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糖尿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缪希荣 包丹丹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14期53-54,共2页
目的了解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糖尿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2月选取31例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组,采用全麻方式;另选取31例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研究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采用... 目的了解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糖尿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2月选取31例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组,采用全麻方式;另选取31例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研究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糖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血糖水平,HR、SBP、DB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取不同麻醉方法后,研究组患者各个时间段血糖水平、HR、SBP、DB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用于糖尿病腹部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必要继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糖尿病 腹部手术 应用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海平 《大医生》 2019年第3期83-84,115,共3页
目的对比无痛胃镜检查中不同麻醉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收治的9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单一麻醉组用丙泊酚麻醉,联合麻醉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 目的对比无痛胃镜检查中不同麻醉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收治的9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单一麻醉组用丙泊酚麻醉,联合麻醉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联合麻醉组效果高于单一麻醉组(P<0.05);联合麻醉组体动、呛咳等的发生率低于单一麻醉组(P<0.05);联合麻醉组丙泊酚的平均用量、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清醒的时间、平均胃镜检查的时间低于单一麻醉组(P<0.05)。结论丙泊酚加地佐辛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中的效果优于丙泊酚单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检查 地佐辛 福州总医院 睫毛反射消失 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丙泊酚麻醉 麻醉药物
下载PDF
罗哌卡因沿穿刺通道周围浸润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滨 祝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9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沿腹腔镜穿刺通道浸润麻醉降低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于术中胆囊切除后,抽取0. 5%罗哌卡因50 ml,彩色超声引导下,沿腹腔镜通道...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沿腹腔镜穿刺通道浸润麻醉降低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于术中胆囊切除后,抽取0. 5%罗哌卡因50 ml,彩色超声引导下,沿腹腔镜通道周围多点注射。对照组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哌替啶使用率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6、12、24 h时间点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术后24 h内哌替啶使用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罗哌卡因沿腹腔镜穿刺通道浸润麻醉,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镇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缓解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滨 祝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35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缓解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患者46例,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超前镇痛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5 mg/kg,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缓解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患者46例,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超前镇痛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5 mg/kg,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于麻醉前30 min和术毕2 h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水平。于术后2、4、6、10、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患者的镇静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后2 h,2组外周血IL-6水平均升高,但超前镇痛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P <0. 01);超前镇痛组术后2、4、6、10、24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术后4、6 h的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可作为超前镇痛用药首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后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镇痛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郑婉静 肖锦容 +5 位作者 蔡宇平 许玉城 吴黄辉 李敏 吴晓智 陈国忠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单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年龄60~85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单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年龄60~85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LSGB)组和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组,每组40例。LSGB组和RSGB组分别于全身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左侧或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单点注射0.2%罗哌卡因7ml,C组仅行全身麻醉。记录入室(T1)、阻滞后5min(T2)、诱导后(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5min(T5)、建立气腹(T6)、探查(T7)、苏醒(T8)、拔管即刻(T9)、拔管后5min(T10)、术后2h(T11)、术后12h(T12)和术后24h(T13)的SBP、DBP、HR;采用动态ECG监测相应时间点5min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并进行频域分析,包括低频段(low frequency,LF)、高频段(high frequency,HF)、总功率谱(total power,TP)和LF/HF比值;记录围手术期SGB相关副作用及心血管不良事件。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析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自主神经功能。结果LSGB组和RSGB组围手术期SBP、DBP和HR的变化均小于C组(P〈0.05);LSGB组和RSGB组围手术期SBP和DB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GB组HR变化大于RSGB组(P〈0.05);ISGB组和RSGB组围手术期LF和LF/HF比值变化均小于C组(P〈0.05),HF和TP变化均大于C组(P〈0.05);LSGB组和RSGB组围手术期LF、HF、TP以及LF/HF比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围手术期神经阻滞相关副作用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或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均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自主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高血压 老年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原文传递
肠管连接装置在犬肠断裂伴休克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伟航 蔡志聪 +8 位作者 林楠 杨为锦 王烈 林晨 洪杰 林丽 林志雄 陈东生 王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 探讨肠管连接装置(ICD)在犬肠断裂伴失血休克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10只Beagle犬随机分成2组,并予横断肠管及动脉放血建立肠管断裂伤伴失血性休克模型。实验组(n=5)采用ICD重建肠管,对照组(n=5)结扎肠管,随后暂时关腹,48 h... 目的 探讨肠管连接装置(ICD)在犬肠断裂伴失血休克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10只Beagle犬随机分成2组,并予横断肠管及动脉放血建立肠管断裂伤伴失血性休克模型。实验组(n=5)采用ICD重建肠管,对照组(n=5)结扎肠管,随后暂时关腹,48 h后行确定性手术。观察相关指标(DCS用时、每个断端肠管处理时间、放血量、最初24 h液体复苏量)、确定性手术术中情况及生存情况。在损伤控制手术(DCS)后(0 h)、1、2、4、8、24 h测定血清内毒素浓度。实验组行消化道造影检查。取末端回肠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DCS用时[(37.82±11.83) min比(38.85±12.90) min]、肠管断端的处理时间[(5.09±1.46) min比(4.45±1.28) min]、放血量[(364.45±37.92) ml比(372.54±43.43) ml]及最初24 h补液量[(1 686.87±157.69) ml比(1 729.58±176.23) 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确定性手术中见实验组肠管血运良好,而对照组肠管出现缺血性改变。确定性手术后24 h,实验组动物均存活,而对照组仅存2只。DCS后4 h起,对照组内毒素浓度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消化道造影显示实验组肠管通畅性良好。实验组的末端回肠病理炎症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在严重创伤中,使用ICD重建断裂肠管是可行的,可保留肠道生理功能,减少内毒素移位和肠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管断裂伤 失血性休克 肠管重建 肠管结扎 内毒素移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