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华民族研究的理论自觉:以顾颉刚在民族问题上的情感与理智为例
1
作者
奂平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
顾颉刚的民族思想,交织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他早期的古史辨史学,尽管有理性的一面,但其个性、情感及五四运动的氛围等非理性因素,是其走上疑古反传统激进道路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顾颉刚反思其古史辨民族话语并转变...
顾颉刚的民族思想,交织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他早期的古史辨史学,尽管有理性的一面,但其个性、情感及五四运动的氛围等非理性因素,是其走上疑古反传统激进道路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顾颉刚反思其古史辨民族话语并转变疑古反传统立场,不过,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关于民族问题的谈论中,偶尔仍表现出古史辨的倾向,其中不无学究偏见和情绪化。但总体来看,顾颉刚的中华民族研究坚持以理智指导情感,实现了情感与理智的统一。其中华民族研究经历了从打破“中国民族出于一元”到建构“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转变,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由怀疑批判转向理智的认识与热爱,从反传统的民族主义者,转变为重传统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中华民族
情感与理智
理论自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现象的自我实现预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自觉——以顾颉刚的民族思想为中心
被引量:
2
2
作者
奂平清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235,共10页
自我实现预言广泛存在于个体和社会领域,在族群和民族现象中的影响尤其突出,这就要求民族研究要有高度的反思性和理论自觉意识。以顾颉刚为例,他对个体、社会、历史层面的自我实现预言有深刻的认识,对民族现象中自我实现预言机制,尤其...
自我实现预言广泛存在于个体和社会领域,在族群和民族现象中的影响尤其突出,这就要求民族研究要有高度的反思性和理论自觉意识。以顾颉刚为例,他对个体、社会、历史层面的自我实现预言有深刻的认识,对民族现象中自我实现预言机制,尤其是对中国大一统和华夷一体的传统文化精神在中华民族形成中作用的认识也经历了逐步深入的过程,这种认识促使他放弃“古史辨”的民族话语、方法和立场,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时中国民族国家的现实政治相结合,并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顾颉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自觉,仍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实现预言
顾颉刚
中华民族共同体
理论自觉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华民族研究的理论自觉:以顾颉刚在民族问题上的情感与理智为例
1
作者
奂平清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学研究”(22JJD840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顾颉刚民族研究的理论自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22FSHA001)。
文摘
顾颉刚的民族思想,交织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他早期的古史辨史学,尽管有理性的一面,但其个性、情感及五四运动的氛围等非理性因素,是其走上疑古反传统激进道路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顾颉刚反思其古史辨民族话语并转变疑古反传统立场,不过,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关于民族问题的谈论中,偶尔仍表现出古史辨的倾向,其中不无学究偏见和情绪化。但总体来看,顾颉刚的中华民族研究坚持以理智指导情感,实现了情感与理智的统一。其中华民族研究经历了从打破“中国民族出于一元”到建构“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转变,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由怀疑批判转向理智的认识与热爱,从反传统的民族主义者,转变为重传统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
关键词
顾颉刚
中华民族
情感与理智
理论自觉
Keywords
Gu Jiegang
Chinese nation
emotion and rationality
theoretical self-consciousness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现象的自我实现预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自觉——以顾颉刚的民族思想为中心
被引量:
2
2
作者
奂平清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235,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学研究”(22JJD840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顾颉刚民族研究的理论自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22FSHA001)。
文摘
自我实现预言广泛存在于个体和社会领域,在族群和民族现象中的影响尤其突出,这就要求民族研究要有高度的反思性和理论自觉意识。以顾颉刚为例,他对个体、社会、历史层面的自我实现预言有深刻的认识,对民族现象中自我实现预言机制,尤其是对中国大一统和华夷一体的传统文化精神在中华民族形成中作用的认识也经历了逐步深入的过程,这种认识促使他放弃“古史辨”的民族话语、方法和立场,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时中国民族国家的现实政治相结合,并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顾颉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自觉,仍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典范。
关键词
自我实现预言
顾颉刚
中华民族共同体
理论自觉
分类号
C956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华民族研究的理论自觉:以顾颉刚在民族问题上的情感与理智为例
奂平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族现象的自我实现预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自觉——以顾颉刚的民族思想为中心
奂平清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