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49-50,共2页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服务均等化背景下,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系统间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渐受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概述及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评价对象范围、指标构建逻辑、评价方法与模型等方面存在不足。为克服现有评价缺...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服务均等化背景下,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系统间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渐受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概述及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评价对象范围、指标构建逻辑、评价方法与模型等方面存在不足。为克服现有评价缺陷,实现该领域内研究递进式发展,需要引进新模型、或对评价方法进行组合等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评价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基于遥感分类的深度信念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玮 吴亮 陈冠宇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8-214,共7页
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作为工具实现基本的深度信念网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ropout策略,该策略每次只选择部分局部区域数据进行权重的清零,既保持了图像本身的局部信息,又增强了该模型的泛化能力,并使用差分进化进行神经网络的权值和偏... 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作为工具实现基本的深度信念网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ropout策略,该策略每次只选择部分局部区域数据进行权重的清零,既保持了图像本身的局部信息,又增强了该模型的泛化能力,并使用差分进化进行神经网络的权值和偏移值的优化。通过实验对比表明,改进后的Dropout策略对于防止过拟合有明显的效果,使用差分进化算法对深度信念网络进行参数调整比传统的浅层分类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深度信念网络 dropout策略 差分进化 分类
下载PDF
基于不良地质识别的分类方法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秋全 李向 王岭玲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3-208,共6页
中国西部的沙漠、冻土和盐渍土等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日益显现,基于遥感影像的不良地质识别已经成为遥感处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以新疆尉犁县罗布人村寨为研究区域,针对当地典型的不良地质体遥感影像特征,主要探讨SVM分类、K均... 中国西部的沙漠、冻土和盐渍土等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日益显现,基于遥感影像的不良地质识别已经成为遥感处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以新疆尉犁县罗布人村寨为研究区域,针对当地典型的不良地质体遥感影像特征,主要探讨SVM分类、K均值分类以及基于因果关系的贝叶斯网络分类3种分类方法,初步尝试不同分类方法的融合,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的分类效果和精度。结果表明:SVM分类结果为块状分布,K均值分类结果为点状分布,基于因果关系的贝叶斯网络分类取得了更好的分类精度,3种方法取得的影像融合更好地表达了多种不良地质体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不良地质体识别 分类方法
下载PDF
盐冻融循环作用下低热大体积混凝土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卢界江 李鸿盛 +1 位作者 宋健 何哲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12期80-84,共5页
对混凝土在盐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损伤特征进行了研究,分别制备了普通水泥混凝土、低热混凝土以及掺1%、2%水化热抑制剂的低热混凝土,首先对比研究了养护龄期内的强度形成过程;之后将混凝土进行300次盐冻融循环(5%硫酸盐溶液),每隔25次取... 对混凝土在盐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损伤特征进行了研究,分别制备了普通水泥混凝土、低热混凝土以及掺1%、2%水化热抑制剂的低热混凝土,首先对比研究了养护龄期内的强度形成过程;之后将混凝土进行300次盐冻融循环(5%硫酸盐溶液),每隔25次取出进行测试,计算得到质量损失率与相对动弹性模量。基于随机损伤理论和Weibull分布,建立了低热混凝土在盐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损伤演化方程。结果显示:强度形成过程中低热混凝土表现出更好的抗变形能力,但对盐冻融作用敏感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 耐盐冻融性能 随机损伤理论 损伤特征分析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项目资源均衡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秋全 李向 王岭玲 《应用科技》 CAS 2014年第3期55-59,共5页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利用动态惯性权重参数和模拟退火算法修改突变概率,进而改进传统粒子群算法,探讨各项目工期最短情况下的多项目资源均衡分配问题。通过对比试验表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利用动态惯性权重参数和模拟退火算法修改突变概率,进而改进传统粒子群算法,探讨各项目工期最短情况下的多项目资源均衡分配问题。通过对比试验表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很好地实现了多项目的资源均衡优化,通过同比试验验证了改进PSO算法在解决不同规模多项目的资源均衡问题时的算法时间复杂度的线性增长性,很好地表达了人们的调度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调度网络 均衡优化 多项目
