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金融向“新”专业水平 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
1
作者 陈希琳 赵锡军 《经济》 2024年第6期32-33,共2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接受《经济》杂志专访时表示,金融资源的配置要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变化来进行调整,不断优化金融支持方式,调整工具运用思路,以...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接受《经济》杂志专访时表示,金融资源的配置要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变化来进行调整,不断优化金融支持方式,调整工具运用思路,以助力创新成果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资本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行业 运用思路 创新成果 新的变化
原文传递
新征程上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
2
作者 张艳花 刘强 吴晓求 《金融博览》 2022年第22期40-43,共4页
“要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必须保护和优化财富创造机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维持经济的基本秩序,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将成为未来财富积累的主要形式。”……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 “要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必须保护和优化财富创造机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维持经济的基本秩序,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将成为未来财富积累的主要形式。”……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二十大报告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共同富裕”是一个高频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 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资本市场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 证券化 副校长 共同富裕
原文传递
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三座丰碑、一个目标
3
作者 吴晓求 《中国经济评论》 2020年第3期10-17,共8页
沪深交易所成立并运行已经30年时间,中国资本市场成绩很大,从几十亿市值到八十万亿市值,从13家上市公司到现在超过4000家上市公司,投资者从原来几十万人到现在1.6亿的开户人数。中国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金融资产和社... 沪深交易所成立并运行已经30年时间,中国资本市场成绩很大,从几十亿市值到八十万亿市值,从13家上市公司到现在超过4000家上市公司,投资者从原来几十万人到现在1.6亿的开户人数。中国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金融资产和社会财富得到快速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市场通过上市公司让企业知道遵循法定义务的重要性,让社会明白透明度多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资本市场 社会财富 金融资产 上市公司 法定义务 沪深交易所 中国经济发展 市值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要全面完成市场化改革
4
作者 吴晓求 《中国经济评论》 2021年第1期29-30,共2页
“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前夕,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把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和金融的枢纽... “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前夕,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把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和金融的枢纽的定位,可以说非常恰当和准确。现代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其重要的基础就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在财富管理、风险配置以及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方面都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清算体系 风险配置 现代金融 融资比重 金融稳定 退市机制 中国资本市场 专题会议
下载PDF
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转型与估值校正
5
作者 吴晓求 方明浩 许荣 《财贸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0,共16页
财富管理功能是确保投资者财富增值和市场稳健发展的关键。中国资本市场要从融资市场向投资市场转型,为投资者提供与风险相匹配的收益,由此进入股权分置改革2.0时代。为实现功能转型,中国资本市场需要修复市场估值能力。在资产定价的一... 财富管理功能是确保投资者财富增值和市场稳健发展的关键。中国资本市场要从融资市场向投资市场转型,为投资者提供与风险相匹配的收益,由此进入股权分置改革2.0时代。为实现功能转型,中国资本市场需要修复市场估值能力。在资产定价的一般理论逻辑基础上,市场估值的校正需要弥补法制的缺陷和不足,压缩制度性套利空间,减少市场噪声交易干扰。为此,可以按照以下思路推进中国资本市场改革:首先,市场估值校正需要准确的功能定位、良好的估值环境、合格的市场主体;其次,中国上市公司既要重视利润增长和科技创新的价值提升作用,发挥并购重组的价值发现功能,还要融合股东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的价值追求;再次,在全面实行注册制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还需要一些配套改革,包括退市制度的完善、机构投资者的能力建设、长期投资者培育等;最后,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下,监管部门要积极应对量化交易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股权分置改革2.0 功能转型 市场估值
原文传递
以市场化机制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晓求 《中国经济评论》 2022年第11期32-35,共4页
中国资本市场一定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一定要走法治化的道路,一定要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在中国,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推动者,甚至是中国社会走... 中国资本市场一定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一定要走法治化的道路,一定要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在中国,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推动者,甚至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推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转型 产业升级换代 中国资本市场 金融现代化 市场化机制 中国经济现代化 国际化方向 资本
下载PDF
资本市场新阶段的制度体系正在形成
7
作者 李永森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共3页
2023年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多头并进,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债券市场改革取得突破,制度保障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和注册制改革。制度建设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全面... 2023年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多头并进,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债券市场改革取得突破,制度保障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和注册制改革。制度建设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全面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北京证券交易所 统一监管 注册制 资本市场制度
原文传递
资本市场新阶段的制度体系正在形成
8
