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完全不插管全胸腺切除术安全专家共识》解读(附视频)
1
作者 徐惟 王述民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304-306,共3页
微创手术技术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得到外科医师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机器人辅助下全胸腺切除术可通过不插管的方式简化手术流程,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机器人完全不插管全胸腺切除术安全专家共识》为这一手术的安全实施提供了依据... 微创手术技术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得到外科医师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机器人辅助下全胸腺切除术可通过不插管的方式简化手术流程,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机器人完全不插管全胸腺切除术安全专家共识》为这一手术的安全实施提供了依据和方法。本文对《共识》做了细致的梳理,对重点内容做了总结和强调,对内容不详之处做了补充,以期其能更方便、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全胸腺切除 安全性 专家共识 解读
下载PDF
无管化三孔与传统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肿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修语池 刘博 +7 位作者 孟浩 丁仁泉 刘星池 王仕祺 胡博潇 吴琼 张国庆 许世广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550,共5页
目的探讨经侧胸入路完全无管化三孔胸腔镜(totally no tube three-port thoracoscopic surgery,TNTT)胸腺肿瘤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2021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经侧胸入路完全无管化三孔胸腔镜(totally no tube three-port thoracoscopic surgery,TNTT)胸腺肿瘤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2021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TNTT组和传统单操作孔胸腔镜(single utility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S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11例患者,其中TNTT组44例,男20例、女24例,平均年龄(60.11±8.64)岁;SVATS组67例,男30例、女37例,平均年龄(62.40±7.9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TT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但SVATS组患者术后疼痛更轻(P<0.05)。结论TNTT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在加速康复外科方面有明显优势,但SVATS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无管化 胸腔镜 胸腺瘤 加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达芬奇机器人完全无管化与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肿瘤围手术期效果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丁仁泉 成名 +7 位作者 许世广 张毅男 徐惟 刘博 胡宇航 金希冬 王希龙 王述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8-823,共6页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完全无管化(totally no tube,TNT)与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subxiphoid video-assisted thymectomy surgery,SVATS)治疗胸腺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连续收治胸腺肿...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完全无管化(totally no tube,TNT)与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subxiphoid video-assisted thymectomy surgery,SVATS)治疗胸腺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连续收治胸腺肿瘤切除术4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胸腺全切术及纵隔脂肪清除。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TNT组及S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围术期指标。结果TNT组168例,其中男83例、女85例,平均年龄(61.920±9.210)岁;SVATS组267例,其中男147例、女120例,平均年龄(61.460±8.119)岁。两组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及术后肌无力危象,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540±0.500)d vs.(3.400±0.561)d,P=0.000]、术中出血量[(13.450±5.498)mL vs.(108.610±54.462)mL,P=0.000]、术后24 h VAS评分[(4.960±1.757)分vs.(3.600±1.708)分,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68,3.0%)vs.(31/267,11.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NT手术高效、安全,能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SVATS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完全无管化 胸腔镜 胸腺瘤 外科手术 回顾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多学科诊疗联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丁仁泉 成名 +5 位作者 徐惟 吴琼 王菲菲 王月 胡博潇 王述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联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经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是否采用MD...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联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经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是否采用MDT模式,将患者分为MDT组和普通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共纳入187例患者,其中男81例、女106例,年龄63(56,67)岁。MDT组85例,普通组102例。在同种手术模式下,与普通组相比,MD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9.4%vs.29.4%,P=0.017),手术时间更短[55(45,61)min vs.79(65,90)min,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25(20,30)mL vs.30(20,50)mL,P=0.029]。另外,MDT组患者术后第2 d胸腔引流量[270(200,350)mL vs.215(190,300)mL,P=0.004]、术中清扫淋巴结组数[6(5,6)组vs.5(3,6)组,P=0.004]与枚数[16(13,21)枚vs.13(9,20)枚,P=0.005]显著优于普通组。两组患者在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模式联合达芬奇机器人可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 非小细胞肺癌 达芬奇机器人 术后并发症 加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术的学习曲线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博潇 许世广 +7 位作者 刘博 徐惟 吴琼 刘星池 丁仁泉 修语池 成名 王述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9-694,共6页
