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开发中的古迹保护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侯景新 冯小妹 《管理观察》 2009年第18期21-23,共3页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古迹遭到了大量破坏,在这种现状下,本文进行了古迹保护方面的研究。文中首先分析了城市开发中历史古迹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初步探讨了历史古迹的价值及其保护的原则,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宏观角度对历史...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古迹遭到了大量破坏,在这种现状下,本文进行了古迹保护方面的研究。文中首先分析了城市开发中历史古迹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初步探讨了历史古迹的价值及其保护的原则,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宏观角度对历史古迹的保护进行研究,这对未来城市规划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迹破坏 原因分析 价值评价 保护原则 政策建议
下载PDF
论城市重心转移规律——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侯景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53,共8页
城市重心转移是一个新问题,它与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及企业布局决策等密切相关。本文就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的重心转移这一新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包括重心概念的建立,重心转移的表现形式及重心转移带给城市规划的重要启示等。
关键词 城市 重心 转移
下载PDF
塑造多目的分区规划——优化城市分区规划和土地规划 被引量:1
3
作者 孙久文 彭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7,共7页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化。根据土地的用途将城市划分为"不可兼容"的不同功能区域的城市分区规划正逐步被淘汰。受到国际城市规划思想的冲击,我国城市分区规划已经悄然改进。本文...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化。根据土地的用途将城市划分为"不可兼容"的不同功能区域的城市分区规划正逐步被淘汰。受到国际城市规划思想的冲击,我国城市分区规划已经悄然改进。本文重点讨论并分析这些变化,并提出未来城市分区规划的优化方向,探索多目的分区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分区规划 多目的分区规划 土地规划
下载PDF
论城市重心转移规律——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侯景新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6期13-19,共7页
本文就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的重心转移这一新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包括重心概念的建立,重心转移的表现形式及重心转移带给城市规划的重要启示等。
关键词 城市 重心 转移
下载PDF
PX事件与城市规划的尊严
5
作者 陈秀山 吕冰心(整理) 《法人》 2008年第6期28-28,共1页
政府应本着"引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尊重民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尊严 事件 执政理念 人为本 知情权 表达权 政府
下载PDF
加快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化的条件分析与战略思考
6
作者 王兆宇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年第8期65-66,共2页
陕西关中地区拥有推进城市化雄厚的工业基础、著名的历史城镇及密集的高校和人才等有利条件,但从关中地区作为陕西经济发展"中轴"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看,城市化尚处于初期阶段,总体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陕西关中地区拥有推进城市化雄厚的工业基础、著名的历史城镇及密集的高校和人才等有利条件,但从关中地区作为陕西经济发展"中轴"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看,城市化尚处于初期阶段,总体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投融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加快关中地区城市化进程,必须从科学优化城市结构布局、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革除投融资体制机制障碍等角度进行战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关中地区 城市化 条件 障碍 战略思考
下载PDF
通过城市规划建构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被引量:6
7
作者 希尔达·布兰科 玛丽娜·阿尔贝蒂 +4 位作者 袁晓辉 王旭 操毓颖 刘晓斌 王春丽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年第2期1-22,共22页
本文从对适应的解释说明开始,阐述了其含义和环境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总结了适应气候变化为规划研究提供的更广阔、更多样的机会。同时,回顾了相关领域中的已有研究,包括脆弱性评估在内的有关气候变化适应的新兴科学;基于协作规划发... 本文从对适应的解释说明开始,阐述了其含义和环境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总结了适应气候变化为规划研究提供的更广阔、更多样的机会。同时,回顾了相关领域中的已有研究,包括脆弱性评估在内的有关气候变化适应的新兴科学;基于协作规划发展的一体化战略规划过程;适应性策略的识别和发展;关注这些策略的评估研究;实施主题的研究,涉及制度、财政和法律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适应 城市规划和气候变化
下载PDF
通过城市规划建构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8
