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画中枯树意象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水清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1期62-67,共6页
枯树在中国自古都是诗人画家乐于表现的对象,是传统中国画中的常见题材。对枯木题材的偏爱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文人在其中赋予了对社会与人生的种种体验和感悟,还包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中国画枯树题材在发展过... 枯树在中国自古都是诗人画家乐于表现的对象,是传统中国画中的常见题材。对枯木题材的偏爱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文人在其中赋予了对社会与人生的种种体验和感悟,还包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中国画枯树题材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注重形似到逐渐抛弃形似,赋予其象征义,强调表达画家情感的演变。在造型上从模拟客观物象转变为主观夸张变形,在绘画技法上也由细致入微的工笔一步步变为即兴率意的大写意,主观的因素一步步增强。枯树题材的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物态形式上,而且体现在它们引发的相应的人的悲剧情感的美。寄情于枯树,表达或悲伤、或愤怒、或讽刺、或寂寞……文人画对枯木的描绘并不仅仅是对这一题材的物象进行客观描绘,而是有更深层次的表现,超越了题材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枯树 意象 荒寒 生命 精神 写意
下载PDF
洗尽铅华,日暮天涯——广西写生随笔
2
作者 解澜涛 《油画》 2019年第3期136-141,共6页
时隔三年,第三次到广西写生。从北京驱车一路向南,两日行程2300公里,抵达阳朔。阳春三月的广西春雨贵如油、万物复苏,但可苦了我们这些写生的小手艺人,一大早起来便睁着“饥饿”的眼睛先瞄瞄窗外,如果是晴天,顿觉神清气爽,可以踏实“大... 时隔三年,第三次到广西写生。从北京驱车一路向南,两日行程2300公里,抵达阳朔。阳春三月的广西春雨贵如油、万物复苏,但可苦了我们这些写生的小手艺人,一大早起来便睁着“饥饿”的眼睛先瞄瞄窗外,如果是晴天,顿觉神清气爽,可以踏实“大干”一天;如果是阴天,便连早饭也不顾得吃了——拎着画箱先去找素材要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尽铅华 手艺人 写生 随笔 广西
下载PDF
逐心问源
3
作者 刘明才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83,共5页
去岁盛夏,总算抽出点时间再至青海冷湖写生,由西宁经德令哈、大柴旦,驱车一千余公里,一路的颠簸伴随着内心的激动,我将怎样表达在心中又沉潜回味了两年的海西?人真是世间奇怪的动物,当司空见惯现代都市生活的喧嚣、精美、华丽之后,苍凉... 去岁盛夏,总算抽出点时间再至青海冷湖写生,由西宁经德令哈、大柴旦,驱车一千余公里,一路的颠簸伴随着内心的激动,我将怎样表达在心中又沉潜回味了两年的海西?人真是世间奇怪的动物,当司空见惯现代都市生活的喧嚣、精美、华丽之后,苍凉、浑朴而遥远的地方似乎就成了心灵渴慕的故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生活 华丽 苍凉 故乡 心灵
原文传递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必有天知——绘事随感
4
作者 刘明才 《荣宝斋》 2021年第1期228-237,共10页
持续到青海写生、创作,已经第九个年头了。二○一六年首次从西宁驱车一千多公里到冷湖,心灵深深被这里的荒蛮、苍野所吸引。今年暑期已是第三次故地重游。冷湖并没有以此为名之湖,倒是离火星小镇五十多公里有一个名曰"苏干湖"... 持续到青海写生、创作,已经第九个年头了。二○一六年首次从西宁驱车一千多公里到冷湖,心灵深深被这里的荒蛮、苍野所吸引。今年暑期已是第三次故地重游。冷湖并没有以此为名之湖,倒是离火星小镇五十多公里有一个名曰"苏干湖"的咸水湖。湖周边虽然寸草不生,却蚊虫奇多,四年前曾在离它不远处的阿克旗戈壁滩写生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野 苏干湖 戈壁滩 写生 故地重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