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6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鉴域外先进经验 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申素平教授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广平 王俊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第22期6-9,共4页
申素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担任中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法学会常务理事,多次受邀参加国家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2008年,参加《国家中长期教育... 申素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担任中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法学会常务理事,多次受邀参加国家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2008年,参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法制建设"部分的起草。在采访中,申教授表示,教育是关乎个体生存的基本权利,国家有义务和责任保障所有公民的受教育权,残疾人的受教育权也应得到平等保护;发达国家除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入学"零拒绝"政策外,通过立法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我们应转变理念,深化对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受教育平等权的认识,细化残疾人高等教育招录工作的法律规定,重视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补偿,加强程序立法并充分实现其权利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受教育权 教育法律体系
下载PDF
为什么留学中国?——以中国人民大学留学生调查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立国 陈岚 赫文婧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3,共7页
探讨了留学生选择留学中国的信息来源、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影响因素进行国际比较和因子分析。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的主导因素是国家的吸引力而非大学本身。最后,有针对性地对促进来华留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留学中国 信息来源 选择与决策
下载PDF
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专家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司宇 徐鑫悦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2年第3期44-47,共4页
2022年5月28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专家研讨会以线上形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校考察调研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 2022年5月28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专家研讨会以线上形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校考察调研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来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专家研讨会 考察调研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红色基因 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中国人民大学及其前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
4
作者 张晓京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2年第3期10-22,共13页
一、教育目标、教育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目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标是指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教育,包括教育发展与教育活动提出的要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如国家教育目标、学校教育目标、专业教育目标、课程教育目标等;... 一、教育目标、教育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目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标是指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教育,包括教育发展与教育活动提出的要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如国家教育目标、学校教育目标、专业教育目标、课程教育目标等;也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和人才培养的数量和结构要求,构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发展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人才培养 远期目标 学校教育目标 育人 历史演进 广义与狭义 发展与教育
下载PDF
中国省域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布局的创新效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田浩然 赵之灿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5,共14页
省域集聚布局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集聚发展是高等教育支撑创新增长的基本路径。基于2009—2017年中国2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省域高等教育数量、质量两类资源集聚布局的创新效应。采用位序-规模法和首位度法进... 省域集聚布局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集聚发展是高等教育支撑创新增长的基本路径。基于2009—2017年中国2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省域高等教育数量、质量两类资源集聚布局的创新效应。采用位序-规模法和首位度法进行测算发现:省域高等教育资源在样本期内均呈现“单中心”分布特征,高度集聚于省会,质量资源比数量资源更为集聚;部分发达省份高等教育数量资源呈现分散化布局趋势,并逐步向省域“多中心”分布发展,但这并不与集聚布局的基本格局相冲突。回归结果显示:省域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发明创新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且存在地区异质性,质量资源集聚的倒U型创新效应在中西部显著,东部不显著,而数量资源集聚的倒U型创新效应在东部显著,中西部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较之经费资源集聚,省域高等教育的人才资源集聚是更为重要的创新效应源头。省域高等教育资源的首位集聚布局和省域总体意义上的均衡化布局并不冲突。省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均衡化有赖于中心城市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在充分释放内部集聚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释放外部集聚效应的结果,即为“集聚驱动分散”的过程。首位城市充分集聚发展是省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均衡化及形成“多中心”分布的必要前提。研究建议:优化省域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布局以支撑创新高地建设,充分释放内外部集聚效应;在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布局基础上优化配置结构,完善区域创新格局;基于不同省域发展现状差异化集聚布局,逐步探索多中心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高等教育 区域创新 集聚布局 集聚效应 中心分布
下载PDF
中国内地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2000~2022
6
作者 邵蕾 黄潇潇 俞国良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为考察我国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情况,采用元分析方法对2000年至2022年发表的检出率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22.6%)、强迫问题(22.3%)、抑郁(21.3%)、焦虑(18.6%)、... 为考察我国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情况,采用元分析方法对2000年至2022年发表的检出率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22.6%)、强迫问题(22.3%)、抑郁(21.3%)、焦虑(18.6%)、躯体化问题(15.3%)、偏执问题(14.1%)和敌对问题(14.0%)。(2)出版年代、测量工具、学校类型和经济区域是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大学教师的焦虑问题随年代呈上升趋势;焦虑、抑郁和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与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密切相关;普通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普遍高于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东部地区教师的焦虑和抑郁问题比中西部教师更严重。未来应开发专门针对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测查工具,增加对普通高校和东部地区高校教师的心理援助,遏制大学教师焦虑的蔓延趋势,实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检出率 元分析
下载PDF
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助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大会”综述
7
作者 路馨苑 耿孟茹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在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大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汇聚一堂,总结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步和成就,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如何发挥高等教育功能优势,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在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大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汇聚一堂,总结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步和成就,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如何发挥高等教育功能优势,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助力。与会领导和专家普遍认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应深刻认识教育强国核心要义,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为抓手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全面理解教育强国时代特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准确把握高等教育使命方向,助力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强国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下载PDF