作者 李永森 《企业家信息》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2023年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多头并进,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债券市场改革取得突破,制度保障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和注册制改革。制度建设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全面改... 2023年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多头并进,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债券市场改革取得突破,制度保障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和注册制改革。制度建设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全面改革,北交所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基础制度建设加强,法制化水平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进入新阶段,与此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正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多层次资本市场 北京证券交易所 统一监管 注册制 资本市场制度 法制化水平 基础制度建设
原文传递
资本市场成长的逻辑:金融脱媒与科技进步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晓求 方明浩 +1 位作者 何青 谭松涛 《财贸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1,共17页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和基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融资和投资活动逐步市场化,形成了脱媒的趋势。金融脱媒成为资本市场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内生性动力,顺应了企业部门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满足了居民部门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和基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融资和投资活动逐步市场化,形成了脱媒的趋势。金融脱媒成为资本市场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内生性动力,顺应了企业部门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满足了居民部门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促进了金融功能从以融资为主向融资与财富管理并重转型。资本市场与科技进步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资本市场借助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的成长推动自身的繁荣。本文从资本市场成长的历史和逻辑出发,深入研究促进资本市场成长的两大因素,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层机理和结构性变革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健全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金融脱媒 科技进步
原文传递
中国资本市场:第三种模式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晓求 何青 方明浩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35,共17页
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发挥了政府的顶层设计优势,吸收了发达资本市场的规范理论与发展经验,融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基础与现实需要,正在形成一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市场主导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第三种模式。本文从中国... 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发挥了政府的顶层设计优势,吸收了发达资本市场的规范理论与发展经验,融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基础与现实需要,正在形成一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市场主导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第三种模式。本文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逻辑、历史使命以及新模式探索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资本市场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深度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新路径,总结提炼出服务中国经济战略的市场与银行“双峰”主导型金融体系架构下的资本市场发展新模式。发展第三种模式,要将透明度建设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充分运用法律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互补性优势,协同推进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第三种模式 透明度建设
原文传递
中国资本市场30年:探索与变革 被引量:29
11
作者 吴晓求 方明浩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36,共17页
从1990年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历经30年坎坷历程,无论在制度、规模、结构,还是功能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从制度变革来看,发行制度一直是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注册制改革是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的一大步;法制建设是... 从1990年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历经30年坎坷历程,无论在制度、规模、结构,还是功能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从制度变革来看,发行制度一直是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注册制改革是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的一大步;法制建设是加强信息披露、打击违规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新《证券法》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监管体制不断适应市场变革和法治进程而做出相应的变革,从实质性监管向透明度监管转变;相比之下,退市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开放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从功能演变来看,中国资本市场从早期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融资为主向财富管理功能凸显的投融资并重发展,不断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上市公司提高和完善治理水平。总结中国资本市场30年的变革和发展经验,有利于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和基础性制度的完善,以实现构建新的全球金融中心这一伟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30年 探索与变革 功能演变
原文传递
资本市场成长的逻辑:金融脱媒与科技进步
12
作者 吴晓求 方明浩 +1 位作者 何青 谭松涛 《新华文摘》 2023年第16期56-60,共5页
现代金融体系在脱媒的趋势下,金融功能逐步从以融资为主向融资和财富管理并重转变,资本市场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随着四次工业革命的演进,科技创新对产业优化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发明显,而资本市场的制度和功能是灵活多样的,能够很好地... 现代金融体系在脱媒的趋势下,金融功能逐步从以融资为主向融资和财富管理并重转变,资本市场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随着四次工业革命的演进,科技创新对产业优化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发明显,而资本市场的制度和功能是灵活多样的,能够很好地与科技创新的风险特征相匹配,从而促进科技创新的进步。资本市场在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的同时,借助科技企业的成长来促进自身的繁荣,由此形成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脱媒 科技进步 金融功能 金融服务 融资 风险特征 产业优化
原文传递
资本市场成长的逻辑:金融脱媒与科技进步
13
作者 吴晓求 方明浩 +1 位作者 何青 谭松涛 《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9期87-89,共3页
