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明观:乡村、城市平等观——乡村文明复兴引领生态文明新时代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孝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30,共13页
从人类文明历史演化的大时空和长周期看,乡村与城市的关系不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城市与乡村作为人类文明全部演化信息的携带者,就像阴阳两极构成的太极一样,它们之间是一种不可分离、不可替代、生克制衡的平等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公平性... 从人类文明历史演化的大时空和长周期看,乡村与城市的关系不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城市与乡村作为人类文明全部演化信息的携带者,就像阴阳两极构成的太极一样,它们之间是一种不可分离、不可替代、生克制衡的平等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公平性,不仅表现在人类文明演化过程中两极交替演化的规律,还表现为两极之间生克制衡的平衡关系。农业文明时代是携带着乡村文明信息充分显化时代,也是东方文明鼎盛的时代,近代以来是城市文明信息充分显示的时代,也是西方文明复兴走向世界的时代。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失衡、南方与北方失衡、物质与精神失衡、农业与工业失衡、科技与文化失衡等一系列阴阳失调的危机,都与城市与乡村失衡密切联系。从乡村文明复兴中重构城乡两极文明的新关系,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历史必然。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能够担当起对有巨大惯性的世界城市文明走向进行校正使命的国家是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是单纯城市文明复兴,只能是在中国乡村文明复兴中,重构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城乡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有大乾坤,乡村文明复兴是事关人类文明的天下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平等文明观 乡村文明复兴 生态文明时代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的路径探析--以山西省Y市PH社区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洁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6期134-141,共8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不同于城市,必须探索适应新时代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路径。传统乡村治理对社会资本的依赖度较高,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革,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不同于城市,必须探索适应新时代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路径。传统乡村治理对社会资本的依赖度较高,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革,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社会资本大量流失,因此,重塑乡村社会资本不仅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可靠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社会资本 重塑 乡村治理体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创新与产业协同指数构建及分析——基于熵权法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丁立江 王鹏 魏必 《中国西部》 2020年第1期11-20,共10页
文章从城市和行政大区两个角度出发,使用熵权法建立评估城市创新指数、产业发展指数以及二者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在城市创新指数方面,深圳、北京、广州最高,华东地区最高;在产业发展指数方面... 文章从城市和行政大区两个角度出发,使用熵权法建立评估城市创新指数、产业发展指数以及二者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在城市创新指数方面,深圳、北京、广州最高,华东地区最高;在产业发展指数方面,上海、北京、深圳最高,东部地区最高;在两者协调性方面,太原、宁波最好,东部地区最好。以上三个指标按照4∶4∶2的比例加总得出的城市创新与产业协同指数,前三甲的城市为深圳、北京、上海。城市创新与产业协同指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创新与产业协调水平总体较高,但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距较大,未来提升空间仍较大,并可以通过因地制宜选择区域创新发展新模式、增强区域协同发展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城市创新 协同指数 产业转型
下载PDF
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4
作者 张孝德 《云岭先锋》 2019年第7期38-40,共3页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修复乡土文化是灵魂,乡村治理是前提,生态建设是基础,产业兴旺是结果,生活富裕是目标。建设乡村要从读懂乡村的文化、历史和功能开始,按照乡村特有的规律和特性来建设,不要用建设城市的思维建设乡村,也不要以...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修复乡土文化是灵魂,乡村治理是前提,生态建设是基础,产业兴旺是结果,生活富裕是目标。建设乡村要从读懂乡村的文化、历史和功能开始,按照乡村特有的规律和特性来建设,不要用建设城市的思维建设乡村,也不要以搞工业的思维发展乡村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是新时代,因此其内涵、作用和意义,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以前的升级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 乡村产业 生态文明时代 乡村功能 云贵高原
下载PDF
关注“新回乡运动”,走城乡双向流动城镇化之路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孝德 《小城镇建设》 2017年第3期11-13,共3页
