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年猛 孙久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9-96,共8页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域经济战略转变和新规划实施,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新规划...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域经济战略转变和新规划实施,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新规划的实施打破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空间格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均衡的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区域规划 区域差异 空间集聚与扩散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国城市更新的关键议题与战略设计
2
作者 王邹 孙久文 赖行健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3期22-31,共10页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向现代化目标的新形势下,城市的发展阶段由“增量扩张”过渡到“存量优化”,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战略意义愈发突出。实施城市更新是激发现代化城市空间新动能的应有之义,有助于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向现代化目标的新形势下,城市的发展阶段由“增量扩张”过渡到“存量优化”,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战略意义愈发突出。实施城市更新是激发现代化城市空间新动能的应有之义,有助于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当前,中国城市更新工作尚处于整体探索期,其发展历程较短,推进模式需要完善,权责关系有待厘清。基于发达经济体的先行经验,以及中国独特国情下呈现的问题特征,城市更新需要重点统筹协调好利益主体和责任主体、制度引领和监管创新、市场力量和政府职能、公益属性和盈利前景、高质量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等五对关系。未来,瞄准构建现代化城市的更高目标,要在顶层规划、主体架构、资金支持和配套支撑等方面加强城市更新领域的战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 城市治理
下载PDF
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付晓东 徐涵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据点,也是经济发展的焦点。城市中演绎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及融合,见证了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各种人类活动的发展变迁,城市因此而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理论源自于实践,同时又是指导实践的风向...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据点,也是经济发展的焦点。城市中演绎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及融合,见证了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各种人类活动的发展变迁,城市因此而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理论源自于实践,同时又是指导实践的风向标。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走过了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在城市经济理论领域开展了精彩而深刻的探索,在城市化、城市群、大都市、城市产业(产业集聚、结构类型、转型优化)、竞争力、生态保护、开发区、住宅与土地经济、城市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在梳理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重点作出了初步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城市经济 理论研究 展望
下载PDF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综述
4
作者 孙久文 徐永良 林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 学术年会 金融危机 年会综述 中国 嘉兴学院 专家学者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31个省级区域生态承载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75
5
作者 张可云 傅帅雄 张文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4-1089,共6页
发达地区通过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污染型行业,导致污染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同样,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破坏在区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间接转移。一个地区使用了大量的生态资源,但其绝大部分资源都可能是靠输入,在这种情况下... 发达地区通过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污染型行业,导致污染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同样,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破坏在区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间接转移。一个地区使用了大量的生态资源,但其绝大部分资源都可能是靠输入,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资源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输出资源地区的生态系统却承受了巨大的生态压力。通过实证研究,应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比较了2008年中国31个省市区生态承载力,并讨论了区域间生态破坏转移问题,为实现以生态文明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生产性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被引量:11
6
作者 肖春梅 孙久文 叶振宇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7期5-11,共7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两个转变。相应地从空间特征看,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经过了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再从内地转向沿海,然后转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几个阶段。本文将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两个转变。相应地从空间特征看,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经过了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再从内地转向沿海,然后转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几个阶段。本文将回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并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协调 均衡发展 经济发展重心
下载PDF
产业集聚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久文 叶振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7,共4页
我国区域产业集聚是以民营资本、外资资本和政府主导下的园区为主要动力,在循环累积、市场导向、规模报酬递增、知识溢出四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加快了经济中心区域的形成,促使产业向... 我国区域产业集聚是以民营资本、外资资本和政府主导下的园区为主要动力,在循环累积、市场导向、规模报酬递增、知识溢出四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加快了经济中心区域的形成,促使产业向某些特定区域集中,通过配置生产要素、建设经济中心、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产业转移、增强知识信息溢出效应等途径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今后促进区域进一步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市场调整产业集聚的区域分布;加快区域产业集聚以促进中西部经济中心的形成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形成机制 协调发展
下载PDF
中国标准区域体系划分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蔡之兵 张可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3-83,326,共21页
标准区域是区域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保证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现有区域政策选择作用区域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区域政策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包含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三方面信息的... 标准区域是区域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保证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现有区域政策选择作用区域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区域政策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包含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三方面信息的区域相似指数,并利用不同种类的区域相似指数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和330个地级市的区域相似指数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按照标准区域的两个基本标准:地理临近和区域同质性标准将中国省级地区和地级市地区分为两级标准区域:22个省级标准区域(CSR1)和138个市级标准区域(CSR2)。最后结合本文研究结果以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过程指出了未来中国标准区域体系的完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标准区域 划分标准 省级标准区域 市级标准区域
下载PDF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爱民 孙久文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1期65-71,共7页
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角度解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沿用其分析框架,本文构建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2×3×3结构的NEG模型。从边缘区域的角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提升区域效用水平,从而成为... 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角度解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沿用其分析框架,本文构建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2×3×3结构的NEG模型。从边缘区域的角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提升区域效用水平,从而成为促使区域格局由聚集到分散的重要力量。分散均衡使稳定性均衡成为可能,决定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遵循"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的演进机制,并沿着类似"8"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最终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描绘了广阔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分散均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区域发展总体格局 核心—边缘结构 演变路径
下载PDF
区域的概念、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式与学科体系 被引量:18
10
作者 蔡之兵 张可云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6期5-12,共8页
