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审视——基于中国人民大学24名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博士生的讨论
1
作者 蔡中华 张太奇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2-84,共3页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话题。对于这个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这个问题,本文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话题。对于这个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这个问题,本文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并就当下中国的现实给出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启示
下载PDF
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遵循
2
作者 林炜 《教育评论》 2024年第6期94-101,共8页
守正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遵循,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之中。守正创新是在守正中夯实根基、把牢方向,是在创新中继承发展、开拓前进,这体现在坚持和发... 守正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遵循,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之中。守正创新是在守正中夯实根基、把牢方向,是在创新中继承发展、开拓前进,这体现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唯有一以贯之坚持守正创新,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守正创新的姿态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建军 范娇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6,F0002,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两个“行”的重要论断,从理论层面把对“三个为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两个“行”的重要论断,从理论层面把对“三个为什么”的理解引向深入,为全党全国人民更加完整准确把握“四个为什么”及其内在关联指明方向。基于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追问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确有必要。文本指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在当今中国和世界大有用武之地;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中国化;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时代化;还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坚定信奉者和忠诚实践者。全面分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原因,需从以上方面综合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为什么 马克思主义行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下载PDF
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重逻辑 被引量:3
4
作者 路克利 王俊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3,共10页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二十大报告的创新论断,有着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无可辩驳的科学真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横向空间的本土化和纵向维度的实时发展,是被实践反复检验为正确的具体化了的真理。...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二十大报告的创新论断,有着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无可辩驳的科学真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横向空间的本土化和纵向维度的实时发展,是被实践反复检验为正确的具体化了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百年党史的核心主题,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彰显对党的百年理论创新史的高度认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自信,对新征程上接续推进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回答好“谁来结合”“结合什么”“怎样结合”三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自信 真理性 理论创新史 理论自觉 “两个结合”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问题求解 被引量:2
5
作者 陶文昭 杨慧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6,F0002,共11页
坚持问题导向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质和方法论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问题导向为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场域,对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深入研判、全面分析和创新建构... 坚持问题导向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质和方法论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问题导向为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场域,对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深入研判、全面分析和创新建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以三大时代课题为总起认知整体实践,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目标和领导核心;以四大问题维度为支撑推进纵深发展,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局势、重点和规律,在时代课题和实践难题的求解中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与基本要求——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重要论述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建军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2年第3期4-10,共7页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视察时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与基本要求做了精辟而全面的论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明确了思政课的理论属性和思政课教学的本质规定,体现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体现着对思政课教师和当今大学生的信...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视察时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与基本要求做了精辟而全面的论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明确了思政课的理论属性和思政课教学的本质规定,体现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体现着对思政课教师和当今大学生的信任,并内蕴着社会理性主义人性假设;“要注重方式方法”,意味着讲好思政课的道理可以有多种方式方法,并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服务于讲道理的本质要求;“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揭示了讲道理本身的不同层次,并引导思政课教师追求更高境界;“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始终保持应有的状态,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而且要努力领悟思政课的道理;“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表明师生要达成心灵的深度沟通,不仅要启迪智慧,而且要滋润心灵,还要用“惊涛拍岸的气势”来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传承共产党人的革命气概和斗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国人民大学 思政课 教学 讲道理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开源的风险挑战及其未来应对——基于马克思主义技术批判的分析
7
作者 徐天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当今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之一,而共享基础代码的开源运动在其发展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开源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方面,开源符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趋势,能够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现...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当今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之一,而共享基础代码的开源运动在其发展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开源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方面,开源符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趋势,能够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现代文明进步;另一方面,开源亦加剧了模型安全漏洞、知识产权缺失、虚假信息泛滥以及新型技术危机方面的风险。对此,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技术批判的理论视角深入剖析了开源背后的资本逻辑,揭露了垄断企业利用共享技术逐利的秘密,并在明确技术加速规律、维护开源正义、辨明人机关系的条件下,探究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未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开源 安全风险 技术治理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建构的逻辑旨归、原则及其机制
