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庭成员慢性病与压力感知度的代际传递——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和红 谈甜 《社会建设》 CSSCI 2022年第1期60-73,共14页
家庭成员间共享家庭环境与资源,行为生活方式相似,有可能出现疾病风险的代际相关性。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生活节奏加快也致使居民压力感知度增高,慢性病与压力感知度往往同时出现,给家庭与社... 家庭成员间共享家庭环境与资源,行为生活方式相似,有可能出现疾病风险的代际相关性。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生活节奏加快也致使居民压力感知度增高,慢性病与压力感知度往往同时出现,给家庭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挑战,有必要关注慢性病与压力感知度的代际相关性,以减轻家庭疾患风险的聚集。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15年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探究了亲代与成年子女间慢性病、超重/肥胖及压力感知度的代际传递。研究发现,我国成年子女与亲代间呈现出慢性病、超重/肥胖以及压力感知度的代际相关性。建议以家庭为单位,尽早开展慢性病以及情绪健康干预,以减缓慢性病、高压力感知度在家庭内部的聚集与传递,促进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传递 慢性病 超重/肥胖 压力感知度 成年子女
下载PDF
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供给、利用与健康促进策略选择——基于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视角 被引量:23
2
作者 杜本峰 韩筱 +1 位作者 付淋淋 谢依航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9,共7页
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供给和利用三个方面出发,基于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分析探讨了2015年北京流动人口健康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显示,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率、患病频率相对较低;流动人口对公共卫生服务供给针对性、广泛性、有效... 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供给和利用三个方面出发,基于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分析探讨了2015年北京流动人口健康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显示,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率、患病频率相对较低;流动人口对公共卫生服务供给针对性、广泛性、有效性和总体评价较低;从服务的便捷性和多样性来看,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动利用方面,没有参加任何医疗保险的受访者依然占较大比例,定期体检比例较低,在被动利用方面,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服务利用都处于较低水平。家庭总收入、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对医疗机构的选择。最终从供给侧与利用的角度提出相应健康促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医疗卫生服务 需求 利用 健康促进策略
下载PDF
流动人口:健康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与路径 被引量:7
3
作者 杜本峰 周祺寒 +2 位作者 谭雁潇 尚雪芬 黄焰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7-53,共7页
本文依据“2015年流动人口健康及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生存质量量表(简表),对流动人口健康生存状况进行测量,并从内在主观因素和外在客观因素进一步探究对流动人口生存质量的影响及路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生... 本文依据“2015年流动人口健康及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生存质量量表(简表),对流动人口健康生存状况进行测量,并从内在主观因素和外在客观因素进一步探究对流动人口生存质量的影响及路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与世界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尤其生存环境和心理领域两维度较差;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参与程度、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住房情况等对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显著影响;流动人口自尊感在居住条件影响生存质量的过程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占其总效应的41%;自尊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健康及生活方式影响流动人口生存质量的过程中,公共卫生服务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28%。建议通过改善流动人口居住条件或生存环境以及流动人口心理状态提升其主观生存质量;同时,应在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和宣传方面加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健康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路径
下载PDF
老年人养老规划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与利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闫辰聿 和红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53,共8页
目的:分析养老规划对城镇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和利用的影响,为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8年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法(PSM)分析。结果:我国城镇老年... 目的:分析养老规划对城镇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和利用的影响,为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8年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法(PSM)分析。结果:我国城镇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和利用水平较低;养老规划对城镇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利用具有显著的挤压效应,对需求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不同养老规划内容对城镇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和利用影响不同,流动资金和风险防范类规划的影响更大;养老规划对城镇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的挤压效应和对需求的促进效应在低受教育水平老年人中更强。结论:政府应当重视养老资源供需不对接问题,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关注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提供与老年人需求对等的养老服务,关注老年人风险防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养老服务 需求 利用 积极老龄化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健康的本质表达及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杜本峰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3期20-24,44,共6页
健康问题是举世瞩目的全球问题,已上升到各国的发展战略中,遗憾的是,作为研究对象和表达术语的“健康”,仍存在许多概念上的模糊和交叉。新时代下厘清健康概念的内涵和表达,构建健康研究的平台,已成为学界的当务之急。对于实施健康中国... 健康问题是举世瞩目的全球问题,已上升到各国的发展战略中,遗憾的是,作为研究对象和表达术语的“健康”,仍存在许多概念上的模糊和交叉。新时代下厘清健康概念的内涵和表达,构建健康研究的平台,已成为学界的当务之急。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在分析社会变迁健康认知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健康认知的新表达,突出如下特征:健康与疾病非对立、动态而非静止原则,形神统一与直觉思维原则,能动性与主动健康为导向原则以及健康的“文化考量”原则等。并提出了健康认知新表达重要的观念价值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健康表达 本质价值
下载PDF