目的 分析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采用累积和分析法 (cumulative sum analysis,CUSUM)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2018年2月—2020年12月完成的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术的学习曲线。通过手术时间拟合得到学习曲线... 目的 分析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采用累积和分析法 (cumulative sum analysis,CUSUM)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2018年2月—2020年12月完成的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术的学习曲线。通过手术时间拟合得到学习曲线,以R^(2)判断拟合优度。对不同阶段学习曲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纳入第1~50例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术患者,其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1.9±10.6)岁。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的累积呈逐渐缩短趋势,拟合优度系数在R^(2)=0.907时达到最大值(P<0.001),最佳拟合方程为CUSUM(n)=0.009×n^(3)−0.953×n^(2)+24.968×n−7.033(n为手术例数),拟合曲线在手术例数到第17例(n=17)时,实现顶点跨越,以17例为分界将50例手术患者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期学习阶段和熟练掌握阶段。两个阶段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CUSUM法绘制达芬奇机器人肺段切除的学习曲线,当手术例数累计达到17例时,手术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肺段切除术 累积和分析 学习曲线
原文传递
数字化引流系统在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术后应用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6
作者 成名 丁仁泉 +2 位作者 徐惟 王希龙 王述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3-407,共5页
目的 探究数字化引流系统(digital drainage system,DDS)在机器人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采用的不... 目的 探究数字化引流系统(digital drainage system,DDS)在机器人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采用的不同引流装置分为DDS组和常规组(术后采用传统单胸腔引流管装置)。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资料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内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纳入患者170例,其中男76例、女94例,平均年龄(61.8±8.7)岁。DDS组术后拔管时间[5.53(6.00,7.00)d vs.6.36(6.00,8.00)d,Z=–2.467,P=0.014]、术后住院时间[7.80(8.00,10.00)d vs. 8.94(9.00,10.00)d,Z=–2.364,P=0.018]短于常规组。对于术后出现持续性肺漏气患者,DDS组术后拔管时间(Z=–2.786,P=0.005)和术后住院时间(Z=–2.862,P=0.003)比常规组更短。结论 DDS有利于机器人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引流系统 达芬奇机器人 肺叶切除 加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叶和肺段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禹池 许世广 +8 位作者 徐惟 孟浩 王希龙 丁仁泉 王仕祺 刘博 刘大治 滕洪 王述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1年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肺叶和肺段切除术的直径≤2 cm且病理证实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1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1年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肺叶和肺段切除术的直径≤2 cm且病理证实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1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4例、女107例,平均年龄(57.50±10.60)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肺段切除术组85例和肺叶切除术组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基础疾病、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总体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叶切除术组相比,肺段切除术组术中失血量[(33.88±16.26)mL vs.(39.27±19.48)mL,P=0.046]、淋巴结清扫组数[(4.76±1.19)组vs.(5.52±1.46)组,P=0.000]、淋巴结清扫个数[(14.81±7.23)枚vs.(18.06±7.70)枚,P=0.004]、术后72 h引流量[(561.65±225.31)mL vs.(649.84±324.34)mL,P=0.037]较少,胸腔引流时间[(5.49±3.92)d vs.(7.60±4.96)d,P=0.002]和术后住院时间[(7.47±4.16)d vs.(9.67±5.50)d,P=0.003]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胸、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最长随访时间48个月,随访率100.0%。肺段切除术组和肺叶切除术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7%和9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叶和肺段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可行,3年无复发生存率相似,但肺叶切除术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更多,而肺段切除术组在术中失血量、术后72 h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肺叶切除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单孔腔镜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应用不同剂量氨溴索对肺癌患者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博 许世广 +2 位作者 王述民 刘博 王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5期901-905,共5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不同剂量氨溴索对行单孔腔镜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肺癌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肺癌患者作为受试者,结合患者意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小剂量组(n=41)、中剂量组...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不同剂量氨溴索对行单孔腔镜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肺癌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肺癌患者作为受试者,结合患者意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小剂量组(n=41)、中剂量组(n=41)和大剂量组(n=42),术前1d开始给予氨溴索静脉滴注,术后持续7d,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炎症因子、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咳痰容易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小剂量组,痰液稀薄人数所占比例高于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高于中剂量组、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各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随着剂量的升高,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呈降低的趋势(P<0.05)。随着剂量的升高,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均呈升高趋势,CD8+呈降低趋势(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行单孔腔镜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应用120mg氨溴索,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保护患者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孔腔镜肺叶切除 淋巴结清扫术 氨溴索 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