8
作者 刘玥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建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具有丰富的逻辑意蕴,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话语需求紧密相连,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事业发展的题中之义。高度重视理论传播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推动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建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具有丰富的逻辑意蕴,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话语需求紧密相连,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事业发展的题中之义。高度重视理论传播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推动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新时代加强理论传播,必然需要因应时代的理论传播话语。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探讨其话语建构的逻辑原则,从话语主体、内容、媒介、受众、传播效果等要素解析话语建构的逻辑运行机制,结合具体实际不断加强其学理性研究和实践性探索,可以提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能,在话语实践中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思想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传播话语 逻辑旨归 逻辑原则 逻辑机制
下载PDF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光辉典范——纪念列宁逝世100周年
9
作者 朱惠羽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5期35-44,110,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守正创新的历史。百余年前,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化”苏俄,用苏俄“化”马克思主义,带领布尔什维克党自觉融入世界历史进程,夺取十月革命伟大胜利,缔造了世界...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守正创新的历史。百余年前,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化”苏俄,用苏俄“化”马克思主义,带领布尔什维克党自觉融入世界历史进程,夺取十月革命伟大胜利,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谓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光辉典范。具体而言,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等方面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把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推进到了列宁主义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探析
10
作者 张超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9-35,共7页
西方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常常陷入各式二元争论中,比如决定论对唯意志论、结构主义对主体能动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论争中产生的各类观点存在颇多质疑,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某些历史事件时存在不足。政治... 西方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常常陷入各式二元争论中,比如决定论对唯意志论、结构主义对主体能动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论争中产生的各类观点存在颇多质疑,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某些历史事件时存在不足。政治马克思主义试图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作用机制给出新的解释,进而对资本主义的历史与现实作出独特的分析。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产生了一个真知灼见与错误观念相互交织的混合物。甄别这种历史唯物主义重建中的经验教训,能够为提倡一种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定论 唯意志论 政治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立体结构
下载PDF
理论驿站: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再读《论犹太人问题》
11
作者 冯景源 《观察与思考》 2024年第3期5-19,共15页
在我国学界,有的论者一谈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时就论及《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马克思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经过理论研究制定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理论驿站。这个理论驿站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继... 在我国学界,有的论者一谈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时就论及《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马克思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经过理论研究制定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理论驿站。这个理论驿站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继承有重要的关系。这里,主要研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是怎样产生的。理论驿站是要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的内在关系上研究其发展。这需要对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手稿》、1843年《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内在关系作深入的剖析。不研究这三部经典著作,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以后的发展就没有了根基。理论驿站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我在一本新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发展史论纲》(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版)中提出来的。在这部著作中,理论驿站是针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说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平面结构,是由一种理论运用、推广出来的。理论驿站不同,是一个历史的、逻辑的方法。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方法论。在这部著作中主要是对“三个组成部分”展开的,对马克思早期思想演进缺乏深入研究。现在研究这个问题,刚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矛盾:版本的问题。以上说的这三部经典著作,现在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刊载于“全集”第一卷;另一个是1843年的《论犹太人问题》,刊载于“文集”。在“文集”中,既刊载了1843年的《论犹太人问题》,也刊载了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而且排序有了颠倒,即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前,而1843年的《论犹太人问题》在后。这两个版本都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集”是1956年出版的,“文集”是2009年出版的。“文集”说新版的译文准确,我的研究只能采用这一说法,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其中的矛盾。为此,我有言在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报 两个苦恼的疑问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 论犹太人问题 导言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人民利益的紧密结合
12
作者 邢国忠 周敏 《理论月刊》 2008年第3期17-19,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三大时代命题,并从这三个方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当代人民群众利益的紧密结合。在当代中国,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 人民利益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视野中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建构
13
作者 段光鹏 王向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是中国民主立足于特定历史文化传统与新时代政治实践发展形成的新型话语表达。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对语言的整体态度、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审视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独特视角。马...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是中国民主立足于特定历史文化传统与新时代政治实践发展形成的新型话语表达。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对语言的整体态度、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审视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独特视角。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揭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必须“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立足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发展,要基于语言本质论剖析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在理念、制度和效能上的发展变化,要基于语言革命论理清实践与话语的张力关系,通过筑牢语言的实践基础、克服语言的错误倾向、塑造语言的传播机制,从而丰富民主话语叙事,坚定民主话语自信,提升民主话语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 语言观 话语权 民主话语
