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估算与变化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汪彪 曾新民 +2 位作者 刘正奇 周霄林 所靖东 《干旱气象》 2016年第2期243-251,共9页
基于中国西北地区42个气象站1956~2011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该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西北地区ET0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对ET0进行突变... 基于中国西北地区42个气象站1956~2011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该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西北地区ET0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对ET0进行突变检验、周期变化和主要影响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ET0存在明显的月和季节变化,ET0自夏季、春季、秋季和冬季依次减少;(2)近56 a来,西北地区年均ET0呈明显减少趋势,且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春、夏、秋季ET0均呈显著减小趋势,且夏季减少率最大,而冬季则呈平缓的增加趋势;(3)ET0减小幅度最大的地区位于哈密—和田的东北—西南向一带;(4)1956~2011年,春、夏、秋、冬季及全年平均ET0分别在1984、1986、1981、1995与1980年前后发生了一次减小的突变,且年均ET0存在2~3 a显著震荡周期和准6a的震荡周期;(5)ET0与2 m风速、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其中与平均气温的相关性较弱,可见平均气温、相对湿度的升高与日照时数、2 m风速的下降导致西北地区ET0的减小,同时考虑日照时数、平均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4个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均方根误差最小,表明西北地区ET0的变化是上述多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PENMAN-MONTEITH公式 参考作物蒸散量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北极地区海洋环境军事利用及其战略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汪彪 所靖东 +4 位作者 晋鹏 张桁正 丁晓亮 黄俊领 佀长刚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18期109-110,共2页
近年来,北极地区海洋环境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为争取我国北极海洋环境利益,主要介绍北极概况、全球主要国家北极战略与政策和北极航线开通预期及其战略思考。最后,给出中国针对该问题上具体的建议。本研究为我国获取北极地区海洋... 近年来,北极地区海洋环境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为争取我国北极海洋环境利益,主要介绍北极概况、全球主要国家北极战略与政策和北极航线开通预期及其战略思考。最后,给出中国针对该问题上具体的建议。本研究为我国获取北极地区海洋环境权益提供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地区 海洋环境 军事利用
下载PDF
近52年来湛江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杨越峰 魏雅利 +2 位作者 吴海军 付方 谢巨伦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3期J0035-J0036,共2页
采用湛江1951~2008年(1994~1999年资料缺)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湛江气温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的年平均气温呈变暖趋势,年平均变幅高于全国年平均变幅水平,且夏季增温减弱,冬暖现象明显;年平均降水量呈上升趋... 采用湛江1951~2008年(1994~1999年资料缺)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湛江气温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的年平均气温呈变暖趋势,年平均变幅高于全国年平均变幅水平,且夏季增温减弱,冬暖现象明显;年平均降水量呈上升趋势,6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降水量相对较多;气温与降水量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全年、冬季风时期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时期两者关系比较复杂,呈弧线变化形式,夏季风时期及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时期,两者则呈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气温 降水量 相关关系 湛江
下载PDF
西太副高第一次北跳与其后热带气旋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玉国 马应生 刘怡然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6-162,共7页
为了研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6月第一次季节性北跳和其之后的第一个热带气旋(TC)生成的关系,利用1980-2015年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大气研究中心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风研究所发布的最佳路径台风数据,采用统计、气候检验、... 为了研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6月第一次季节性北跳和其之后的第一个热带气旋(TC)生成的关系,利用1980-2015年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大气研究中心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风研究所发布的最佳路径台风数据,采用统计、气候检验、合成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近2/3的年份里,副热带高压北跳后不到1周就有TC生成;其余年份在副热带高压北跳后,超过2周或更长的时间内无TC生成,而这些年份的气候背景相对比较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即在强厄尔尼诺年,副热带高压北跳之后均无TC生成。副热带高压的合成指数显示:副热带高压北跳后无TC生成时,和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偏强、位置偏南等因素有关;副热带高压北跳后有TC生成时,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位置与气候态平均值无明显差异,但脊线和南界5 880gpm等位势高度线在副热带高压北跳后均有明显北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第一次北跳 热带气旋 副热带高压指数
下载PDF
1714号台风“帕卡”近海加强之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彪 刘玉国 +1 位作者 陈琛 未历航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8年第5期391-396,共6页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各类气象资料(如卫星云图、雷达回波、Micap3天气图和垂直风切变),对1714号台风“帕卡”近海加强的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 “帕卡”形成源自于西太副高南侧的东风波动,副高演变及引起的“北高南低”和“东高西...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各类气象资料(如卫星云图、雷达回波、Micap3天气图和垂直风切变),对1714号台风“帕卡”近海加强的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 “帕卡”形成源自于西太副高南侧的东风波动,副高演变及引起的“北高南低”和“东高西低”的形势与“帕卡”的近海加强与发展密切相关;2) 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气流、105?E^110?E附近越赤道气流和西太副高西侧东南气流三支汇合气流,为“帕卡”台风近海加强提供较为充沛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其强度加强;3) 另外,在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帕卡”的垂直风切变都较小,有利于其暖心结构的维持和CISK机制的增强;4) 1713号台风“天鸽”和1714号台风“帕卡”都满足以上条件,呈现出近海加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帕卡” 台风近海加强 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