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性结直肠癌手术改良下腹部横切口的应用和近期疗效分析
1
作者 刘伟静 辛群 +1 位作者 张景辉 葛现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8期645-647,共3页
探讨改良下腹部横行切口在开放性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经验及近期疗效。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4月开放性手术治疗的70例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改良下腹部横切口,35... 探讨改良下腹部横行切口在开放性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经验及近期疗效。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4月开放性手术治疗的70例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改良下腹部横切口,35例)和对照组(常规下腹部纵行切口,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率和生活质量。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下腹部横切口的开放性结直肠癌手术安全性较高,且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外科治疗 改良下腹部横切口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白英成 陶雪梅 朱延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6期61-63,67,共4页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对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87例行TaTME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量表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排便功能,并根据排便功...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对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87例行TaTME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量表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排便功能,并根据排便功能情况分为LARS组(评分≥21分,42例)及无LARS组(评分≤20分,45例)。设计一般情况调查问卷,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低位直肠癌患者TaTME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吻合口距肛缘<2 cm、肛门括约肌损伤、肿瘤与肛缘之间距离<5 cm、新辅助放化疗均可能是低位直肠癌患者行TaTME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TaTME术后排便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肛门括约肌损伤、肿瘤与肛缘之间的距离、新辅助放化疗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临床需重点关注并给予患者相应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排便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系统化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彩霞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1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干预对于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2020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接受腹腔镜手术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系统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系统化干预对于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2020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接受腹腔镜手术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高于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肠蠕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干预应用于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干预 阑尾炎腹腔镜术 疼痛 胃肠功能 护理效果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代谢物吲哚-3-乳酸拮抗SP3/TNF-α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史惠文 陶雪梅 朱延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9-537,共9页
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肠道系统的微生物群是调节肠道健康与否的重要微环境。拥有平衡的微生物群有助于预防疾病,特别是与胃肠系统有关的癌症。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具有抗肿瘤作用,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探讨L.rhamno... 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肠道系统的微生物群是调节肠道健康与否的重要微环境。拥有平衡的微生物群有助于预防疾病,特别是与胃肠系统有关的癌症。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具有抗肿瘤作用,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探讨L.rhamnosus对人结直肠癌(CRC)细胞凋亡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将人CRC细胞HCT-116、HT-29以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用L.rhamnosus的培养上清液(LRCS)或大肠埃希菌(E.Coli)的培养上清液(ECCS)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凋亡水平和细胞周期分布。使用3 kDa超滤管将细菌培养上清液分为低分子量组分(<3 kDa)和高分子量组分(>3 kDa),分析这两个组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非靶向LC-MS/MS以鉴定LRCS有效组分中的抗CRC细胞的代谢物,并使用5μmol/L浓度的上述代谢物筛选影响凋亡的关键代谢物。细胞凋亡通路siRNA筛选鉴定关键代谢物的作用靶标。分子对接分析关键代谢物与靶标分子的相互作用位点。结果:LRCS呈浓度依赖性降低CRC细胞的活力,且明显促进CRC细胞的凋亡(均P<0.05),而ECCS无上述作用(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仅LRCS低分子量能产生上述作用。非靶向LC-MS/MS鉴定以及验证实验表明,吲哚-3-乳酸(I3L)影响CRC细胞凋亡的L.rhamnosus关键代谢物。通过siRNA筛选,将CRC细胞的特异性蛋白3(SP3)敲除后,I3L对CRC细胞的凋亡水平、TNF-α的表达与分泌水平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分子对接发现,I3L与SP3的K551、E551和E552存在相互作用。将SP3敲除CRC细胞分别转染SP3野生型过表达质粒和SP3突变型过表达质粒,I3L可以促进前者的细胞凋亡水平和TNF-α分泌水平(均P<0.05),但对后者无此作用(均P>0.05)。结论:L.rhamnosus能促进CRC细胞的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代谢物I3L通过结合SP3的K551、E551和E552位点,增加TNF-α的转录和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鼠李糖乳杆菌 吲哚-3-乳酸 Sp3转录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隐匿性乳腺癌伴结肠转移癌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葛现才 殷德英 +1 位作者 庄洁 辛群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1-481,共1页
患者女,72岁,因"腹痛、腹胀伴停止排气、排便4d"入院。查体:双侧乳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右侧腹部似可见不规则肠襻,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亢进,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CT检查示:肠腔积液、积气,升结肠占位性病... 患者女,72岁,因"腹痛、腹胀伴停止排气、排便4d"入院。查体:双侧乳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右侧腹部似可见不规则肠襻,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亢进,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CT检查示:肠腔积液、积气,升结肠占位性病变伴肠腔狭窄,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鸣音亢进 肿大淋巴结 腹肌紧张 双侧乳腺 右侧腹部 隐匿性乳腺癌 肠腔积液 占位性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