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对烫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单价泄漏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德昌 乔林 +2 位作者 景炳文 杨兴易 李红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49-852,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黄对烫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单价泄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烫伤模型 ,监测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 ,同时测定血浆、肝脏、小肠粘膜及其线粒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 :烫伤后大鼠小肠... 目的 :研究大黄对烫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单价泄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烫伤模型 ,监测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 ,同时测定血浆、肝脏、小肠粘膜及其线粒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 :烫伤后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随时间而降低 ,大黄能显著提高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烫伤后血浆、肝脏、小肠粘膜及其线粒体内SOD大量消耗 ,MDA明显增加 ,而大黄能显著降低组织内SOD的消耗和MDA产生。结论 :大黄能提高烫伤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内SOD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大黄 烫伤肠粘膜上皮细胞 线粒体
下载PDF
复苏犬心肌ATP酶活性及离子含量的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永进 杨兴易 +4 位作者 赵良 许永华 陈彦 李红江 王越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91-693,共3页
目的 通过观测复苏犬心肌组织ATP酶活性及离子含量的变化 ,探讨复苏后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 电击致犬室颤心跳呼吸骤停 ,15min后进行标准复苏 ,测量心脏停跳 15min后 ,复苏后 0 5、2、4h时心肌中Na+、K+、Ca2 +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 目的 通过观测复苏犬心肌组织ATP酶活性及离子含量的变化 ,探讨复苏后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 电击致犬室颤心跳呼吸骤停 ,15min后进行标准复苏 ,测量心脏停跳 15min后 ,复苏后 0 5、2、4h时心肌中Na+、K+、Ca2 +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心脏停跳 15min时 ,心肌中Na+-K+ATP酶、Ca2 +ATP酶活性即明显下降 (P <0 0 1vsP <0 0 5 ) ;复苏后 0 5h ,Ca2 +ATP酶活性从正常组的 5 12± 0 40 μmol·mg-1·h-1降到最低点 2 73± 0 40 μmol·mg-1·h-1,同时心肌组织中Na+、Ca2 +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1vsP <0 0 1) ,K+含量降低 (P <0 0 1) ;复苏后 2h ,Na+-K+ATP酶活性降至最低点 (P <0 0 1) ,心肌中Na+、Ca2 +含量升高更明显 ;复苏后 4h ,心肌中Ca2 +含量从正常组的 2 6 5± 0 2 7μmol·g-1·dw升至高峰 4 33±0 41μmol·g-1·dw ,其它各种变化开始恢复。各实验组与相应的阴性对照组比较 ,结果与上述类似。结论 复苏后心肌ATP酶活性及离子含量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复苏后心肌损伤的发生 ,其中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肌损伤 三磷酸腺苷酶 钙离子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救治 被引量:26
3
作者 景炳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9期572-574,共3页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救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骨髓象在SIRS和MODS中临床意义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居卫 陈德昌 +1 位作者 景炳文 杨兴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92-592,共1页
关键词 骨髓象 SIRS MOD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大黄对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德昌 杨兴易 +7 位作者 景炳文 李新宇 李红江 林兆奋 赵良 严鸣 乔林 杨建东 《医学研究通讯》 2003年第7期18-18,共1页
本成果属于创伤外科领域.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病理基础,而胃肠功能衰竭是导致创伤后SIRS失控的重要病理环节.严重创伤后由于剧烈的应激反应,肠粘膜屏障破坏,肠道内细菌和毒素经门静... 本成果属于创伤外科领域.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病理基础,而胃肠功能衰竭是导致创伤后SIRS失控的重要病理环节.严重创伤后由于剧烈的应激反应,肠粘膜屏障破坏,肠道内细菌和毒素经门静脉侵入肝脏,肝脏内主要的炎症效应细胞即枯否氏细胞在清除肠源性细菌和毒素的同时,自身被激活,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使创伤反应加剧,SIRS首先可能在肝脏内被"增强",富含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介质的肝静脉血以及来自胃肠道的淋巴引流回流至肺,肺组织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激活,积极参与全身炎症反应,来自肠、肝的创伤反应"信息"可能进一步被肺"放大",肺经循环血又反馈于肝、肠,形成"肠-肝-肺-循环血病理生理反应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全身炎症反应 大黄 预防 治疗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T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志军 《医师进修杂志》 1997年第9期492-494,共3页