青少年自我评价体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CEPS 2014—2015年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和红 张琳梓 +2 位作者 王攀 闫辰聿 王鑫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38,共9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自评体重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制定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CEPS)数据,采用多因素OLS回归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法(PSM)进行分析... 目的:了解青少年自评体重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制定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CEPS)数据,采用多因素OLS回归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法(PSM)进行分析。结果:OLS回归结果显示,自评体重肥胖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负向影响(β=-0.094,P<0.001),而实际BMI则对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影响(P>0.05)。除了性别外,日均睡眠时长、自评健康、最近一年内患病情况、与父母的关系、家庭经济条件、学校活动参与度以及对学校的亲切感均显著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P<0.05)。PSM分析结果显示,自评体重肥胖会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显著降低(ATT=-1.463),而实际BMI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平均处理效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自评体重状况显著影响其心理健康,应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和认知价值观,鼓励青少年养成健康的身材管理理念,推动健康中国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 自评体重 心理健康 青少年
下载PDF
以文化自信为引领的课程思政元素三级体系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静 罗瑞 +2 位作者 王沛 徐艺珊 郭宇濛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9-97,共9页
文化自信是贯彻思政建设的价值主线,能引领思政教育创新。为探寻在文化自信价值引领下构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的有效路径及效果,在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实践中,利用案例教学法梳理思政案例素材,采用归纳总结法构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并对完... 文化自信是贯彻思政建设的价值主线,能引领思政教育创新。为探寻在文化自信价值引领下构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的有效路径及效果,在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实践中,利用案例教学法梳理思政案例素材,采用归纳总结法构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并对完成教学实践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以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认知。结果发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因此,要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引领,科学有效挖掘思政素材、有机深入融入思政元素、系统全面构建思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思政元素 三级体系 卫生事业管理学 案例教学法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健康差异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杜本峰 郭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70-877,共8页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人健康差异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和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2—2008年在华北、东北、东部沿海及中西部22个调研省份(不包括海南省)的"中国老年长寿跟...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人健康差异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和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2—2008年在华北、东北、东部沿海及中西部22个调研省份(不包括海南省)的"中国老年长寿跟踪调查"中参加2002、2005和2008年横截面调查的45 244名老年人的健康相关数据,应用Arc GIS 10.0分析老年人健康随时间变化的地区差异,并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老年人健康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2—2008年中国不发达地区老年人健康自评较差,中东部省份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于西部省份的老年人,地区内部差异较大;与时间变量系数相关的固定效应显示,年龄65~80岁老年人健康自评下降速度较〉80岁老年人高0.09,男性老年人健康自评提高速度较女性老年人高0.03,汉族老年人健康自评下降速度较少数民族老年人高0.04,60岁以前职业为非农业的老年人健康自评增长速度提高0.03,生活来源是否够用和是否参加锻炼对健康自评的变化趋势均有负向预测作用,生活能自理和不患慢性病对健康自评均有正向预测作用,近2年患过重病的老年人健康自评增长速度提高0.07。结论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在地区内部差异较大,且随时间发生较大变化;老年人健康自评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民族、60岁以前职业、生活来源、参加锻炼、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个体差异 时空变化分析 多层线性模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困境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影响机制——基于父母重残重症家庭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和红 闫辰聿 张娇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128,共13页
困境家庭儿童社会适应处于弱势状态,父母重残或重症的困境家庭儿童更易因父母状况受到同伴欺辱而产生社会适应问题。利用“困境家庭儿童健康问题研究”调查数据,研究父母重残或重症儿童亲社会行为状况,并从家庭功能视角解释其亲社会行... 困境家庭儿童社会适应处于弱势状态,父母重残或重症的困境家庭儿童更易因父母状况受到同伴欺辱而产生社会适应问题。利用“困境家庭儿童健康问题研究”调查数据,研究父母重残或重症儿童亲社会行为状况,并从家庭功能视角解释其亲社会行为问题成因。研究发现父母重残或重症儿童亲社会行为状况比普通儿童更差,进一步分析发现父母重残或重症对儿童的营养膳食状况、家庭生活环境及家庭教育情况具有负向影响,并通过改变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负向影响。据此,应重点关注困境家庭儿童“家庭责任”的落实,提高其家庭功能,减缓因困境带来的家庭功能削弱,从而促进困境家庭儿童的社会适应,切实保障其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境家庭儿童 父母重残重症 亲社会行为
原文传递
基于GM分析影响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因素 被引量:10
10
作者 耿蕊 杜本峰 《兰州学刊》 CSSCI 2021年第1期49-64,共16页
文章利用GM模型,运用2010—2018年全国宏观数据,分别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医保政策、卫生服务供给、卫生服务利用等层面选取指标分析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国家财政医疗卫生... 文章利用GM模型,运用2010—2018年全国宏观数据,分别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医保政策、卫生服务供给、卫生服务利用等层面选取指标分析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国家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财政投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卫生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影响较大;在卫生服务利用方面,三级医院住院人次数、一级医院住院人次数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影响更为重要;在卫生服务供给方面,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影响较大;在医保政策方面,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的排名较为靠前;在人口结构方面,基本医保参保人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影响因素 GM分析 相关性