作者 希尔达·布兰科 玛丽娜·阿尔贝蒂 +4 位作者 袁晓辉 王旭 操毓颖 刘晓斌 王春丽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265-286,共22页
文章从对适应的解释说明开始,阐述了其含义和环境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总结了适应气候变化为规划研究提供的更广阔、更多样的机会。同时,回顾了相关领域中的已有研究,包括脆弱性评估在内的有关气候变化适应的新兴科学;基于协作规... 文章从对适应的解释说明开始,阐述了其含义和环境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总结了适应气候变化为规划研究提供的更广阔、更多样的机会。同时,回顾了相关领域中的已有研究,包括脆弱性评估在内的有关气候变化适应的新兴科学;基于协作规划发展的一体化战略规划过程;适应性策略的识别和发展;关注这些策略的评估研究;实施主题的研究,涉及制度、财政和法律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适应 城市规划和气候变化
下载PDF
贸易自由化、本地市场需求与制造业分布:基于空间经济学本地市场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5
9
作者 邓慧慧 孙久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71,共7页
本地市场效应是空间经济模型的核心特征之一,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工业品的需求的一个细小外生变化会带来产出的超比例增加,使需求扩大区产生一个更大比例的产业再定位。本文在空间经济学O-T-T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两部门、两要素、三区... 本地市场效应是空间经济模型的核心特征之一,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工业品的需求的一个细小外生变化会带来产出的超比例增加,使需求扩大区产生一个更大比例的产业再定位。本文在空间经济学O-T-T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两部门、两要素、三区域的开放经济下的本地市场效应模型,以此分析本地市场需求、贸易成本与制造业分布的关系,并尝试从模型结论说明经济危机背景下外需下降、外资减少对我国制造业区域分布格局的影响,阐明在从出口带动转向平衡的内需维持的经济模式过程中中西部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危机是调整我国制造业分布格局的一个契机,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机会实施切实有效的政策,有助于扭转制造业空间分布失衡的现状。另外,加快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降低区域贸易壁垒,会进一步帮助我们转"危"为"机",使经济刺激的政策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分布 本地市场效应 贸易进入性 经济危机 贸易自由化
原文传递
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战略由产业调整向空间调整转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秀山 《绿叶》 2011年第7期7-12,共6页
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目的是要实现在开发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振兴规划相辅相成。明确各级政府事权划分、设立主体功能区划监管机构、健全法律保障是实现途径。探索跨区域的开... 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目的是要实现在开发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振兴规划相辅相成。明确各级政府事权划分、设立主体功能区划监管机构、健全法律保障是实现途径。探索跨区域的开发权流转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可持续的区域政策体系是操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规划 产业调整 区域战略 空间 主体功能区划 生态补偿机制 区域政策体系 国家战略
原文传递
奥运与北京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基于DD法的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姚永玲 汤学兵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0-55,共6页
研究奥运影响,区分奥运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方法。本文采用双重差分估计,对有奥运期和无奥运期、有奥运城市和无奥运城市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差分估计,考察奥运因素对北京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正处... 研究奥运影响,区分奥运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方法。本文采用双重差分估计,对有奥运期和无奥运期、有奥运城市和无奥运城市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差分估计,考察奥运因素对北京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规模扩大对住房需求拉动是影响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奥运因素仅是强化了宏观经济周期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幅度,而不会改变其周期波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 房地产价格 城市化
原文传递
不同人群职居分离及通勤行为调查——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永玲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8-32,共5页
通过对北京市中心城区就业人员进行筛选式问卷调查,获取了职居分离及其通勤行为的实证数据,并运用GIS工具对职居空间距离进行测算,分析了不同人群从中心城区向外围迁移的特征;认为北京市老城区就业人员中,有能力主动迁移的人群往往选择... 通过对北京市中心城区就业人员进行筛选式问卷调查,获取了职居分离及其通勤行为的实证数据,并运用GIS工具对职居空间距离进行测算,分析了不同人群从中心城区向外围迁移的特征;认为北京市老城区就业人员中,有能力主动迁移的人群往往选择在更远的地方居住,而没有能力主动迁移的人群则只能依赖就业地点被动迁移,使城市演化呈现出主动迁移与被动迁移交错的过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居分异 城市演化 通勤行为 郊区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