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伯氏疏螺旋体外膜蛋白OspC和鞭毛蛋白FlaB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免疫原性研究
1
作者 张学潮 朱函坪 +7 位作者 姚苹苹 徐海君 徐芳 孙一晟 卢杭景 张云 岳明 杨章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对伯氏疏螺旋体(又称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外膜蛋白OspC和鞭毛蛋白FlaB原核表达后,制备多克隆抗体并进一步进行免疫原性检测。方法以伯氏疏螺旋体BgNMJW1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外膜蛋白OspC和鞭毛蛋白FlaB的基因... 目的对伯氏疏螺旋体(又称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外膜蛋白OspC和鞭毛蛋白FlaB原核表达后,制备多克隆抗体并进一步进行免疫原性检测。方法以伯氏疏螺旋体BgNMJW1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外膜蛋白OspC和鞭毛蛋白FlaB的基因片段,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6p-1,转入表达菌株Rosetta,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产生融合蛋白,并经谷胱甘肽转移酶柱蛋白纯化或割胶纯化。纯化后的蛋白用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得到多克隆抗血清。结果经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经过诱导的携带目的基因载体,与对照相比,有明显的目的蛋白表达,大小分别约为49×103和63×103,诱导结果表明,在细菌培养至吸光度(A)值为0.4时,加入1 mmol/L的IPTG,在25℃下,诱导10 h,此时产生的蛋白表达量较大。将融合表达产生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得到多克隆抗血清,应用抗血清对B.garinii和B.burgdorferi 2种基因型的伯氏疏螺旋体代表菌株(BgNMJW1和BbB31A3)的OspC和FlaB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可得到清晰检测条带。结论OspC和FlaB的联合应用可对莱姆病的诊断起到有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疏螺旋体 原核表达 外膜蛋白 鞭毛蛋白 多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