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马克思历史认识的再认识——在马克思和韦伯的问题场域中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文喜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6,共6页
一般地说,关于资本主义起源问题存在着某种二元主义理解,即以传统"唯物史观"为代表的从经济结构和以韦伯为代表的从精神结构中去寻找"起源"。今天,我们确实感觉到这种二元理解已经转变为抽象观念。传统"唯物史... 一般地说,关于资本主义起源问题存在着某种二元主义理解,即以传统"唯物史观"为代表的从经济结构和以韦伯为代表的从精神结构中去寻找"起源"。今天,我们确实感觉到这种二元理解已经转变为抽象观念。传统"唯物史观"需要重述马克思的历史认识论,这意味着思想的重新转向,它包含着确认历史认识中的革命辩证法的创见:一种事物并不必然源自同质(类)事物,也可能源自其对立面。更重要的是,不能把任何关于社会=历史的认识都归入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个对立图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韦伯 历史认识 资本主义 起源
原文传递
穿越回忆的缝隙:以《“一大”前后》为例
2
作者 张立波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51,共9页
面对"一大"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宏大叙事势必压倒琐屑的私人叙事,就具体的回忆而言,一种态度是努力弥合距离,另一种态度是尽力拉开距离。就前者而言,又有两种不同的姿态,一种是回忆者倾力转向过去,力图站在过去的时空中叙说,... 面对"一大"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宏大叙事势必压倒琐屑的私人叙事,就具体的回忆而言,一种态度是努力弥合距离,另一种态度是尽力拉开距离。就前者而言,又有两种不同的姿态,一种是回忆者倾力转向过去,力图站在过去的时空中叙说,另一种则是回忆者岿然不动,只是把眼光投向过去,从而也就似乎在把过去的事物拉向回忆的当下。意识形态在文本中无所不在,与此同时,每每有某些字词逃脱出意识形态的掌控;审慎的态度和细节的关注不一定能冲破意识形态的迷障,但也至少能够提示星星点点的亮光。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回忆行为,每篇文章的出场顺序不是偶然的,应是体现了邀约回忆的先后顺序,此一顺序展现了历史场景中的中心和边缘。《"一大"前后》在客观上具有祛魅的功能,为对历史的新的想象和期待开启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大” 回忆 历史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