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5篇文章
< 1 2 1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科研能力始终是研究生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博士点教学改革述略
1
作者 贾文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89-90,93,共3页
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博士点通过革新教学模式与内容、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等途径,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经验.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世界史博士点 教学 研究生培养 科研能力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及其探索——基于中国人民大学HP与ESH项目的讨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姜萌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42-51,124,125,共12页
新文科建设面临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如何互动,“通人”与“专家”是否可以兼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如何接轨。这三个问题既是中国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面临的基本问题,也是新文科建设亟待探索并形成共识的重... 新文科建设面临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如何互动,“通人”与“专家”是否可以兼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如何接轨。这三个问题既是中国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面临的基本问题,也是新文科建设亟待探索并形成共识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历史学双学士学位项目”(HP)和“经济社会历史科学实验班”(ESH)实践经验等情况来看,上述问题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针对第一个问题,需认识到学术研究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新文科建设应当更加重视学术研究的整体更新。针对第二个问题,需意识到信息时代培养“通人”之难和“专家”之蔽,应以“通专结合”为指导,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兼顾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针对第三个问题,需寻找新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合理维度与途径,通过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跨学科课程融合及田野教学,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复合型人才 HP ESH
下载PDF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尚钺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3
作者 李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纪念 历史系 清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 怀念 革命 学术 诞辰一百周年 诞辰100周年 重大贡献
下载PDF
培养科研能力始终是研究生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历 …
4
作者 贾文华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89-90,共2页
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博士点通过革新教学模式与内容、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等途径,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经验。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科研能力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5
作者 华林甫 孙景超 赵逸才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5,共11页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前辈学人筚路蓝缕、开拓创新,把历史地理学建设成了一门现代科学。回顾学科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萌芽到幼苗(1949年以前)、茁壮成长(1949—1977年)、...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前辈学人筚路蓝缕、开拓创新,把历史地理学建设成了一门现代科学。回顾学科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萌芽到幼苗(1949年以前)、茁壮成长(1949—1977年)、学科确立与成熟(1978—2000年)、新世纪以来的蓬勃发展(2001年至今),面向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历史地图集》《西安历史地图集》等论著为代表,各发展阶段都诞生了一批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体现出历史地理学“任务带学科”、文理交叉综合、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的研究特色。未来学科发展中,历史地理学将在学术新思维和GIS等新技术的引领下,发扬传统,关怀现实,不断推动前辈开拓的学术事业发展壮大、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回顾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新时代的中国考古学”(笔谈)
6
作者 霍巍 赵宾福 +2 位作者 陈洪海 韩建业 孙庆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共25页
考古学传入中国后经历了百年发展历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无论是中华文明探源、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学科体系的建构,还是田野考古与科技考古手段的发展、考古学与历史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 考古学传入中国后经历了百年发展历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无论是中华文明探源、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学科体系的建构,还是田野考古与科技考古手段的发展、考古学与历史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等若干重大问题,都需要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具体的实践。本刊特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考古学学科评议组霍巍教授、赵宾福教授、陈洪海教授、韩建业教授、孙庆伟教授等五位成员围绕“新时代的中国考古学”这个话题进行笔谈,以期引起更为广泛的对话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考古学 科技考古 田野考古 考古学理论 评议组 中华文明探源 韩建业 对话与交流
下载PDF
中国人权保障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世安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2,共3页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 保障模式 中国人权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制度 人权状况 劳动成果 经济发展 平等
下载PDF
近代中国的月亮认知、书写和话语——一种人文史的考述与释解
8