下载PDF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成逻辑——基于马克思《伦敦笔记》的文本考察
14
作者 梅文韬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2,共10页
按照MEGA2编者的观点,马克思在《伦敦笔记》第11笔记本中继续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该笔记本所摘录著作的作者从各自不同的理论和政治立场出发,研究了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但是,如果我们追随马克思的思想视线,就可以从中发现现代资本... 按照MEGA2编者的观点,马克思在《伦敦笔记》第11笔记本中继续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该笔记本所摘录著作的作者从各自不同的理论和政治立场出发,研究了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但是,如果我们追随马克思的思想视线,就可以从中发现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何以如此残暴的资本逻辑。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晚近的发明,机器大生产是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的物质基础。生产性劳动与固定资本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生产性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协作表现出明显的从属性与依附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伦敦笔记》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劳动价值论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学科建制化
15
作者 张云飞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31-42,124,125,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等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等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学科建制,应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范围内,可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文献依据、范畴和体系、知识教育等研究,还应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思潮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必须要在方法自觉的基础上达到学科自觉,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面的样本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知识体系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现代化”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16
作者 王蓉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20,共8页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逐渐实现现代性的过程,人的现代化是指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相匹配的人的发展程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人的现代化理论,将人从抽象的、孤立的、绝对的概念中超拔出来,将人置于社会生产中,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逐渐实现现代性的过程,人的现代化是指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相匹配的人的发展程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人的现代化理论,将人从抽象的、孤立的、绝对的概念中超拔出来,将人置于社会生产中,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考察人的现代化,在“社会的人与人的社会”的理念下,解构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单向度发展,破解了传统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发展困境,为人的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与传统的西方现代化路径下人的现代化相比,既有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助推实现了人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人道主义问题新探——基于“横向堆叠”与“纵向延伸”两种理解尺度
17
作者 嵇睿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历史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层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重要研究向度。人道主义肇始于西方意识形态思潮,其间经历了“理性与至善”、“上帝与原罪”、“欲望与禀性”、“存在与本质”四个思想“堆叠”阶段。自历史唯物... 历史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层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重要研究向度。人道主义肇始于西方意识形态思潮,其间经历了“理性与至善”、“上帝与原罪”、“欲望与禀性”、“存在与本质”四个思想“堆叠”阶段。自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以来,马克思从根本上破除了以往人道主义“横向展开”的解释范式,并沿着“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活动的辩证法中予以“新解”,即表现为“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内在融合”、“阶段性和长远性的相互依存”、“客观性和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以及“同一性和差异性的交融互通”的四大纵向理解。同时,“历史人道主义”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道义特质,其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三大重要现代化任务予以深刻启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人道主义 横向堆叠 纵向延伸
下载PDF
浅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翟婷婷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14,共3页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核心观念,同时也是美好生活的来源。劳动教育在我国有着很高的地位,社会各个方面十分重视劳动教育的发展。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彰显了马克思劳动观的时代价值,通过教育与劳动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形...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核心观念,同时也是美好生活的来源。劳动教育在我国有着很高的地位,社会各个方面十分重视劳动教育的发展。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彰显了马克思劳动观的时代价值,通过教育与劳动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章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价值体现,研究中小学劳动观教育的策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劳动教育 劳动素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先奎 滕明政 唐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14,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当代中国文化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一个核心和关键命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必须予以仔细厘清;细致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基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系统考察,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当代中国文化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一个核心和关键命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必须予以仔细厘清;细致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基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系统考察,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是与中国问题相契合,基础是与中国实际相符合,实质是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根本是与中国人民共命运,关键是与中国经验相提升,最终是与中国文化相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主要指环境约束中国化,主体状态中国化,主题内容中国化,实践经验中国化,理论创新中国化,文化精神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内涵 层次结构
下载PDF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44
20
作者 刘建军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08年第7期25-30,共6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包含特指和泛指两重含义,前者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后者指在当代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包含特指和泛指两重含义,前者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后者指在当代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最新研究成果的大众化.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而不是强制人民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影响力,要通过民间化实现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学术影响力 民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