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tfMRI-NF技术干预失眠障碍伴抑郁状态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白如 李中林 +9 位作者 武肖玲 邹智 王彩云 周菁 窦社伟 闫峰山 张丹丹 祁菲 闫镔 李永丽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神经反馈(real-tim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feedback, rtfMRI-NF)技术调节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 ID)伴抑郁状态患者睡眠、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ID伴抑郁状态... 目的探讨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神经反馈(real-tim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feedback, rtfMRI-NF)技术调节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 ID)伴抑郁状态患者睡眠、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ID伴抑郁状态患者24例,采用rtfMRI-NF技术进行干预,1次/周,连续3周,比较干预前、后睡眠和情绪变化指标,包括认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睡眠相关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失眠严重指数量表)、情绪相关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多导睡眠图指标(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和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N1~N3期比例)。结果 rtfMRI-NF干预后,ID伴抑郁状态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12.42±3.22)分]、失眠严重指数量表评分[(15.00±7.00)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7.21±9.33)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9.50(13.50,23.00)分]、贝克抑制自评量表评分[(16.29±9.79)分]均低于干预前[(14.83±3.16)、(20.42±5.73)、(24.25±10.25)、22.50(16.25,26.75)、(20.96±9.32)分](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27.00(25.25,29.00)分]高于干预前[26.00(24.00,27.00)分](P<0.05);干预后多导睡眠图指标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N1+N2期比例[(62.51±9.52)%]低于干预前[(69.06±9.43)%](P<0.05),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比例[(18.69±4.32)%]高于干预前[(15.55±4.59)%](P<0.05)。第1、2、3次线上反馈训练后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16.04±7.32)、(14.21±6.61)、(13.63±8.03)分]均低于线上反馈训练前[(19.58±8.94)、(17.67±7.79)、(16.29±9.79)分](P<0.05);第1、2次线上反馈训练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8.71±9.63)、(16.08±7.99)分]低于线上反馈训练前[(21.29±9.08)、(19.17±9.30)分](P<0.05),第1、2次线上反馈训练后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评分[27.00(19.25,31.50)、28.00(23.50,31.75)分]低于线上反馈训练前[28.00(22.75,30.75)、28.50(25.25,32.00)分](P<0.05)。结论 rtfMRI-NF技术可改善ID伴抑郁状态患者的睡眠、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有可能为临床创建一种非药物、无创、无成瘾性的新型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障碍 抑郁状态 生物反馈疗法 杏仁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