作者 黄兴涛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关于月亮的认知、书写和话语,构成近代中国知识、观念和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那个时代国人与月亮特有的精神关联,属于月亮的“人文史”。考察这一历史的整体变迁,探寻其中人文现代性的生成、各人文因素复杂交织及其连代性互动... 关于月亮的认知、书写和话语,构成近代中国知识、观念和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那个时代国人与月亮特有的精神关联,属于月亮的“人文史”。考察这一历史的整体变迁,探寻其中人文现代性的生成、各人文因素复杂交织及其连代性互动演绎的轨迹与特点,揭示和阐释其丰富内涵,很有历史认知意义。对月亮的新知传播、文艺书写、流行话语和中秋文化变革等主题进行透视,可以见证、感知和理解近代中国历史尤其是人文之史变迁的某些独特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的人文史 《望远镜中望月歌》 月亮认识 月亮书写
下载PDF
当今大学生原典阅读的问题和对策
9
作者 曹刚华 张彤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1,共8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517位学生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关注学生对新文科、原典阅读的了解程度和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对原典阅读活动的未来展望和建设思路等,为高等教育在原典阅读和专业培养上提出建议:以“混合式、翻转式”教学改善课堂阅... 本文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517位学生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关注学生对新文科、原典阅读的了解程度和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对原典阅读活动的未来展望和建设思路等,为高等教育在原典阅读和专业培养上提出建议:以“混合式、翻转式”教学改善课堂阅读体验;以“进学蓄德”阅读计划实现课外育人目标;以通识教育体系打破经典著作专业壁垒;以过程性评价优化阅读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原典阅读 数据分析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及其近年来指导博士论文内容简介(2008—2010)
10
作者 许海云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84,共9页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下设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史学史与史学理论教研室、考古与博物馆教研室、专门史教研室等,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博士生。从2008年到2010年,历史系培养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下设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史学史与史学理论教研室、考古与博物馆教研室、专门史教研室等,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博士生。从2008年到2010年,历史系培养博士生36人,共计有34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论文答辩 历史系 内容简介 世界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教研室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简介
11
作者 许海云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66,共2页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的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华北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历史教学与科研的迫切需要,成立了世界历史教研室,上述两大教研室直属校部管理,负责全校的历史教学工作,并且展开科研活动。1956年,历史系正式...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的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华北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历史教学与科研的迫切需要,成立了世界历史教研室,上述两大教研室直属校部管理,负责全校的历史教学工作,并且展开科研活动。1956年,历史系正式成立。在文革时期,学校一度解散,历史系亦随之合并转入其他高校相关院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系 简介 1948年 教学与科研 教研室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史学对“三权分立”的比附--以隋唐三省制研究为中心
12
作者 赵帅淇 孟宪实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4,共10页
“三权分立”概念在清末传入中国后为学人所熟知,梁启超等学者开始将隋唐三省比附于“三权分立”,具有以论代史和历史为现实政治思想服务的时代特色,逻辑并不严密。20世纪中叶以后,钱穆等学者认识到了生硬比附“三权分立”的不足,将“... “三权分立”概念在清末传入中国后为学人所熟知,梁启超等学者开始将隋唐三省比附于“三权分立”,具有以论代史和历史为现实政治思想服务的时代特色,逻辑并不严密。20世纪中叶以后,钱穆等学者认识到了生硬比附“三权分立”的不足,将“三省分权”的理论重点放到了分割相权上来,又借此构建了“三省分割相权导致政事堂成立”的主观联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三省分权学说的解释力。改革开放后,“三权分立”等西方政治学说再度激起了大陆学界的讨论,将隋唐三省比附于“三权分立”的研究重现世间。尽管这些论著基本忽略了学术史梳理与概念界定,却展现了不俗的影响力,法制史领域亦对相关结论有所吸收。借助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将分权学说应用于隋唐三省的疏误可以得到辩驳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三省制 三权分立 三省分权 宰相 政事堂
下载PDF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世界史资料建设与教材编写学术研讨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大庆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1,共2页
2015年11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世界史资料建设与教材编写学术研讨会暨《西方历史文献选读》编务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2015年11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世界史资料建设与教材编写学术研讨会暨《西方历史文献选读》编务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就世界史教学和研究中的资料建设、教材编写以及世界史专业的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史教学 学术研讨会 教材编写 资料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大学藏西域汉文文书及其学术价值--以镇守军相关文书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宪实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7,共8页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于2010年获赠一批西域文书,据信来自和田,年代为唐代,其中汉文文书有300多件,并有武则天时期的文书。这批文书多为于阗镇守军的文件,既有利于了解当时的军政体制及其变化,也有利于了解镇守军与于阗地方社会之间的密...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于2010年获赠一批西域文书,据信来自和田,年代为唐代,其中汉文文书有300多件,并有武则天时期的文书。这批文书多为于阗镇守军的文件,既有利于了解当时的军政体制及其变化,也有利于了解镇守军与于阗地方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文书 唐代 西域 于阗镇守军
原文传递
如何衡量中国考古学与中华文明探源的进展
15
作者 陈胜前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2-19,共8页