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行业特色大学的价值观形成与发展
8
作者 汪天逸 秦惠民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24年第3期44-54,共11页
大学作为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的殿堂,承载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使命。立足中国大地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建立自主可控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文化自信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其核心就是... 大学作为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的殿堂,承载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使命。立足中国大地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建立自主可控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文化自信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其核心就是树立和贯彻特色鲜明的价值观。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一种类型特殊的高教机构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具备特定行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创新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服务等方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独特的价值观体系不仅反映了大学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更体现了大学的独特追求和使命。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受到行业背景与大学定位、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社会需求与大学使命的综合影响。同时行业特色型大学价值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行业的发展以及大学自身的成长而不断演变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理论 行业特色大学 价值观
下载PDF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
作者 李立国 《新长征》 2023年第4期37-39,共3页
党的二十大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 党的二十大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了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人才 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改革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的价值 全局性地位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及其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五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周光礼 赵之灿 耿孟茹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5,112,共11页
研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出发,基于五大城市群十年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综合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类资源空间布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五大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整体表... 研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出发,基于五大城市群十年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综合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类资源空间布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五大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整体表现出长期高集聚度-单中心的不均衡分布状态,且质量资源集聚程度要高于数量资源。数量资源单中心分布和集聚格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质量资源则表现为显著正向作用。基于此,应分地区合理分配两类高等教育资源,构建“中心-承接”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中心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程度,增强内生创新能力,打造区域科技增长极;加快中小城市应用型大学布局,增强外溢创新能力,做好区域科技溢出承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城市群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空间布局 雄安新区 知识溢出 人才集聚 挤出效应
下载PDF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笔谈)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晓中 李望梅 +2 位作者 黄福涛 陈廷柱 李立国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基于党的全面领导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基于国家需求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基于“人民至上”立场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构建、基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基于党的全面领导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基于国家需求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基于“人民至上”立场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构建、基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高等教育学者需要秉持学科独特的立场,解释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现象,探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模式和学说。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已具备“中国式”基本样态,仍需强化“中国式”基本遵循,更需注重“中国式”使命担当。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宜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研究规律,以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民群众的期待为导向,循序渐进地开展创新与改革,更加重视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等教育现代化 时代特征 本质 功能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正规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访谈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首任院长成仿吾先生的女儿成其谦教授
12
作者 赵伽诺 董昕怡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1年第4期19-25,共7页
成仿吾先生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社会科学家,曾担任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又任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校长。成仿吾先生... 成仿吾先生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社会科学家,曾担任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又任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校长。成仿吾先生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个正规的教育学院——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的创院院长,他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创建新型正规教育等工作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为中国共产党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开拓性作用。成其谦教授是成仿吾先生的二女儿,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在本访谈中,成其谦教授对成仿吾先生的生平、教育教学与研究活动、教育思想特点、学术贡献等进行了介绍,并对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型正规教育 华北联大教育学院 成仿吾教育思想 革命教育
下载PDF
分化与整合:中国两类高校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风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光礼 周蜜 姚荣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111,共8页
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具有不同的组织演变特征和历史传统,在高等教育研究风格上也存在差异。在研究领域上,前者在四个研究领域的比例更为平均,倾向于组织与管理,其次是知识与课程;后者倾向于体制与结构,其次是教学与研究。在研... 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具有不同的组织演变特征和历史传统,在高等教育研究风格上也存在差异。在研究领域上,前者在四个研究领域的比例更为平均,倾向于组织与管理,其次是知识与课程;后者倾向于体制与结构,其次是教学与研究。在研究范式上,两者都是结构主义占比最高,人本主义占比最低。区别在于,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相较于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占比更高,经验主义研究范式占比更低,研究范式更具有多样性。研究风格的分化,反映了中国高校教育学院的组织变迁与转型历程,彰显了知识生产与组织变革的制度性关联,体现了制度环境、行动者(研究者)与组织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复杂互动关系。从长远而言,在制度环境与地方性知识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两类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风格将呈现出分化与整合并存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高校 非师范类高校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风格 研究领域 研究范式