一种新的力量正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作用,悄悄地改变着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个新的力量来自从城市到乡村的"新回乡运动"。目前被主流关注和鼓励的中国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农村资源向城市流动与集中。但最近几年,一种相反流动正在... 一种新的力量正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作用,悄悄地改变着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个新的力量来自从城市到乡村的"新回乡运动"。目前被主流关注和鼓励的中国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农村资源向城市流动与集中。但最近几年,一种相反流动正在悄然发生,这就是资源从城市向乡村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进程 双向流动 运动 城乡 农村资源 城镇化发展 中国 城市
下载PDF
关注“新回乡运动”走城乡双向流动城镇化之路
6
作者 张孝德 《小城镇建设》 2016年第6期14-15,共2页
一种新的力量正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作用,悄悄地改变着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个新的力量来自从城市到乡村的"新回乡运动"。目前被主流关注和鼓励的中国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村资源向城市流动与集中,但最近几年,一种相反流动正在悄... 一种新的力量正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作用,悄悄地改变着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个新的力量来自从城市到乡村的"新回乡运动"。目前被主流关注和鼓励的中国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村资源向城市流动与集中,但最近几年,一种相反流动正在悄悄发生,这就是资源从城市向乡村流动,这意味着一个城乡双向流动、双向驱动的新城镇化模式正在浮出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模式 中国城镇化 农村资源 乡村发展 城市群体 逆城市化 生活成本 乡村文明 生态旅游 自我纠错
下载PDF
乡村文明复兴正当时
7
作者 张孝德 《海峡通讯》 2015年第2期12-13,共2页
我们生活在一个诸多关系失衡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失衡导致能源环境危机、工业与农业失衡导致全球粮食危机、传统与现代失衡导致多样化文化破坏的危机、物质与精神失衡形成了世界性的精神缺失危机。
关键词 文明复兴 关系失衡 乡村 乡愁 环境危机 全球粮食危机 人与自然 多样化
原文传递
我的乡村复兴梦:从生态文明到三亲启蒙教育
8
作者 张孝德 韦宇教(图) 《中华民居》 2021年第2期23-34,共12页
生态文明是新时代第三次农村"包围"城市我关注乡村不是研究专业使然,而是基于20多年前我就开始关注生态文明。我写的第一本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书籍《文明的轮回—生态文明新时代与中国文明的复兴》,就把生态文明看作是继工业... 生态文明是新时代第三次农村"包围"城市我关注乡村不是研究专业使然,而是基于20多年前我就开始关注生态文明。我写的第一本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书籍《文明的轮回—生态文明新时代与中国文明的复兴》,就把生态文明看作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新时代文明。这个观点与党的十八大作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是一致的,由此形成了我对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两个基本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教育 生态文明 乡村复兴 战略决策 党的十八大
原文传递
百年培田村 一卷古今书
9
作者 张孝德 《福建农业》 2016年第9期2-4,共3页
培田客家古村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宣和乡境内的培田村,至今仍保存着(全国)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人称'福... 培田客家古村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宣和乡境内的培田村,至今仍保存着(全国)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人称'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有'民间故宫'之美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田村 明清时期 乡村文明
下载PDF
读懂乡村(二) 礼乐教化与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基于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现状的思考
10
作者 张孝德 《中华民居》 2021年第5期69-82,共14页
中国古代的教育治国之道学术界通常将中国古代治国模式认定为“人治”模式。然而当我们研读2500年前的《礼记·学记》时会发现,中国实则是历史悠久、体系完善的实施教育治国的国家。《礼记·学记》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学的经典,其... 中国古代的教育治国之道学术界通常将中国古代治国模式认定为“人治”模式。然而当我们研读2500年前的《礼记·学记》时会发现,中国实则是历史悠久、体系完善的实施教育治国的国家。《礼记·学记》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学的经典,其开篇讲的就是中国古代治国之道:“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教育 教育发展现状 治国之道 礼乐教化 《礼记·学记》 发虑宪 化民成俗 治国模式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建设从乡村起航
11