现代金融体系在脱媒的趋势下,金融功能逐步从以融资为主向融资和财富管理并重转变,资本市场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演进,科技创新对产业优化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发明显,而资本市场的制度和功能是灵活多样的,能够更好... 现代金融体系在脱媒的趋势下,金融功能逐步从以融资为主向融资和财富管理并重转变,资本市场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演进,科技创新对产业优化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发明显,而资本市场的制度和功能是灵活多样的,能够更好地与科技创新的风险特征相匹配,从而促进科技创新的进步。资本市场在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的同时,借助科技企业的成长来促进自身的繁荣,由此形成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金融体系 第四次工业革命 金融脱媒 金融功能 科技进步 金融服务 融资 产业优化
原文传递
“十四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14
作者 吴晓求 《清华金融评论》 2021年第1期42-43,共2页
现代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现代金融的基础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在财富管理、风险配置和资产定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就很难建立。中央把资本市场提到金融"枢纽"的地位,预示未来中国资本市... 现代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现代金融的基础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在财富管理、风险配置和资产定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就很难建立。中央把资本市场提到金融"枢纽"的地位,预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会有很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金融体系 中国资本市场 风险配置 资产定价 资本 改革和发展 金融
原文传递
中国资本市场:第三种模式
15
作者 吴晓求 何青 方明浩 《新华文摘》 2022年第18期61-67,共7页
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逻辑自创立之初,中国资本市场就承担起满足社会直接融资需要的功能,并始终肩负着为中国实体经济服务的使命,这是由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从世界发展最... 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逻辑自创立之初,中国资本市场就承担起满足社会直接融资需要的功能,并始终肩负着为中国实体经济服务的使命,这是由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从世界发展最快经济体的土壤中孕育而出,缺乏漫长历史的自然演进过程,更没有在犯错和纠错中实现蜕变的转折点,导致早期市场可能出现功能较为单一、制度存在一定缺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资本市场 直接融资 历史的自然 第三种模式 经济体制 中国实体经济 转折点 演进过程
原文传递
中国资本市场:第三种模式
16
作者 吴晓求 何青 方明浩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8期82-83,共2页
如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三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二是提升市场财富管理功能的要求,三是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需要。中国进人高质量发展阶段,既要向创新驱动战略转型.推动产业升级,又要维护供应链、产业链安... 如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三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二是提升市场财富管理功能的要求,三是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需要。中国进人高质量发展阶段,既要向创新驱动战略转型.推动产业升级,又要维护供应链、产业链安全,构建起强大的内需体系。与此同时,中国要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一方面,必然要顺应金融“脱媒”的趋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另一方面,在中国长期以银行体系主导的社会融资模式下,仍需要有效利用信贷资金的规模优势。由此,中国正在探索出一种与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市场与银行“双峰”主导型金融体系下的资本市场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配置资源 现代金融体系 创新驱动战略 产业升级 银行体系 供应链 脱媒 效率优势
原文传递
金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
17
作者 赵锡军 《中国外资》 2022年第12期11-11,共1页
共同富裕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的过程,通过一步步创造财富、积累财富,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过程中进入到富裕的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 共同富裕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的过程,通过一步步创造财富、积累财富,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过程中进入到富裕的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收入增长 劳动报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劳动生产率 共同富裕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创造财富 金融
下载PDF
用超级人力资源计划打造铁军
18
作者 施炜 《商界》 2020年第12期88-91,共4页
人力资本的增值是企业最主要的战略任务及战略活动。大部分中国企业技术薄弱、资金不足。在决定业绩增长的资源中,只有人力资源是我们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依靠劳动投入和劳动积累,我国一批优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人力资本的增值是企业最主要的战略任务及战略活动。大部分中国企业技术薄弱、资金不足。在决定业绩增长的资源中,只有人力资源是我们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依靠劳动投入和劳动积累,我国一批优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头部企业。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年轻、勤劳、主要来自农村的众多产业工人,是产品和服务比较优势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积累 人力资源 劳动密集型行业 人力资本 业绩增长 产业工人 产品和服务 资金不足
下载PDF
打造铁军,需要一份超级人力资源计划
19
作者 施炜 《商界(评论)》 2020年第11期32-37,共6页
企业进化过程中,尤论是顾客价值迭代,还是扩张和应变,都离不开能力的支撑。所以,可以将能力定义为竞争中制胜的力量。有了这些力量,企业在竞争中才能够取得胜利。
关键词 顾客价值 人力资源计划 进化过程 竞争 力量
下载PDF
员工持股计划的复杂动机研究——基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视角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郑志刚 张浩 +1 位作者 黄继承 赵锡军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81,共15页
传统上,员工持股计划被认为是加强员工激励的手段。本文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为研究场景,从新的视角揭示了控股股东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复杂动机。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更有可能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由于在股权质押情境下... 传统上,员工持股计划被认为是加强员工激励的手段。本文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为研究场景,从新的视角揭示了控股股东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复杂动机。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更有可能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由于在股权质押情境下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动机复杂,员工持股计划未能很好地实现预期的激励效果。因而,员工持股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在加强员工激励的“公共目标外衣”的掩护下,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用以提升股价、防范控制权转移风险的策略性手段。本文的讨论为监管当局和资本市场规范上市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行为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和政策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员工持股计划 平仓风险 控制权转移风险 激励弱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