骨折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两种生长棒矫正儿童早发脊柱侧凸初步效果比较
2
作者 王伟 兰魁勇 刘玄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5-619,共5页
[目的]比较混合型生长棒技术与常规生长棒技术矫正儿童早发性脊柱侧弯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0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早发性脊柱侧凸10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采用混合生长棒技术,50例采用常规生长棒技术进... [目的]比较混合型生长棒技术与常规生长棒技术矫正儿童早发性脊柱侧弯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0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早发性脊柱侧凸10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采用混合生长棒技术,50例采用常规生长棒技术进行矫正。比较两组患儿的初步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混合组手术时间、总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混合组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JOA评分、坐高与站高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JOA评分、坐高与站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混合组的JOA评分、坐高和站高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两组患儿的主侧弯Cobb角和顶椎偏移距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两组胸椎后凸角无显著变化(P>0.05),而两组腰椎前凸角均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混合组的主侧弯Cobb角[(7.56±7.63)°vs (12.54±7.39)°,P<0.05]和顶椎偏移距[(4.84±0.48) mm vs (6.02±0.42) mm, P<0.05],胸椎后凸角[(58.19±8.58)°vs(53.64±9.49)°,P<0.05]和腰椎前凸角[(52.43±8.52)°vs (41.84±7.56)°,P<0.05]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对于早发性脊柱侧凸,混合生长棒技术虽初次手术操作复杂,但可避免再次手术矫正,临床结果优于常规生长棒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脊柱侧凸 混合生长棒 常规生长棒技术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