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高表达转录因子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扬平 柯瑞盛 +6 位作者 王华翔 邓桥 蔡秋程 杨芳 张坤 江艺 吕立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64-670,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胃癌高表达转录因子1(GHET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手术的20例HCC患者的肝癌和癌旁组织。回顾性收集201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胃癌高表达转录因子1(GHET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手术的20例HCC患者的肝癌和癌旁组织。回顾性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182例HCC患者肝癌组织和临床资料,根据GHET1表达中位值分为GHET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各91例。Huh7、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用无血清培养基,siRNA.GHET1组转染siRNA—GHET1.阴性对照组(siRNA.NC)转染阴性对照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HET1表达,CCK-8、Transwell实验和Western印迹分析GHET1对HCC细胞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GHET1的mRNA相对表达明显升高;与L02细胞比较,Huh7以及HepG2细胞GHET1的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ET1高表达组肿瘤〉5cm、有血管侵犯、AFP〉400μg/L、EdmonsonI级、肿瘤无包膜比例较低表达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GHET1高表达的HCC患者比低表达的患者预后差。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HET1高表达、有血管侵犯(HR=2.067,95%CI:1.350~3.162)、无肿瘤包膜是HCC患者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Huh7和HepG2细胞转染后,与Con和siRNA-NC组比较,siRNA-GHET1组增殖明显下降;与siRNA—NC组比较,siRNA-GHET1组迁移与侵袭能力下降,E-钙黏蛋白表达升高,纤连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ET1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升高,增加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为HC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是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GHET1 预后
原文传递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的表达与肝癌肝移植患者肿瘤发生与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柯瑞盛 李佳妍 +4 位作者 蔡秋程 杨芳 吕立志 江艺 张坤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3-668,共6页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HnRNPA1)的表达与肝癌行肝移植治疗后肿瘤复发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切除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正常组织中HnRNPA1的表达(n=16),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表达与移植后(n=...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HnRNPA1)的表达与肝癌行肝移植治疗后肿瘤复发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切除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正常组织中HnRNPA1的表达(n=16),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表达与移植后(n=141)肝癌复发及转移的关系和意义。结果肝癌组织的HnRNPA1蛋白阳性率为75.0%(12/16),癌旁组织为18.8%(3/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织的HnRNPA1蛋白表达水平(0.680±0.14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420±0.060)和正常肝组织(0.270±0.046,P〈0.01)。HnRNPA1表达与肝癌直径、TNM分期、血管侵犯、肿瘤包膜等相关(P〈0.01),与肝癌其他临床病理学参数无关(P〉0.05)。HnRNPA1高表达组患者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HnRNPA1低表达组(χ^2=15.577,P〈0.01);生存率明显低于HnRNPA1低表达组(χ^2=6.309,P〈0.05)。结论HnRNPA1蛋白水平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有关,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复发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HnRNPA1) 预后
原文传递
公民死亡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华翔 许蜂蜂 +5 位作者 柯瑞盛 杨芳 蔡秋程 刘建勇 黄兴华 江艺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供肝对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感染和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接受原位肝移植的29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6例,女80例;平均年龄(49±13)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供肝对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感染和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接受原位肝移植的29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6例,女80例;平均年龄(49±13)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供肝来源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司法途径标准供肝(SCD)组197例,公民死亡器官捐献供肝(DCD)组99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平衡两组术前、术中协变量,分析两组术后早期感染情况和细菌耐药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经PSM后两组均为89例。DCD组患者2个月内总体感染率为60%(53/89),明显高于SCD组的43%(38/89)(χ^2=5.059,P<0.05)。其中DCD组腹腔感染率为47%(42/89),明显高于SCD组的33%(29/89)(χ^2=3.960,P<0.05);而DCD组和SCD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30%(27/89)、24%(2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7,P>0.05)。DCD组和SCD组患者在术后分别培养出81、66例病原体,其中细菌占病原体的百分率分别为81%(66/81)、86%(57/66),细菌均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DCD、SCD组患者多药耐药率分别为39%(26/66)、47%(27/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6,P>0.05)。结论与SCD来源供肝相比,DCD移植术后腹部感染率增加,但并不增加多药耐药细菌的感染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公民死亡器官捐献 感染 多药耐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