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宋代科举殿试的诗赋作品
1
作者 周兴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3-178,共6页
宋代殿试诗、赋始于开宝六年,终于治平四年,九十五年间有题目可考的共52次。其间殿试诗、赋对进士是否黜落、排定名次至关重要。宋代殿试诗、赋作品和拟作流传很少,其中赋作较佳,最重破题;诗作平庸,间有佳句;诗赋内容皆以歌功颂德为主... 宋代殿试诗、赋始于开宝六年,终于治平四年,九十五年间有题目可考的共52次。其间殿试诗、赋对进士是否黜落、排定名次至关重要。宋代殿试诗、赋作品和拟作流传很少,其中赋作较佳,最重破题;诗作平庸,间有佳句;诗赋内容皆以歌功颂德为主。赋在殿试中地位最重要,其次是诗。宋代殿试诗赋题目及作品是科举史上的珍贵资料,对研究宋代科举诗赋的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殿试 诗赋 考论
下载PDF
出土文献与近代以来对古书的反思
2
作者 白立超 《华夏文化》 2012年第4期58-60,共3页
1925年7月,王国维在清华大学做了一次题为《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的公开演讲。一开始便提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的观点,并且在演讲中讲到,“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见有三: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 1925年7月,王国维在清华大学做了一次题为《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的公开演讲。一开始便提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的观点,并且在演讲中讲到,“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见有三: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三则今之殷墟甲骨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以来 出土文献 反思 古书 清华大学 甲骨文字 学问 三十年
下载PDF
侯外庐治学的启示——读《韧的追求》
3
作者 白立超 《华夏文化》 2011年第2期59-60,共2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之一,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奠基人,侯外庐学派的开创者,侯外庐先生(1903—1987)的学术成就影响深远。侯老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提出亚细亚文明的早熟特点;在文明发展的路径上,提出了亚细亚的古代是唯... 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之一,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奠基人,侯外庐学派的开创者,侯外庐先生(1903—1987)的学术成就影响深远。侯老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提出亚细亚文明的早熟特点;在文明发展的路径上,提出了亚细亚的古代是唯新路线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外庐 亚细亚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史学 治学 文明发展 中国思想史 学术成就 奠基人
下载PDF
经验与概念的对话——公孙龙“名”学思想浅析
4
作者 杨新宾 《华夏文化》 2012年第1期11-13,共3页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开始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历程。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并非一个绝对客观的过程,人类既不能脱离自己生存的环境,视域难免受到种种遮蔽,人类又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构建的影像。
关键词 “名” 公孙龙 学思 对话 概念 经验 认识世界 人类
下载PDF
《续诗苑英华》考论 被引量:17
5
作者 傅璇琮 卢燕新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44,共9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辨两《唐志》、《通志》等典籍著录《续诗苑英华》集名、卷数及其编撰人名称等之谬误;据《续高僧传》等典籍考证慧净生平;据刘孝孙所为之序等探讨《续诗苑英华》的选学观、选编内容及特点;据慧净与唐初史家、...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辨两《唐志》、《通志》等典籍著录《续诗苑英华》集名、卷数及其编撰人名称等之谬误;据《续高僧传》等典籍考证慧净生平;据刘孝孙所为之序等探讨《续诗苑英华》的选学观、选编内容及特点;据慧净与唐初史家、四杰、陈子昂等比较,分析慧净对魏晋六朝及唐初诗风的认识,探讨其诗学观之价值;据释玄鉴《续古今诗集》、孟利贞《续文选》等大量续集的产生等文学现象以及慧净之特殊身份,探讨慧净与《续诗苑英华》对唐人选编唐代诗歌总集及唐代文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净 《续诗苑英华》 考论
原文传递
翻译科与清代驻防八旗的仕进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子木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40,共12页