目前,学界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存在对区域概念的内涵认识不统一、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过宽、相关学者不重视基本概念的识别等三个方面的不足。造成区域概念难以界定的原因主要有:行政区域概念的限制、区域概念空间属性导致的学科交叉性... 目前,学界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存在对区域概念的内涵认识不统一、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过宽、相关学者不重视基本概念的识别等三个方面的不足。造成区域概念难以界定的原因主要有:行政区域概念的限制、区域概念空间属性导致的学科交叉性以及区域经济学迅猛发展造成的混乱与学科基础不受重视。明确界定区域概念在构建区域经济学学术核心、形成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式以及划定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问题理应引起学界重视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概念 区域经济学 学科体系 研究范式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秀山 王洋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7-53,共7页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文章从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城市群发展等方面描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征,结合工业化、二元经济结构、农民和土地、政府作用等...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文章从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城市群发展等方面描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征,结合工业化、二元经济结构、农民和土地、政府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根本保障,土地城市化大于人口城市化等问题。最后提出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二元结构 政府主导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晓东 余婧 李耀辉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2-19,共8页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以城市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和不断改革为动力的30年。30年中,中国城市经济不仅在总量规模上快速发展与迅速扩张,在经济体制和机制的深层上也获得了质的飞跃和提升,从而构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以城市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和不断改革为动力的30年。30年中,中国城市经济不仅在总量规模上快速发展与迅速扩张,在经济体制和机制的深层上也获得了质的飞跃和提升,从而构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使我国经济从30年前近乎崩溃的边缘一跃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经济 发展 30年
下载PDF
论中国区域经济的新常态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可云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2期5-9,共5页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面临着新一轮的政策调整。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成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点在于:要始终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的优...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面临着新一轮的政策调整。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成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点在于:要始终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的优先位置,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同时积极推动东部地区转型升级。未来,资源丰富、城镇化潜力巨大的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将接力东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区域经济格局 新常态
下载PDF
中国大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春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6期71-74,共4页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引起各级政府官员的深刻反思和广大城市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对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文章试图从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耦合关系出发,进而设计我国大城...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引起各级政府官员的深刻反思和广大城市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对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文章试图从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耦合关系出发,进而设计我国大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所选35座大城市2007年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环境质量 协调发展度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30年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晓东 余婧 《中国城市经济》 2009年第1期16-23,共8页
改革激活经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化,不断释放城市活力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由局部的、单项的领域朝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建设社会... 改革激活经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化,不断释放城市活力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由局部的、单项的领域朝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展开,空间上由沿海、沿江、沿边城市,到全面开放;逐步实现了由汁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发展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 城市活力 改革开放 沿边城市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的中国FDI区位分布决定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文余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104,共5页
现有FDI区位问题的研究多强调各类传统区位因素的作用,却忽略了地理空间效应的影响。文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与普通计量经济模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大陆省域FDI区域分布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FDI区域分布决定除受传统... 现有FDI区位问题的研究多强调各类传统区位因素的作用,却忽略了地理空间效应的影响。文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与普通计量经济模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大陆省域FDI区域分布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FDI区域分布决定除受传统因素影响外,空间效应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并对我国(尤其中西部地区)引进FDI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区位决定因素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对比分析 启示
下载PDF
城市群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安中轩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8期58-60,87,共4页
培育和发展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然是我国区域宏观发展战略的一大目标。文章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及区域发展新格局之间的关系,指出当前我国已... 培育和发展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然是我国区域宏观发展战略的一大目标。文章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及区域发展新格局之间的关系,指出当前我国已到了城市群发展阶段。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各地区竞争力,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打破地方封锁,推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因而是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区域经济 协调 效率 竞争力
下载PDF
城市规模、特征分析与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之兵 张可云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8-95,共8页
为了缓解愈发严重的城市病,中国政府试图采取限制大城市和鼓励小城市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利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城市规模与城市发展变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城市规模的提高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此研究结论上,进一步... 为了缓解愈发严重的城市病,中国政府试图采取限制大城市和鼓励小城市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利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城市规模与城市发展变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城市规模的提高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此研究结论上,进一步地利用齐普夫(ZIPF)法则和城市提供就业能力指数对中国城市规模体系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发现中国城市体系总体规模偏小且小城市提供就业能力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城市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城市发展 面板数据 齐普夫 提供就业能力指数
下载PDF
以资源型产业集群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国亮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11期39-44,共6页
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过分依赖本地资源,这样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章通过对转型的界定、资源型产业集群和集群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原理的研究,给这些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了... 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过分依赖本地资源,这样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章通过对转型的界定、资源型产业集群和集群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原理的研究,给这些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了一条思路。最后根据我国和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资源型产业集群 资源型城市
下载PDF
西电东送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晖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68,共6页
西电东送是协调东西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本文以广东为例,从西电对于广东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环境压力的缓解、降低电力投资风险三个方面来分析西电东送过程中对于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文章利用历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定... 西电东送是协调东西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本文以广东为例,从西电对于广东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环境压力的缓解、降低电力投资风险三个方面来分析西电东送过程中对于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文章利用历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得出较为明显的正效应结果,这些效应也说明了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其结果不仅仅表现各方的经济利益的损益上,还表现在对区域发展的更加长远和深刻的影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电东送 经济增长方式 广东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