下载PDF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百顺 李亮 《高教论坛》 2014年第8期16-18,共3页
当下,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针对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基本原则、主要方法与途径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已有研究成果中涉及中... 当下,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针对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基本原则、主要方法与途径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已有研究成果中涉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思想层面成果较多,实证和案例方面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对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组织制度、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也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述评
下载PDF
大学要主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被引量:15
15
作者 马陆亭 刘振天 +5 位作者 卢晓中 陈廷柱 李立国 周海涛 卢晓东 张铭凯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共22页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持续的工程,既要廓清理论认识,又要探索实践方略。高等教育从面向现代化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着党对教育现代化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新高度;中...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持续的工程,既要廓清理论认识,又要探索实践方略。高等教育从面向现代化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着党对教育现代化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新高度;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要确立“中国式”的基本遵循、做出“中国式”的理性选择、承载“中国式”的神圣使命;要着力在服务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需求、把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目标、夯实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等方面下功夫;大学要主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坚持使命任务、把握科学内涵、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实施高水平开放、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亟需构建培养共同体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在把握“现代性”和“本土化”的关系中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与技术进化相应合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高等教育现代化与课程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应加强课程建设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筑基、深化教学改革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增能、提升课程教学效能为高等教育现代化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创新驱动战略 人才培养 大学治理 课程教学
下载PDF
从公民受教育权的角度看中国政法大学的招生政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鞠光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60-63,共4页
中国政法大学宣布实行新的招生政策之后,社会反响强烈,各方褒贬不一,学者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在我国逐渐实现依法治国的今天,教育政策必须服从法律。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包括平等的入学升学权。中国政... 中国政法大学宣布实行新的招生政策之后,社会反响强烈,各方褒贬不一,学者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在我国逐渐实现依法治国的今天,教育政策必须服从法律。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包括平等的入学升学权。中国政法大学的招生政策无疑是向教育公平迈出了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政策 受教育权 评析 中国政法大学
下载PDF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要义与协同推进路径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立国 王建华 +1 位作者 陈亮 王传毅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1,共11页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支撑引领作用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支撑引领作用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向全党全国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等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基于此,高等教育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程中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下理论界与实践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本刊特围绕“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一话题,组织专家学者从强国建设、共同富裕、学术治理权以及“双一流”建设四个角度展开讨论,希冀为构想面向2035高等教育美好未来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体系 学术治理 双一流 高质量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优先发展 推进路径
下载PDF
大学生生涯规划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9年中国教育长期追踪调查(CEPS)数据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莉芳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1年第4期5-25,共21页
由于社会变迁和转型,生涯规划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2009年中国教育长期追踪调查数据,运用stata统计软件,对大学生的学业规划、职业期望、婚育期望、房车计划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考察了性别、户籍、家庭经济地位... 由于社会变迁和转型,生涯规划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2009年中国教育长期追踪调查数据,运用stata统计软件,对大学生的学业规划、职业期望、婚育期望、房车计划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考察了性别、户籍、家庭经济地位等先赋性因素,以及学校、专业、政治面貌等后致性因素与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涯规划 先赋性因素 后致性因素
下载PDF
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解诠释旨趣及其意蕴
19
作者 祁占勇 王书琴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解诠释旨趣强调探究教育政策所显示的意义、价值或信念。以理解诠释视角研究教育政策会发现:作为文本的教育政策具有耐久性和距离性,作为话语的教育政策具有建构性和实践性;教育政策具有效果历史意识和历史情境性,与权... 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解诠释旨趣强调探究教育政策所显示的意义、价值或信念。以理解诠释视角研究教育政策会发现:作为文本的教育政策具有耐久性和距离性,作为话语的教育政策具有建构性和实践性;教育政策具有效果历史意识和历史情境性,与权力具有互构性。教育政策研究者们应充分意识到:教育政策研究对象不只是客观事实,更是充满意义的世界;教育政策研究中不仅要注意时空和社会文化脉络对教育政策的影响,还要关注教育政策与社会问题、社会主体身份的关系;教育政策研究者应具备视域融合的视角,注意教育政策参与的民主性。显然,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解诠释取向,能够为教育政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问题意识和方法,有助于探明教育政策意义及其传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研究 理解诠释 解释主义 文本分析 话语分析
下载PDF
分化与整合:中国两类高校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风格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周光礼 周蜜 姚荣 《教育科学文摘》 2015年第6期83-84,共2页
统计17家期刊2014年发表的全部文章,选取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各10个。20个机构共计发文529篇。发文量排名前十的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的发文量比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多121篇,多出59.3%。由此可知,2014年... 统计17家期刊2014年发表的全部文章,选取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各10个。20个机构共计发文529篇。发文量排名前十的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的发文量比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多121篇,多出59.3%。由此可知,2014年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论文主要来自于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这主要是由于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中小学教育,对高等教育领域涉及较少,而非师范型大学教育学院大多由进行“校本研究”的高等教育研究所(室)发展而来,具有高等教育研究的传统,目前也主要致力于高等教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所 师范类高校 教育学院 风格 中国 整合 分化 中小学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