翻译科是清代旗人专有的进身之阶。道光二十三年,驻防八旗始被允许应考翻译科,至同治年间,形成了翻译科与文场并重的局面。翻译科在驻防八旗的开设,旨在解决八旗生计与满语文衰退问题,此举同时也拓展了驻防旗人的仕进空间,为朝廷输送了... 翻译科是清代旗人专有的进身之阶。道光二十三年,驻防八旗始被允许应考翻译科,至同治年间,形成了翻译科与文场并重的局面。翻译科在驻防八旗的开设,旨在解决八旗生计与满语文衰退问题,此举同时也拓展了驻防旗人的仕进空间,为朝廷输送了数量可观的多语文人才。在翻译科的刺激下,驻防八旗社会的满语文教育繁盛一时,各地陆续建立官学,教授翻译,民间也形成了私学或相互讲求满文的师友团体。但由于铨选制度的弊端,驻防士子很难通过翻译科取得理想的官职。通过开科举缓解驻防旗人生计问题,固可收一时之效,但日久使宦途壅滞更甚,由此进身者补官不易,有的甚至放弃了仕途。清廷试图以扩大宦途改善旗人生计,其失败的根源正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翻译科 驻防八旗 满语文教育 旗人仕进
原文传递
秦亡于法家说质疑 被引量:4
7
作者 乔松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122,共4页
秦朝二世而亡的短祚命运,吸引了其后历代人们的深切反思。汉人认为秦亡的原因是法家思想指导下的暴政,其中以贾谊的《过秦论》为代表,他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2页)。... 秦朝二世而亡的短祚命运,吸引了其后历代人们的深切反思。汉人认为秦亡的原因是法家思想指导下的暴政,其中以贾谊的《过秦论》为代表,他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2页)。法家思想导致秦亡也因此成为两千多年来的话题,直至今日,持此种观点的仍不乏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思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朝 质疑 思想理论基础 《过秦论》 秦始皇本纪 思想指导
原文传递
国家图书馆藏顺康缙绅册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子木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缙绅录为明清按季印行的官员名册。清代缙绅录初为坊刻,乾嘉以降始由吏部梓行,自是官刻、坊刻并行。作为涵括较广的连续性题名文献,缙绅录之于清代政治史、制度史乃至出版史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近年《清代缙绅录集成》的印行,使较... 缙绅录为明清按季印行的官员名册。清代缙绅录初为坊刻,乾嘉以降始由吏部梓行,自是官刻、坊刻并行。作为涵括较广的连续性题名文献,缙绅录之于清代政治史、制度史乃至出版史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近年《清代缙绅录集成》的印行,使较多学者开始关注、利用缙绅录。早期缙绅录甚为稀见,就已著录者而言,顺治朝仅存一种,康熙朝存二种,另有残本一种,未详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八年 副理事官 翰林院 图书馆
原文传递
西周德观念与早期人文理性
9
作者 吕方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26,35,共7页
西周之前人们也考虑过德的问题,然而没有周人思考得这样深刻和系统。德观念在西周盛行,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是一个不争的文化史史实。西周的德观念来源于宗法贵族社会管理的政治理论,随后它超越了政治领域而发展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西周之前人们也考虑过德的问题,然而没有周人思考得这样深刻和系统。德观念在西周盛行,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是一个不争的文化史史实。西周的德观念来源于宗法贵族社会管理的政治理论,随后它超越了政治领域而发展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文化观念和道德准则。它的普遍文化因素表现为一种早期的人文理性,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涵:提倡宽容、反对暴力,张扬人的理性思维,重视人的精神提升,强调人的责任感。然而,它的不足在于漠视个性,为异化个体价值做了历史文化铺垫。中国传统文化极端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漠视人的个性的文化倾向即滥觞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德观念 人文理性
原文传递
辩汉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38,共11页
在传世文献与出土简牍所见秦汉法律之间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未能解决,"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尝试通过重新解构汉律结构来解决其中部分疑难问题的企图应该加以肯定。但此说不仅有推测的成分,实际上至少其论证的主体部分都不是建立... 在传世文献与出土简牍所见秦汉法律之间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未能解决,"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尝试通过重新解构汉律结构来解决其中部分疑难问题的企图应该加以肯定。但此说不仅有推测的成分,实际上至少其论证的主体部分都不是建立在实证和逻辑推论之上,与"假说"尚有本质区别;此说不仅史无明文,而且其自身存在着在关键问题上的模糊和逻辑混乱,无法通过《晋书》卷三十《刑法志》引魏律《序》、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睡虎地秦简和唐律获得有效的证明,并有不少与传世文献和出土简牍矛盾之处。故此说只是一个大胆但却错误的假设,对于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只有"试错"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律结构 二级分类 魏律《序》 《二年律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