下载PDF
路面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87
6
作者 马建 赵祥模 +9 位作者 贺拴海 宋宏勋 赵煜 宋焕生 程磊 王建锋 袁卓亚 黄福伟 张健 杨澜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137,共17页
总结了路面检测重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构造深度)和结构强度(弯沉)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路面检测技术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路面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从早期传统的人工检测... 总结了路面检测重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构造深度)和结构强度(弯沉)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路面检测技术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路面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从早期传统的人工检测到20世纪末的半自动化检测,发展到目前的无损自动检测;无损自动检测的主要特点是快速与智能化,采用多源传感器协同工作,并且集成在多功能道路检测车上,能够同时检测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以及道路线形与沿线设施等;在路面损坏检测方面,采用数字图像检测技术,实现了路面裂缝的快速检测;在路面平整度检测方面,采用激光位移传感技术,实现了快速自动化检测;在路面车辙检测方面,采用激光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了非接触智能化检测;在路面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检测方面,建立了铺砂法与贝克曼梁法检测结果的相关关系,实现了基于激光技术的路面构造深度与弯沉快速检测;为了减少外界因素对现有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的干扰,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应该开发适合各种工况下的路面检测和数据处理方法,实现路面检测高效化与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检测 平整度 车辙 构造深度 裂缝 弯沉
原文传递
公路桥梁检测及评价技术综述 被引量:130
7
作者 贺拴海 赵祥模 +10 位作者 马建 赵煜 宋焕生 宋宏勋 程磊 袁卓娅 黄福伟 张健 田斌 王路阳 戚秀真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3-80,共18页
为了推动中国公路桥梁检测和评价技术的进步,对桥梁结构检测、评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桥梁外观损伤、内部缺陷以及几何与力学特性的检测原理、内容和方法,对PC桥梁预应力综合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重点评述;同时,总结了... 为了推动中国公路桥梁检测和评价技术的进步,对桥梁结构检测、评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桥梁外观损伤、内部缺陷以及几何与力学特性的检测原理、内容和方法,对PC桥梁预应力综合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重点评述;同时,总结了在役RC桥梁、PC桥梁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钢桥疲劳寿命评价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在桥梁检测技术方面,智能化无损检测是桥梁检测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以图像识别技术、声波CT技术等为代表的智能检测技术在桥梁外观损伤、内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以预应力定位、锈蚀、压浆密实度和钢束张力为特征的预应力综合检测技术,可为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承载力评价提供重要手段;在混凝土桥梁评价技术方面,以裂缝特征、有效预应力状况为特征的混凝土桥梁损伤评价方法;为大量在役损伤混凝土桥梁的安全性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在钢桥疲劳寿命评价方面,基于疲劳构造细节S-N曲线的名义应力法仍是钢桥疲劳评价的主要方法,但基于现代裂纹检测手段的断裂力学方法已成为今后钢桥疲劳寿命评价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公路桥梁 综述 检测技术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冻土融沉对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久鹏 袁卓亚 +2 位作者 汪双杰 陈建兵 金龙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2,共6页
为研究冻土融沉规律及其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结合青藏高原地区实测温度数据,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变化特性,分析特定温度场条件下冻土路基融沉规律,再以该融沉曲线为路面结构的位移边界,计算了路面结构的融沉... 为研究冻土融沉规律及其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结合青藏高原地区实测温度数据,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变化特性,分析特定温度场条件下冻土路基融沉规律,再以该融沉曲线为路面结构的位移边界,计算了路面结构的融沉附加应力,并与无融沉时的结构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冻土路基从表面逐渐向内融化,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路基土内部还存在冻土核,当外界温度足够高时,则路基土内部可能全部融化;当融深较大时,固结沉降较大,反之则较小;冻土路基融沉变形曲线近似于抛物线形状,回归建立了路基融沉变形公式,而在此位移边界条件下,路面结构产生附加应力,会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年冻土 融沉 力学响应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