作者 张孝德 《中华民居》 2022年第3期69-80,共12页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倡议,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大反响。生态文明是相对西方L业文明而言的,是党中央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提出的新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是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哲学智慧基础上形成的...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倡议,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大反响。生态文明是相对西方L业文明而言的,是党中央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提出的新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是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哲学智慧基础上形成的新时代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正是指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探索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全方位变革发展的新模式。这是一条寻求中国与世界文明发展转型的新探索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社会生产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理念 哲学智慧 全方位变革 发展转型 探索之路 天人合一
原文传递
从城市到乡村的“新回乡运动”
12
作者 张孝德 《中国乡村发现》 2016年第4期36-40,共5页
一种新的力量正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作用,悄悄地改变着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个新的力量来自从城市到乡村的'新回乡运动'。目前被主流关注和鼓励的中国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村资源向城市流动与集中,但最近几年,一种反向流动... 一种新的力量正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作用,悄悄地改变着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个新的力量来自从城市到乡村的'新回乡运动'。目前被主流关注和鼓励的中国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村资源向城市流动与集中,但最近几年,一种反向流动正在悄悄发生,这就是资源从城市向乡村流动,这意味着一个城乡双向流动、双向驱动的新城镇化模式正浮出水面。一、三种力量推动未来新回乡运动第一种力量是中国乡村文明特有的自我纠错和修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力量 双向 中国 流动 城市 城镇化
原文传递
县域治理与乡村建设
13
作者 张孝德 《中国乡村发现》 2014年第1期20-23,共4页
在多年来的研究中,我走遍了全国各地,甚至在国外,一直在寻找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乡村文明的起点。看到长沙县乐和共治的乡村治理模式,使我眼前一亮。在乐和乡村治理模式中,我看到中国乡村文明复兴的希望。乐和共治乡村治理模式,也... 在多年来的研究中,我走遍了全国各地,甚至在国外,一直在寻找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乡村文明的起点。看到长沙县乐和共治的乡村治理模式,使我眼前一亮。在乐和乡村治理模式中,我看到中国乡村文明复兴的希望。乐和共治乡村治理模式,也许就是中华民族走向生态文明的新起点。一、乐和共治的乡村治理模式找到了一条中华民族固本强根的长治久安之道乐和共治模式破解了乡村发展命运的难题。破解了困扰乡村文明复兴和乡村社会自我发展、整体有机发展、持续发展的瓶颈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难题 共治 乡村 模式 生态
原文传递
乡村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 读懂乡村(一)
14
作者 张孝德 《中华民居》 2021年第4期71-82,共12页
近年来,乡村振兴浪潮席卷全国,各路人冰纷纷涌入乡村,踌躇满志开启了乡村振兴之旅。这其中不乏优秀乡村干部和乡贤,他们将乡村振兴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然而,也有许多人其实是懵懵懂懂仅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乡村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干部 文化发祥地 有声有色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农民户口含金量的升值才刚刚开始
15
作者 张孝德 《中国乡村发现》 2016年第6期99-101,共3页
有记者近日赴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已经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但在'零门槛'前农民落户意愿普遍不高,有县城2015年农转非仅200多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在城市买房、工作、生活,但选择把户口留在农... 有记者近日赴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已经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但在'零门槛'前农民落户意愿普遍不高,有县城2015年农转非仅200多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在城市买房、工作、生活,但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如何解读农民的这种选择,对于我们顺应中国国情和农村的变化,针对性地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安徽 户口 农村 落户 城镇化
原文传递
古村的前世与今生
16
作者 张孝德 《中华民居》 2016年第9期32-33,共2页
当前,古村的衰败和消亡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有多少人读懂了古村呢?在我看来,古村是中华民族信仰的圣地,是民族文化生发之根,是耕读礼乐教化之地,是归根休养生息之园,是财富经营储藏总部,是智慧建筑、诗意生活之乡,是文明兴盛... 当前,古村的衰败和消亡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有多少人读懂了古村呢?在我看来,古村是中华民族信仰的圣地,是民族文化生发之根,是耕读礼乐教化之地,是归根休养生息之园,是财富经营储藏总部,是智慧建筑、诗意生活之乡,是文明兴盛衰微密码。对待古村,我们要敬畏之,感恩之。自农耕文明开始,中国人对天、地的敬重和信仰就泛化、覆盖在乡村的建筑、土地、生活中。比如,乡村的房子不管多小,都有一间堂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教化 乡村文化 城市资源 逆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 乡村资源 田园城市 消费趋势 消费城市 生态消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