心肌肌钙蛋白T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上海200003)朱志军综述杨兴易陈学云审校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检测方法虽可发现心肌损伤(MI)或/和坏死,但其特异性较差、敏感性... 心肌肌钙蛋白T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上海200003)朱志军综述杨兴易陈学云审校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检测方法虽可发现心肌损伤(MI)或/和坏死,但其特异性较差、敏感性较低,常造成误诊和漏诊。心肌肌钙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肌钙蛋白T 不稳定性 心绞痛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大剂量维生素C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红金 汤大明 陈德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 研究大剂量维生素C对烫伤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大鼠烫伤模型 ,烫伤面积为30 % ,深度为Ⅲ度。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即烫伤组、模拟烫伤组、维生素C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观察维生素C对烫伤大鼠肠道细菌易位、血... 目的 研究大剂量维生素C对烫伤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大鼠烫伤模型 ,烫伤面积为30 % ,深度为Ⅲ度。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即烫伤组、模拟烫伤组、维生素C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观察维生素C对烫伤大鼠肠道细菌易位、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肠黏膜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影响。结果 严重烫伤可致肠黏膜屏障破坏 ,肠道内细菌易位至肝、脾、肠系膜淋巴结 ;维生素C可降低细菌易位的发生率和易位量 ,与烫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烫伤可致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 ,尤以烫伤后 10h显著 ,而 2 4h后有所下降 ;维生素C可明显抑制肠道内内毒素的吸收 (P <0 0 1) ;此外 ,维生素C对烫伤后肠黏膜内氧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结论 维生素C对烫伤大鼠肠黏膜屏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能抑制肠道细菌易位和肠道内内毒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肠黏膜屏障 保护作用 细菌内毒素 烫伤
下载PDF
烫伤对小鼠皮肤内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红金 陈德昌 +1 位作者 汤大明 朱浩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7-148,共2页
目的 研究烫伤对未损伤区皮肤内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皮肤对创伤后体内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应用雄性ICR小鼠烫伤模型 ,烫伤面积为 2 0 % ,深度为Ⅲ度 ,烫伤后 2 4h小鼠断头处死 ,采集小鼠血浆、未烫伤区的皮肤 ,抽提皮... 目的 研究烫伤对未损伤区皮肤内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皮肤对创伤后体内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应用雄性ICR小鼠烫伤模型 ,烫伤面积为 2 0 % ,深度为Ⅲ度 ,烫伤后 2 4h小鼠断头处死 ,采集小鼠血浆、未烫伤区的皮肤 ,抽提皮肤内RNA ,应用RT -PCR法检测皮肤内TNF -α、IL - 6、IL - 1α基因表达情况 ,同时测定皮肤和血浆内TNF -α、IL - 6的蛋白质水平。结果  2 0 %的Ⅲ度烫伤可诱导小鼠未烫伤皮肤内TNF -α、IL - 6基因表达 ,而对照组皮肤内两者无明显表达。烫伤对皮肤内IL - 1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烫伤后 2 4h血浆内TNF -α的浓度很低 ,而皮肤内其浓度高达 (2 7.6± 5 .9) μg/g蛋白 ;对照组血浆和皮肤内TNF -α水平均较低。烫伤后血浆内IL - 6水平是对照组水平的 4倍多 (P <0 .0 0 1) ,而皮肤内IL - 6水平是对照组的 16倍多 (P <0 .0 0 1)。结论 烫伤可激活未烫伤区皮肤内的免疫系统 ,使皮肤成为炎性细胞因子的“发生器” ,对全身炎症反应的转归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小鼠 皮肤内炎性细胞因子 基因表达 影响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62
9
作者 陈德昌 李红江 +1 位作者 毛居卫 杨兴易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ICU危重病患者 2 13例 ,入选标准为各种原因所致的SIRS和MODS。回顾性将病例分为死亡组 (n=6 2 ) 和存活组 (n=15 1)。入院后当天及 3、 7、 10d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小...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ICU危重病患者 2 13例 ,入选标准为各种原因所致的SIRS和MODS。回顾性将病例分为死亡组 (n=6 2 ) 和存活组 (n=15 1)。入院后当天及 3、 7、 10d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检查 ,入院后次日对各种体液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35例患者在入ICU后 2 4小时内进行骨髓象检查。结果 入ICU时存活组和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增高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治疗 7d和 10d后 ,存活组下降至 10分以下 ,而死亡组上升至 2 0分以上 (P <0 0 1)。血小板在入院时两组均降低 ,但在治疗 7d和 10d死亡组患者血小板再度进行性下降 ,而存活组上升至正常范围 (P <0 0 0 1)。严重的阴沟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MRA)和真菌性脓毒症 ,血小板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 72 3%、 89 6 %和 93 5 %。危重病患者骨髓象显示存活组带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浆细胞、巨核细胞明显高于死亡组 (P <0 0 5 ) ,而淋巴细胞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 (P <0 0 1)。结论 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和骨髓抑制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而血小板检查快速、简单易行在临床上更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骨髓 全血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 危重病 监测
原文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0
作者 杨兴易 单红卫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0年第2期4-7,共4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S)又称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ischemiccoronarysyndrome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痉挛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S)又称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ischemiccoronarysyndrome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致急性冠脉供血不足造成急性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侧支循环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 冠脉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