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民族人口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1
作者 梅自颖 吕利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住户调查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各民族人口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均呈上升趋势,并且民族间的语言能力差距缩小;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受个体... 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住户调查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各民族人口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均呈上升趋势,并且民族间的语言能力差距缩小;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受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交网络的综合影响,受教育程度、居住安排、家庭经济状况、寄宿、流动经历、互联网使用是正向预测因素,同胞数量和“汉少”双语授课是负向预测因素;民族身份与个体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紧密关联,父代族际通婚家庭子女比非族际通婚家庭子女的普通话听说能力和汉字读写能力更好。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要在民族地区积极推广普通话和汉字,充分利用个体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保障各民族家庭子女掌握交流互通的语言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通用语言 民族身份 语言关键期
下载PDF
人口迁移流动与全方位民族互嵌格局的发展演化逻辑 被引量:2
2
作者 段成荣 盛丹阳 +1 位作者 巫锡炜 毕忠鹏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4年第1期131-153,M0009,M0010,共25页
基于人口流动与族群关系融合发展演变的历史和现状,本文提炼了人口迁移流动与族群关系演进的历史逻辑,梳理了人口流动与民族互嵌之间的理论关联,分析了当下人口大流动助力全方位民族互嵌进程的现实进展。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中,人口迁徙... 基于人口流动与族群关系融合发展演变的历史和现状,本文提炼了人口迁移流动与族群关系演进的历史逻辑,梳理了人口流动与民族互嵌之间的理论关联,分析了当下人口大流动助力全方位民族互嵌进程的现实进展。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中,人口迁徙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族群格局,促进了族群间长期交往融合和族群演进,带来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迁移流动成为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力量,持续增进各民族的共同性,悄然推动我国进入第五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新阶段。本文提出人口迁移流动推动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的啮合传动论:在民族全方位互嵌的推进过程中,人口大规模流动奠定了各族群众空间互嵌的基础。空间互嵌既是全方位民族互嵌的结果,也是过程和手段,它增强了民族间经济联系,进而推动了民族文化互鉴、社会交往和心理认同。当前,我国各民族群众空间分布日趋均衡、就业结构非农化、职业社会经济地位逐步提升,各民族文化认同程度和族际通婚比例普遍提高,民族互嵌格局不断得到增强。但部分维度的民族互嵌仍不充分,各民族居住聚集、就业收入保障差距等问题依然存在。要充分顺应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助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使各民族群众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民族间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心理认同的制度性保障和政策性支持,推进各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流动 全方位民族互嵌 互嵌机制 增进共同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基于民族人口产业结构视角
3
作者 段成荣 周思瑶 张金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从“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再到“美美与共”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构建了一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阶梯式路径。本文从我国各民族人口产业结构的视角展开分析,发现改革开放前多数民族对第...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从“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再到“美美与共”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构建了一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阶梯式路径。本文从我国各民族人口产业结构的视角展开分析,发现改革开放前多数民族对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的长期依赖及其小聚居的空间分布形态,造成了多数民族的低流动性和民族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也造成了过去民族间“各美其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各民族人口流动参与度日益提高,民族间接触日益增多,消融了“各美其美”的环境。微观层面的各族群众自发的迁徙流动,以及宏观层面上我国在民族工作中对于“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方针的坚持,共同推动了各民族人口从依赖第一产业转向发展具有更高经济附加值的非农产业。这一转变显著缩小了民族间的经济差距,同时促使各民族在非农产业发展出了更为多样化的民族经济,加强了各民族的经济协作,为形塑“美人之美”的民族关系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所有民族人口产业结构向第一产业人口占比极低的形态转变,民族间的经济差距将进一步缩小,经济协作将持续加强。与此同时,各民族人口流动参与度将逐渐提高,共同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形成与成熟将逐步加快,使得各民族彼此认同和欣赏民族间的差异,最终将实现“美美与共”。但目前仍有部分民族人口第一产业占比偏高,流动参与度偏低,是其发展的短板,要继续创造条件推动其产业结构现代化,推动双向流动,有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民族就业人口 产业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各民族人口地域扩散与空间互嵌格局演化
4
作者 毕忠鹏 段成荣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7,共14页
优化民族人口空间布局是推动构建民族互嵌社会格局的重要抓手。在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时代背景下,全面深化认识民族人口地域分布与互嵌格局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各民族比较视角,从离散分布、地域扩散、族际接触等维... 优化民族人口空间布局是推动构建民族互嵌社会格局的重要抓手。在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时代背景下,全面深化认识民族人口地域分布与互嵌格局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各民族比较视角,从离散分布、地域扩散、族际接触等维度,对民族人口地域分布与空间互嵌进行分析。发现少数民族人口地域扩散趋势明显,同时各民族人口地域扩散模式差异显著,并遵循向心移动规律。在此过程中,各民族人口居住空间内聚性进一步减弱,族际空间互嵌程度不断深化,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民族种类与民族多样性指数快速提升。借助各民族人口地域扩散期,统筹协调推进农村与城市、东部与西部、民族聚居区与非民族聚居区等地区民族工作,是再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人口 地域扩散 族际接触 空间互嵌
原文传递
迁徙中国形态下人口流动最新趋势及治理转向 被引量:2
5
作者 段成荣 邱玉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8-129,共12页
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自身的发展形势与人口流动治理体系在互动中不断演进,无论是人口流动的趋势特点还是人口流动治理体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人口流动趋势变化和最新情况看,流动人口规模巨大,城镇流动人口能见度大幅提高;流动人口人... 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自身的发展形势与人口流动治理体系在互动中不断演进,无论是人口流动的趋势特点还是人口流动治理体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人口流动趋势变化和最新情况看,流动人口规模巨大,城镇流动人口能见度大幅提高;流动人口人力资源禀赋大幅提高,教育就业升级转型;人口流动群体构成日益多元,男女老少、各民族、跨国别共同参与;流动人口仍主要流入东部地区,人口回流中西部逐渐显现。基于我国人口流动的现实情境与具体实践,我国人口流动的制度安排与配套体系也经历了从人口流动管理向人口流动治理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包含人口流动治理理念以及人口流动治理议题的重要转向。未来,需从优化顶层制度设计、增强市场作用与社会组织参与、精准应对多元化治理情景、拓展人口流动治理覆盖领域、加强区域城乡协同治理、强化人口流动数字化治理能力等角度出发,不断完善人口流动治理体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户籍制度改革 新型城镇化 人口流动治理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