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与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关系
1
作者 刘建花 朱灵芝 +1 位作者 梁欣 栾晓维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6期3066-3070,共5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与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73例为研究对象。住院2周时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完成营养状况评估,...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与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73例为研究对象。住院2周时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完成营养状况评估,根据病人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记录随访3个月时PSD发生情况,使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营养状况与PSD的关系。结果:173例病人中48例发生PSD,发生率为27.75%。营养不良组PSD发生率为52.38%(22/42),高于营养正常组的19.85%(26/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9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吞咽障碍、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功能差及营养不良是PSD的危险因素(P<0.05);调整了吞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后,营养不良病人发生PSD的风险是营养正常病人的3.846倍(OR=3.846)。营养状况评分预测PS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敏感度为77.50%,特异度为78.82%。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营养不良与PSD具有相关性,可一定程度预测PS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营养状况 卒中后抑郁 相关性
下载PDF
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腹水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爱静 孔德亮 +3 位作者 李双喜 尹伟 黄倩芸 李成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9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腹水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Ⅰ期患者的效果及复发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2月于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123例肝硬化腹水AKIⅠ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67)。对照... 目的分析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腹水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Ⅰ期患者的效果及复发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2月于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123例肝硬化腹水AKIⅠ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67)。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素。并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随访结束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血肌酐(Scr)、血钠、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钠(MELD-Na)评分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的TBil、ALT、白蛋白、Scr、血钠、血尿素氮(BUN)、INR、MELD评分、MELD-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的eGF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结束后的TBil、ALT、Scr、INR均低于治疗前,白蛋白、MELD评分、MELD-Na评分和eGFR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随访结束后的TBil、Scr、BUN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MELD-Na评分和eGF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6个月两组的复发率及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腹水AKIⅠ期患者能有效降低Scr、BUN,提高白蛋白、eGFR,改善患者肾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但对降低其复发率无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利加压素 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疗效
下载PDF
乳腺癌肝转移外科治疗进展
3
作者 江庆良 李恒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3-696,共14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肝转移是导致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腹腔镜手术和微创技术的发展,外科治疗已成为乳腺癌肝转移(BCLM)综合治疗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纵向和...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肝转移是导致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腹腔镜手术和微创技术的发展,外科治疗已成为乳腺癌肝转移(BCLM)综合治疗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在BCLM外科治疗实践中存在差异。国际上的研究多聚焦于技术创新和治疗效果的提升,而国内研究则更侧重于手术方法的优化、新兴治疗技术的探索,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可能性。这些研究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在医疗资源、技术水平和治疗理念上的多样性。既往BCLM的外科治疗研究主要依赖于回顾性分析,这些研究往往质量参差不齐,加之研究结果间的显著差异,其可信度遭受限制。鉴于此,近年来国际与国内的研究领域已开始积极转向实施前瞻性研究,这一变革象征着BCLM外科治疗研究正朝着更高的质量标准和更广泛的影响力发展。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规模仍显不足,亟需扩大研究范围并与国际研究水平同步,以确保获得更加可靠和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未来,研究焦点应集中在深入理解BCLM的生物学机制,进一步开展液体活检、分子分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的应用,为BCLM患者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此外,提高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以及通过网络和远程医疗提升手术治疗的可获得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尽管BCLM外科治疗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科技进步和多学科合作的深入,外科治疗有望为BCLM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未来研究需要继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BCLM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在调控癌症放疗敏感性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朱光浩 朱敏辉 郑宏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142-148,共7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癌症放疗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放疗是癌症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部分患者会由于放疗抵抗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研究癌症放疗过程中的放疗敏感性调控机制,寻找新的分子治疗靶点,对于提高癌症...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癌症放疗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放疗是癌症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部分患者会由于放疗抵抗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研究癌症放疗过程中的放疗敏感性调控机制,寻找新的分子治疗靶点,对于提高癌症放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lncRNA可以通过调控DNA损伤反应、细胞凋亡、癌症干细胞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等多种方式,参与癌症对放疗的响应及调控癌症对放疗的敏感性。本研究讨论lncRNA在癌症放疗领域中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增强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癌症 放疗 DNA修复 上皮-间质转化 放疗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