如何衡量考古学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策略。回顾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不同学术体系、不同时期,甚至不同分支领域的衡量标准不尽相同。但学术发展具有累积性,考古学有其基本的任务,由此构成衡... 如何衡量考古学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策略。回顾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不同学术体系、不同时期,甚至不同分支领域的衡量标准不尽相同。但学术发展具有累积性,考古学有其基本的任务,由此构成衡量考古学发展的四个标准。以这四个标准来衡量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以及代表其最高水平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考古学存在“断层式的发展”现象,部分领域发展迅速,理论是短板。具体就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而言,建议采取一些切实的措施,促进研究的发展,为中国考古学的总体发展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理论 学术发展 中华文明探源 学术体系
下载PDF
历史工作坊运动与英国口述史的兴起与发展
16
作者 杨祥银 李佳骏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作为一场由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发起的史学民主化运动,历史工作坊运动以其再现底层声音、挖掘史料来源和研究大众记忆方面的相关工作而受到学界关注。这场运动在继承“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底层史观基础上,利用口述资料呈现社会底层的日... 作为一场由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发起的史学民主化运动,历史工作坊运动以其再现底层声音、挖掘史料来源和研究大众记忆方面的相关工作而受到学界关注。这场运动在继承“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底层史观基础上,利用口述资料呈现社会底层的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口述史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为恢复和拯救边缘人物和弱势群体的“隐藏的历史”,口述史被历史工作坊运动的史学家广泛应用于英国地方史、社区史、劳工史和女性史等领域,进而呈现出鲜明的“新社会史取向”。20世纪70年代末,历史工作坊运动日益关注记忆问题,尝试从记忆和意识的角度考察口述史背后的社会脉络及其意义,进而推动了英国口述史的“记忆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历史工作坊运动 马克思主义史学 新社会史取向 记忆转向
下载PDF
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
17
作者 陈胜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学术重大课题是引领学科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方向标。2014年美欧考古学界就未来25年的考古学发展推出了25个重大课题,在国际考古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样有必要探讨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分析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需要结合学科所处的内... 学术重大课题是引领学科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方向标。2014年美欧考古学界就未来25年的考古学发展推出了25个重大课题,在国际考古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样有必要探讨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分析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需要结合学科所处的内外背景关联。回顾百年中国考古学发展,可以看出不同阶段重大课题的引领作用,最终指向是要建立自主学术体系。展望未来,主导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时代精神应该是超越,包括摆脱对西方学术体系的依赖,建立中国考古学的主体性;超越既有的主流范式,拓展学术领域;超越考古学的学科范畴,参与讨论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重大问题;超越中国的研究范围,研究世界文明等。归根结底,是要建立一个具有创新与开拓能力的自主学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理论 重大课题 自主学术体系 内外背景关联
下载PDF
实事求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理念溯源
18
作者 阚红柳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99,共5页
实事求是是中国人民大学自创建以来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形成,既是继承发展传统教育观念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创办高等教育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结合新中国成立伊始的实际状况... 实事求是是中国人民大学自创建以来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形成,既是继承发展传统教育观念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创办高等教育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结合新中国成立伊始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因时变通,将实事求是的教育理念引入高等教育与大学建设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之中,进而成功地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理念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方修琦 萧凌波 +3 位作者 苏筠 郑景云 魏柱灯 尹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9-736,共8页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人类适应问题,是当前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在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特别是过去2000年时段)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机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本文将...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人类适应问题,是当前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在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特别是过去2000年时段)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机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本文将其归纳为3个方面:理论上,构建了基于粮食安全的气候影响传递过程分析框架;方法上,实现了服务于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基于语义差异的历史社会经济序列定量重建;科学认识上,总结出"冷抑暖扬"而又福祸相依的宏观韵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气候变化 社会影响 中国
下载PDF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什么是世界史”学术研讨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大庆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152,共2页
2014年11月21_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什么是世界史:跨越国界的思考”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世界史研究各个领域的老中青三代学人围绕着“什么是世界史”和“... 2014年11月21_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什么是世界史:跨越国界的思考”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世界史研究各个领域的老中青三代学人围绕着“什么是世界史”和“怎样研究世界史”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研讨会 大学历史 科研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