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银脑通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然 张赛 +3 位作者 涂悦 王振国 赵琳 付浩 《中国医药》 2020年第9期1394-1397,共4页
目的探讨灯银脑通胶囊联合阿加曲班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脑科中心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灯银脑通胶囊联合阿加曲班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脑科中心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阿加曲班加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灯银脑通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人纤溶酶原、环磷酸腺苷、β-内啡肽水平,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9例,显效23例,好转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4例,好转18例,无效3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4,P=0.044)。治疗2周和3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7.9±1.1)、(14.6±1.1)分比(21.2±2.2)分,(16.7±1.6)、(12.2±1.3)分比(21.9±2.3)分],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VEGF、β-内啡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人纤溶酶原、环磷酸腺苷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β-内啡肽水平低于对照组[(341±28) ng/L比(361±20) ng/L、(29±3) ng/L比(35±3) ng/L],人纤溶酶原、环磷酸腺苷水平高于对照组[(1 075±25)μg/L比(1 025±28)μg/L、(33.6±1.6) ng/L比(30.2±1.5)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患者皮疹、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灯银脑通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可通过对神经递质的调节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加曲班 灯银脑通胶囊
下载PDF
磷酸甘油酸激酶1与乳腺浸润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潜在机制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然 侯世科 陈孝储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对乳腺浸润癌患者预后影响及潜在相关机制。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乳腺浸润癌患者的RNA表达谱及临床数据,按PGK1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n=526)和低表达组(n=525),比较2组生存时间、肿瘤不同分期患者的PGK1... 目的探讨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对乳腺浸润癌患者预后影响及潜在相关机制。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乳腺浸润癌患者的RNA表达谱及临床数据,按PGK1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n=526)和低表达组(n=525),比较2组生存时间、肿瘤不同分期患者的PGK1表达水平;将患者所测各RNA表达水平逐一与PGK1表达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测,选取相关性最高的前50个基因;对筛选出的50个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PGK1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低于PGK1低表达组(P<0.05);临床分期Ⅰ期患者PGK1表达水平低于Ⅱ~Ⅳ期,Ⅳ期患者PGK1表达水平高于Ⅰ~Ⅲ期(P<0.05);T4期患者PGK1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3期(P<0.05);M1期患者PGK1表达水平高于M0期(P<0.05)。在检测的20 154个基因中,有11 872个基因与PGK1存在相关性(P<0.05),其中细胞死亡诱导DFFA样效应因子c和水通道蛋白7与PGK1表达水平的相关系数最高(r=0.8220、0.8216,P<0.05)。GO富集分析可见,主要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代谢过程、对刺激的反应、生物调;主要涉及的细胞组分为膜、细胞外空间、囊泡;主要涉及的分子功能为蛋白质结合、离子结合、转运活动。KEGG通路富集分析可见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为PPAR信号通路、调节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分解、AMPK信号通路。结论 PGK1高表达与乳腺浸润癌患者远期生存率降低及肿瘤分级更高相关,这可能与其通过调控物质代谢水平从而为肿瘤细胞提供更多能量,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磷酸甘油酸激酶1 预后 生物信息学 水通道蛋白7 生存概率 癌症基因
下载PDF
护理人员急进高原血氧饱和度、脉率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燕朋波 程彬 +4 位作者 郭玉棉 成丽娅 路美 宋翔 逮园园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8期561-565,共5页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急进高原血氧饱和度、脉率参数的变化特征,为护理人员急进高原参加援藏工作自我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12月急进海拔3650m拉萨地区参加援藏工作的护士12名为急进组,选取武警西藏总队医院护士12名为高原组。观...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急进高原血氧饱和度、脉率参数的变化特征,为护理人员急进高原参加援藏工作自我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12月急进海拔3650m拉萨地区参加援藏工作的护士12名为急进组,选取武警西藏总队医院护士12名为高原组。观察1个月中24名护士共360个班次在开始工作前和工作后0.5、1.0、3.0、6.0h工作期间的血氧饱和度、脉率参数变化趋势,及急进组护士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班次在180个班次开始工作前和工作后0.5、1.0、3.0、6.0h工作期间的血氧饱和度、脉率参数变化趋势。结果2组护士开始工作前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进组护士工作后0.5、1.0、3.0、6.0h血氧饱和度分别为0.91±0.01、0.91±0.02、0.91±0.02、0.91±0.01,高原组护士分别为0.94±0.02、0.93±0.01、0.94±0.01、0.94±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3~8.151,P<0.05或0.01);急进组护士开始工作前和工作后0.5、1.0、3.0、6.0h脉率分别为(85.38±2.38)、(91.62±2.79)、(89.79±2.05)、(89.12±2.29)、(89.72±2.31)次/min,高原组护士分别为(91.52±2.64)、(93.52±2.82)、(93.52±2.73)、(94.52±2.56)、(93.52±2.96)次/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5~10.182,P<0.01)。急进组护士白班、中班、夜班开始工作后0.5、1.0、3.0、6.0h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1~8.321,P<0.05或0.01),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9~4.968,P<0.05或0.01)。急进组护士21~30岁、31~40岁2个年龄段在开始工作前和工作后0.5、1.0、3.0、6.0h血氧饱和度和脉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进组护士不同性别开始工作后0.5、1.0、3.0、6.0h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3~8.329,P<0.01);开始工作前和工作后0.5、1.0、3.0、6.0h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3~6.719,P<0.05或0.01)。结论护理人员急进高原工作,在工作期间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降低,脉率有所增快,并且夜间工作期间血氧饱和度降低、脉率增加比较显著,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逐渐适应。性别、工作时间段影响着护理人员血氧饱和度、脉率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急进高原 血氧饱和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