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诊断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彬 王文华 +1 位作者 韩志强 侯立军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4年第1期59-60,52,共3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贫穷所致传染病。目前,全球有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感染者超过2亿,每年因血吸虫感染所致的死亡人数超过20万[1]。我国主要流行日本血吸虫病。截至2012年底,全国仍有血吸...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贫穷所致传染病。目前,全球有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感染者超过2亿,每年因血吸虫感染所致的死亡人数超过20万[1]。我国主要流行日本血吸虫病。截至2012年底,全国仍有血吸虫病人24万余例[2]。其病原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系统。当成虫移行至宿主脑部异位寄生时,即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3]。临床上,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易被误诊为神经胶质瘤等疾病[4-6]。本文主要就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血吸虫病 中枢 日本血吸虫感染 日本血吸虫病 诊断 社会经济发展 异位寄生 神经胶质瘤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探讨
2
作者 王彬 孙锋 +1 位作者 王文华 韩志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6期54-54,共1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43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48例微创钻孔血肿碎吸术,对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结果按GOS评分评价。其中恢复良好33例,中残23例,重残12例,植...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43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48例微创钻孔血肿碎吸术,对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结果按GOS评分评价。其中恢复良好33例,中残23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0例。结论:血肿量在30ml以上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骨瓣开颅 微创钻孔 血肿清除
下载PDF
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彬 孙锋 +1 位作者 王文华 韩志强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756-756,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10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0例中手术患者89例,死亡12例,死亡率12%,植物状态和重残11例,轻残与恢复良好者66例。非手术治疗11例,...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10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0例中手术患者89例,死亡12例,死亡率12%,植物状态和重残11例,轻残与恢复良好者66例。非手术治疗11例,无死亡。结论:具有手术适应证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应早期开颅血肿清除,降低颅脑的继发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硬膜下血肿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蝶窦微创手术治疗Rathke囊肿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彬 王文华 +1 位作者 韩志强 侯立军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4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窦微创手术治疗鞍区占位Rathke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鼻-蝶窦内镜下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对Rathke囊肿的组织起源、发病机理、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12例Rat...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窦微创手术治疗鞍区占位Rathke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鼻-蝶窦内镜下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对Rathke囊肿的组织起源、发病机理、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12例Rathke囊肿病例根据解剖分为3种类型:纯鞍区占位(4例)、鞍区及鞍上延伸占位(7例)和纯鞍上占位(1例)。头痛是术前主要症状(9/12,75%),术后头痛症状均得到改善;5例最初表现为严重视力下降(5/12,41.67%),术后有所改善;4例垂体功能障碍(4/12,33.33%)术后得到改善,所有病例均无永久性垂体功能障碍;1例术后脑脊液漏,经颅底重建和腰池外引流后改善;2例复发囊肿,其中1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另1例拒绝再次手术。结论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治疗Rathke囊肿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HKE囊肿 神经内镜 微创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手术治疗颅内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彬 韩志强 候立军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3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手术治疗颅内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手术治疗的38例颅内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作为患者术前及术后14 d神经功能和近期恢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手术治疗颅内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手术治疗的38例颅内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作为患者术前及术后14 d神经功能和近期恢复评价指标,应用Barthel指数分级法对患者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估,并比较分析。结果38例患者术前平均CSS评分为28.42±5.59分,高于术后平均CSS评分(12.39±6.87分)(P<0.05)。术后5个月随访,34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Barthel指数>60),生活基本自理。结论超声引导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手术治疗 颅内出血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积液100例的治疗体会
6
作者 王彬 孙锋 +1 位作者 王文华 韩志强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2期112-112,共1页
目的: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100例,积液量:〈60ml53例,60~100ml32例,〉100ml15例。保守治疗60例,手术治疗40例,其中单侧硬膜下腔一腹腔分流21例,单侧钻孔引流15例,双侧钻孔引流... 目的: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100例,积液量:〈60ml53例,60~100ml32例,〉100ml15例。保守治疗60例,手术治疗40例,其中单侧硬膜下腔一腹腔分流21例,单侧钻孔引流15例,双侧钻孔引流4例。结果:保守治疗60例中42例积液消失,12例积液减少,4例积液无明显变化,2例伤后2~3月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治愈;手术治疗40例中38例一次治愈,2例术后复发,改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后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保守治疗期间CT动态复查十分重要,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钻孔引流术 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7
作者 王彬 孙锋 +1 位作者 王文华 韩志强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09年第2期157-157,共1页
目的研究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硬脑膜外血肿的有效、实用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硬膜外血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痊愈92例,痊愈率为92%;死亡8例。死亡率为8%。结论利用头颅C... 目的研究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硬脑膜外血肿的有效、实用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硬膜外血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痊愈92例,痊愈率为92%;死亡8例。死亡率为8%。结论利用头颅CT能基本准确估计血肿量,结合临床表现,可选用最佳手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外伤 头颅CT 手术治疗
下载PDF
BML-210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彬 韩志强 侯立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BML-210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0、5、10、20μmol/L BML-210处理U251细胞,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ML-210处理24、48、72和96 h的增殖抑制率,磷酯酰丝...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BML-210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0、5、10、20μmol/L BML-210处理U251细胞,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ML-210处理24、48、72和96 h的增殖抑制率,磷酯酰丝氨酸结合蛋白-异硫氢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Annexin-FITC/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BML-210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BML-210处理48 h后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免疫印迹检测不同浓度BML-210处理48 h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BML-210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P<0.05);除5μmol/L组的晚期凋亡率外,BML-210处理组的早、晚期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BML-210处理组作用48 h后的凋亡率均高于24 h,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BML-210作用48 h后U251细胞的Bcl-2水平及S、G2/M期细胞比例降低,Bax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及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L-210可抑制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对脑胶质瘤的辅助治疗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脑胶质瘤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IL-1家族在神经胶质瘤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彬 韩志强 侯立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413-416,共4页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脑部恶性肿瘤的81%。全球神经胶质瘤发病率为4.67/10万-5.73/10万,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老年人群发病率高于年轻人群。虽然年龄、职业、环境致癌物暴露、饮食、遗传、DNA损伤、基因突变等众...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脑部恶性肿瘤的81%。全球神经胶质瘤发病率为4.67/10万-5.73/10万,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老年人群发病率高于年轻人群。虽然年龄、职业、环境致癌物暴露、饮食、遗传、DNA损伤、基因突变等众多因素被证实与神经胶质瘤发病有关,但该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IL-1家族 IL-1 IL-18 IL-33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