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发展保险事业 振兴海西经济
- 1
-
-
作者
王生有
-
机构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西州中心支公司
-
出处
《柴达木开发研究》
1988年第1期47-49,共3页
-
文摘
保险是依赖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客观存在而存在,是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千百年来,人类为了预防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减少其危害和影响,曾作了不懈斗争。远在四千年前,我国就有夏禹治水的生动的历史传说。东汉史学家荀悦提出“防患于未然”,民间早就总结应付自然灾害的经验,象“积谷防饥”、“居安思危”等都带有深刻的保险哲理思想。历代统治者设置“社仓”
-
关键词
事业
海西经济
国营企业
家庭财产保险
赔款支出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加快海西保险业改革和发展 为地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 2
-
-
作者
曹培德
哈斯博科
-
机构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西州中心支公司
-
出处
《柴达木开发研究》
1996年第3期13-14,共2页
-
文摘
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对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促进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险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保险事业迈入了法制建设的新时期,同时,也表明保险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巨大作用,在我国金融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一、海西保险业的历程 1950年7月1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海省分公司成立后,曾派工作组进入柴达木盆地播下了保险事业的种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保险业务又得到恢复,1981年9月成立了海西州保险公司。十几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州保险系统干部。
-
关键词
保险业
体制改革
青海
地方经济
经济发展
-
分类号
F842
[经济管理—保险]
-
-
题名对发展海西金融业若干问题的认识
- 3
-
-
作者
史晨光
孙蓉芳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海西州分行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西州中心支公司
-
出处
《柴达木开发研究》
1992年第4期39-40,共2页
-
文摘
一、关于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转入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中心的一个新阶段,其中又以全面搞活大中型骨干企业为核心内容。从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出发,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全方位地运用金融工具配合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配合企业进行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企业经济动力的产生,促进企业建立有效地自我约束能力。由于专业银行处于直接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打交道的地位,不改善专业银行经营机制,就不会顺利地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因此。
-
关键词
经营机制
运用金融工具
企业改革
金融体制
资金营运
海西地区
政策性业务
货币信贷政策
发行债券
信贷管理
-
分类号
F127.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保险事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 4
-
-
作者
王生有
-
机构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西州中心支公司
-
出处
《柴达木开发研究》
1992年第4期19-20,11,共3页
-
文摘
今年8月15日是海西州人民银行成立40周年纪念日,在此,我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仅以此文祝贺。“保险”属于经济范畴,它的存在是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客观存在。在人类生存中,为了应付这些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就需要有“保险”。我国很早就有“保险”的思想,如“积谷防饥”这句老话。“防饥”就是防备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饥荒,“积谷”就是要留有后备。所谓“有备无患”就是朴素的保险意识。
-
关键词
保险事业
保险意识
人民银行
保险基金
企业财产保险
养老年金保险
机动车辆
保险范围
简易人身保险
保险机构
-
分类号
F127.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保险事业发展
- 5
-
-
-
机构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西州中心支公司工会
-
出处
《柴达木开发研究》
1996年第3期70-71,共2页
-
文摘
海西州保险公司是1981年恢复国内业务时成立的。14年来,海西州保险公司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特别是1990年以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使两个文明建设成绩斐然。1986年被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为州级文明单位;1993年被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所辖茫崖支公司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先进单位,去年又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劳动模范(集体);州中心支公司还分别被省、州和上级公司评为先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双文明先进单位、先进党组、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在取得这些荣誉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模范等。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
关键词
保险业
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
-
分类号
F842
[经济管理—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