下载PDF
父母流动对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26
11
作者 宋月萍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7,共10页
农村父母流动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影响有所差别,同时,父母流动对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评估。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文章从班级融入、学校适应以及行为规范3个维度考察农村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 农村父母流动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影响有所差别,同时,父母流动对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评估。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文章从班级融入、学校适应以及行为规范3个维度考察农村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并在多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倾向值分析法对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干预效应进行更精准的测算。估计结果稳健地表明: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的在校行为,尤其是班级融入及行为规范具有消极作用。亲子分离式的中国人口城乡流动的代价不仅仅在于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市场竞争力,而更应该警惕其对下一代人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行为自控力等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流动 大龄留守儿童 在校行为 倾向值分析法
原文传递
困境留守儿童社会排斥状况及对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宋月萍 韩筱 崔龙韬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困境家庭儿童是生存发展处境最为艰难,也是最急需国家提供保护的儿童群体之一。困境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的现象普遍,大量困境家庭儿童也是留守儿童,其健康发展面临更为艰难的处境。基于"困境家庭儿童健康问题研究"调查,研究困... 困境家庭儿童是生存发展处境最为艰难,也是最急需国家提供保护的儿童群体之一。困境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的现象普遍,大量困境家庭儿童也是留守儿童,其健康发展面临更为艰难的处境。基于"困境家庭儿童健康问题研究"调查,研究困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从社会排斥的视角解释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研究发现,困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排斥是致使困境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据此,困境留守儿童的健康促进,除家庭发展相关政策支持外,更需营造儿童友好的社会环境,以减少对困境留守儿童的排斥和边缘化,促进儿童的社会融入,才能真正实现困境家庭儿童群体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境留守儿童 社会排斥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孤独感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静 罗瑞 +2 位作者 郭宇濛 徐艺珊 朱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6-1091,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60岁老年人孤独感影响因素。方法使用2018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资料中≥6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估计样本量为7953人。孤独感采用孤独感量表进行测量,运用逐步回归与简单斜率法分析主、客观因素对孤独感的影响及其相互作... 目的分析我国≥60岁老年人孤独感影响因素。方法使用2018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资料中≥6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估计样本量为7953人。孤独感采用孤独感量表进行测量,运用逐步回归与简单斜率法分析主、客观因素对孤独感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PROCESS 3.3宏程序进行简单斜率检验。结果研究对象共8926人。客观因素中,家庭网络差的老年人孤独感水平更高(P<0.05)、社区提供养老服务能够降低老年人孤独感(P<0.05)。主观衰老年龄≤60岁、社会适应能力和情绪感知较差的老年人其孤独感水平更高(均P<0.05)。主观衰老年龄在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对孤独感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P<0.05),社会适应和情绪感知在家庭网络对孤独感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均P<0.05)。结论我国≥60岁老年人孤独感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主观因素在客观因素对老年人孤独感影响作用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在创造良好适老环境为老年人提供有力外部支持的同时,也应充分调动老年人自身主观能动性,共同缓解老年人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孤独感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原文传递
困境家庭学龄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困难和亲社会行为状况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本峰 黄振霄 +5 位作者 王翾 耿蕊 周丽金 边琳 吴雅怡 赵桐桐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9-1364,共6页
目的了解困境家庭学龄儿童心理困难和亲社会行为状况并与普通儿童比较,评估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需求,为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2018年8—9月,针对困境家庭儿童进行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项... 目的了解困境家庭学龄儿童心理困难和亲社会行为状况并与普通儿童比较,评估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需求,为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2018年8—9月,针对困境家庭儿童进行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项有序秩和检验(Matel-Haenszelχ2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比较2099名困境家庭儿童和666名对照普通儿童长处和困难量表各因子得分及异常率并分性别分析。结果6~9岁困境家庭儿童情绪因子[(2.107±1.977)分](异常检出率15.5%)和同伴交往因子[(3.449±1.497)分](异常检出率8.5%)得分及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儿童(P<0.05);10~15岁困境家庭儿童多动[(3.459±1.691)分](异常检出率3.7%)、情绪[(2.121±1.987)分](异常检出率7.4%)、品行[(2.214±1.563)分](异常检出率8.7%)、同伴交往因子[(3.352±1.445)分](异常检出率8.1%)得分及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儿童(P<0.01),亲社会行为因子[(5.570±2.337)分]得分明显低于对照儿童(P<0.001),异常检出率(28.3%)明显高于对照儿童(P<0.001)。6~9岁困境家庭女童亲社会行为因子[(5.229±2.366)]明显低于对照女童。10~14岁困难家庭男童[(5.630±2.372)分]和女童[(5.500±2.295)分]亲社会行为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男、女童(P<0.01)。结论困境家庭儿童各项心理困难发生风险高、亲社会行为表现较差;年龄较大、女性困境家庭儿童应是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境家庭儿童 心理困难 亲社会行为 长处与困难量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