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科技投入对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王帆 郭洪林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7年第1期44-53,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教育科技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大学教师职业发展,进而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不仅是教师自身成长...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教育科技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大学教师职业发展,进而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不仅是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做到人尽其才、做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 投入 大学 教师 职业发展
下载PDF
中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匡振旺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5年第2期100-113,共14页
绩效考核是当前高校教师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在考核目的、考核内容、考核主体、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关系与两难选择。本文通过借鉴美、英、日等国高校的做法和经验,对中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提出... 绩效考核是当前高校教师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在考核目的、考核内容、考核主体、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关系与两难选择。本文通过借鉴美、英、日等国高校的做法和经验,对中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提出矛盾化解与消除之道,为高校有效进行教师绩效考核、促进教师个人绩效提升与学校事业发展双赢,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绩效考核 矛盾 对策
下载PDF
首要城市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实证 被引量:5
3
作者 郎昱 孙荃 +1 位作者 施昱年 罗世兴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9,共11页
为拟合京津冀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扩散与回流效应,利用2005-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以北京、天津为单核心或双核心的城市主导产业对外围城市关联产业以及高产值产业的扩散效应模型,分析得出3个结论:①首都对外围城市的... 为拟合京津冀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扩散与回流效应,利用2005-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以北京、天津为单核心或双核心的城市主导产业对外围城市关联产业以及高产值产业的扩散效应模型,分析得出3个结论:①首都对外围城市的回流效应导致外围城市产业发展低端化,并制约首都高端制造业发挥扩散效应;②首都与区域内中小型城市发展差距大,使第二大城市承接发展转移的中介功能得到提高,并通过与首要城市的连结促进承接发展转移的中介城市产业发展;③回流效应影响主导产业向外关联性拓展,导致外围城市产业发展仍需依托聚集经济,相同产业的大量集聚影响产业多样性,制约产业集群发展。基于此,建议通过提升外围城市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水平、加速主导产业升级以及强化第二大城市中介功能,提升城市间产业协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要城市 京津冀城市群 主导产业 产业扩散效应
下载PDF
住房成本、人口流动与产业集群 被引量:5
4
作者 郎昱 严婧滔 +1 位作者 孙荃 施昱年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53-157,共5页
文章通过“推-拉”理论、人口流动“成本-收益”理论、三部门模型理论和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构建理论体系,建立联立方程,搭建起住房成本、人口流动与产业集群之间的路径关系,基于70个大中城市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测算,并划分了... 文章通过“推-拉”理论、人口流动“成本-收益”理论、三部门模型理论和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构建理论体系,建立联立方程,搭建起住房成本、人口流动与产业集群之间的路径关系,基于70个大中城市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测算,并划分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分区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口流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相互影响;房价收入比过高对人口有挤出作用;住房租赁市场能有效抑制房价上涨对人口的排挤效应,助力落后地区吸引人口、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住房成本 产业集群
下载PDF
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晋升与学术绩效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帆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2,共7页
根据彼得原理,员工的绩效会在晋升之后下降,直到被晋升到他们不能胜任的位置上。本文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样本,验证了这一原理在该群体中的适用性。研究发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事业刚刚开始、激励很明显的时候,投入... 根据彼得原理,员工的绩效会在晋升之后下降,直到被晋升到他们不能胜任的位置上。本文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样本,验证了这一原理在该群体中的适用性。研究发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事业刚刚开始、激励很明显的时候,投入的努力最多,晋升后绩效则显著下降,整个职业生涯中绩效呈"倒U型"分布。考虑到彼得原理的存在,大学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考虑调整激励方式和晋升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学者 晋升 绩效 彼得原理
下载PDF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矛盾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匡振旺 《人力资源管理》 2015年第5期217-219,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在考核目的、考核内容、考核主体、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各种矛盾关系,探索矛盾的化解与消除之道,为有效进行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促进教师绩效提升与学校事业发展双赢,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绩效考核 矛盾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9
7
作者 郭洪林 甄峰 王帆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7,共9页
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因素分析有助于建立规范有序的高校人才管理体系,推动高端人才发挥潜能,降低人事管理成本。基于中央组织、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实施的2013年我国高校高端人才流动调查,本文研究了影响高校人才流动决策和流动次数的... 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因素分析有助于建立规范有序的高校人才管理体系,推动高端人才发挥潜能,降低人事管理成本。基于中央组织、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实施的2013年我国高校高端人才流动调查,本文研究了影响高校人才流动决策和流动次数的原因。分析表明,家庭、个人等外部因素对人才流动影响力最大,而追求更高学术能力和更好学术氛围,乃至薪酬待遇等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学术平台、学科发展和学术氛围还未成为人才优化配置的首要选择;对人事部门态度的感知,以及对流动本身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人才流动的个人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流动 调查 决策 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新芬两国科学教师教学与评价实践比较分析--基于TIMSS 2019八年级科学教师调查
8
作者 刘帆 杨凤霞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5,共7页
新加坡和芬兰在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2019年最新一轮测评中成绩优异,两国的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备受瞩目。利用TIMSS 2019对八年级科学教师的调查数据,从教学实践、ICT运用、作业与学生评价等方面对两国教师进行比较研究,... 新加坡和芬兰在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2019年最新一轮测评中成绩优异,两国的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备受瞩目。利用TIMSS 2019对八年级科学教师的调查数据,从教学实践、ICT运用、作业与学生评价等方面对两国教师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国课堂教学ICT工具充足,教师在教学中均注重异质分组,并且以学生为中心,但新加坡学生作业量较大且教师卷入程度高,芬兰教师更注重激励学生,更多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使用ICT助力学习的机会更多,教师更注重将家庭作业及单元小测作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芬兰 八年级 科学教师 TIMSS
原文传递
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研修效益评价研究——基于R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帆 张馨月 《北京教育(高教)》 2018年第9期25-28,共4页
教师公派出国是高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基于R校563人的公派出国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对教师出国前和现在的情况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研修的收益是全方位的,效益显著,既有短期的、显性的、经济的... 教师公派出国是高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基于R校563人的公派出国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对教师出国前和现在的情况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研修的收益是全方位的,效益显著,既有短期的、显性的、经济的,又有长期的、隐性的、非经济的,按获益大小依次体现在认知、教学、科研、服务和管理五个维度。基于此,提出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研修的意义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高校教师 公派出国 效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