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戊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福生
韩凤连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形态为球形,颗粒直径为27nm~34nm,无包膜;基因组是单链(+)、长度约7.6kb的RNA。近年来,HE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本文简述了HEV基因的分离、克隆和表达等研究...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形态为球形,颗粒直径为27nm~34nm,无包膜;基因组是单链(+)、长度约7.6kb的RNA。近年来,HE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本文简述了HEV基因的分离、克隆和表达等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并着重介绍HEV基因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其中包括有关HEV的分子免疫学进展。此外,还讨论了HEV的归类、分型以及上述研究结果在戊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及其防治中的应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组织中HCV特异性抗原的分布与肝细胞病变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福生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7-61,共5页
本文详细列举了HCV病毒基因的表达与疾病状态之间的关系,以及HCV感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证据,并讨论了丙型肝炎可能的发病机理。此外,还就一系列影响肝组织中HCV抗原检测的因素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抗原
肝细胞病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与HIV-1感染相关的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分析
3
作者
施红
王福生
+6 位作者
王哲
金磊
褚福亮
王昌青
洪卫国
崔为国
刘明旭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甘露糖结合蛋白 (MBP)基因的等位基因多态性特点 ,初步探讨MBP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病毒 1型 (HIV 1)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从 85 6例个体 (汉族 60 6例、维吾尔族 2 5 0例 )的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甘露糖结合蛋白 (MBP)基因的等位基因多态性特点 ,初步探讨MBP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病毒 1型 (HIV 1)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从 85 6例个体 (汉族 60 6例、维吾尔族 2 5 0例 )的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 (DNA)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检测MBP基因外显子 1区域第 5 2、5 4、5 7密码子部位的 3个等位基因多态性 ,并随机抽样经DNA直接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在健康人群中 ,MBP 5 4等位基因突变频率汉族为 0 189,维吾尔族为 0 12 1。该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这两个民族中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两个民族在健康人群中的基因型分布和突变基因频率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 χ2 =5 5 3 ,P =0 0 2 2 )。汉族的HIV 1感染组、高危对照组和相应的健康人群之间 ,MBP 5 4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高危对照组与健康人群相比 ,MBP 5 4基因的突变频率差异亦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HIV 1感染组与高危对照组以及与相应的健康人群相比 ,MBP 5 4基因的突变频率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所检测的人群中 ,均未发现MBP基因的第 5 2、5 7密码子部位有基因突变。结论 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M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结合蛋白
艾滋病病毒1型
基因多态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4
作者
黄秋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CSCD
1989年第5期201-204,205,共5页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可分泌至胞外,正确糖基化,已成为理想的表达系统,其中提高表达水平后选择合适的表达体系是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可采用强启动子及扩增HEsAg基因拷贝数的方法提高整合性载体系统的HBsAg基因...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可分泌至胞外,正确糖基化,已成为理想的表达系统,其中提高表达水平后选择合适的表达体系是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可采用强启动子及扩增HEsAg基因拷贝数的方法提高整合性载体系统的HBsAg基因的表达水平;非整合性基因载体(如BPV)也广泛应用于HBsAg基因的表达中;利用热休克蛋白启动子hsp70及昆虫细胞多角体蛋白启动子表达HBsAg是最新的研究进展;牛痘病毒载体是制备HEsAg的一个独特的研究方向。由于pre—S_2编码的55氨基酸顺序台聚人血清白蛋白(PHSA)受体,对病毒的消除起关键作用;另外还含抗原决定簇,与S-抗原的抗原决定簇同时免疫效果更好,因此制备含PHSA受体与HBsAg的多肽是今后乙肝疫苗制备的发展方向。除重组乙肝疫苗外,第三代的乙肝疫苗——合成肽疫苗,以及第四代的乙肝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其研究工作正在迅速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载体
基因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戊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福生
韩凤连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
三○二
医院
生物工程
研究室
出处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文摘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形态为球形,颗粒直径为27nm~34nm,无包膜;基因组是单链(+)、长度约7.6kb的RNA。近年来,HE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本文简述了HEV基因的分离、克隆和表达等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并着重介绍HEV基因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其中包括有关HEV的分子免疫学进展。此外,还讨论了HEV的归类、分型以及上述研究结果在戊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及其防治中的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分子生物学
分类号
R373.2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组织中HCV特异性抗原的分布与肝细胞病变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福生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
三○二
医院
生物工程
研究室
出处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7-61,共5页
文摘
本文详细列举了HCV病毒基因的表达与疾病状态之间的关系,以及HCV感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证据,并讨论了丙型肝炎可能的发病机理。此外,还就一系列影响肝组织中HCV抗原检测的因素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抗原
肝细胞病变
分类号
R512.63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与HIV-1感染相关的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分析
3
作者
施红
王福生
王哲
金磊
褚福亮
王昌青
洪卫国
崔为国
刘明旭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医院生物工程研究室
河南省卫生防疫站
出处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970 683)
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五"医药卫生科研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98Q1 0 3)
文摘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甘露糖结合蛋白 (MBP)基因的等位基因多态性特点 ,初步探讨MBP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病毒 1型 (HIV 1)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从 85 6例个体 (汉族 60 6例、维吾尔族 2 5 0例 )的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 (DNA)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检测MBP基因外显子 1区域第 5 2、5 4、5 7密码子部位的 3个等位基因多态性 ,并随机抽样经DNA直接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在健康人群中 ,MBP 5 4等位基因突变频率汉族为 0 189,维吾尔族为 0 12 1。该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这两个民族中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两个民族在健康人群中的基因型分布和突变基因频率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 χ2 =5 5 3 ,P =0 0 2 2 )。汉族的HIV 1感染组、高危对照组和相应的健康人群之间 ,MBP 5 4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高危对照组与健康人群相比 ,MBP 5 4基因的突变频率差异亦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HIV 1感染组与高危对照组以及与相应的健康人群相比 ,MBP 5 4基因的突变频率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所检测的人群中 ,均未发现MBP基因的第 5 2、5 7密码子部位有基因突变。结论 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MBP
关键词
甘露糖结合蛋白
艾滋病病毒1型
基因多态生
Keywords
Mannose-binding prote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
Gene polymorphism
分类号
R373.9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4
作者
黄秋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
三○二
医院
生物工程
研究室
出处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CSCD
1989年第5期201-204,205,共5页
文摘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可分泌至胞外,正确糖基化,已成为理想的表达系统,其中提高表达水平后选择合适的表达体系是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可采用强启动子及扩增HEsAg基因拷贝数的方法提高整合性载体系统的HBsAg基因的表达水平;非整合性基因载体(如BPV)也广泛应用于HBsAg基因的表达中;利用热休克蛋白启动子hsp70及昆虫细胞多角体蛋白启动子表达HBsAg是最新的研究进展;牛痘病毒载体是制备HEsAg的一个独特的研究方向。由于pre—S_2编码的55氨基酸顺序台聚人血清白蛋白(PHSA)受体,对病毒的消除起关键作用;另外还含抗原决定簇,与S-抗原的抗原决定簇同时免疫效果更好,因此制备含PHSA受体与HBsAg的多肽是今后乙肝疫苗制备的发展方向。除重组乙肝疫苗外,第三代的乙肝疫苗——合成肽疫苗,以及第四代的乙肝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其研究工作正在迅速展开。
关键词
病毒
载体
基因工程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戊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
王福生
韩凤连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组织中HCV特异性抗原的分布与肝细胞病变的研究进展
王福生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与HIV-1感染相关的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分析
施红
王福生
王哲
金磊
褚福亮
王昌青
洪卫国
崔为国
刘明旭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黄秋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CSCD
198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