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化型甲状腺癌人工智能语音随访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1
作者 郭丝锦 延常姣 +2 位作者 王洋 曹小花 王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1-4,9,共5页
目的构建分化型甲状腺癌人工智能语音随访系统,评价该系统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方法根据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用药及复查情况,构建分化型甲状腺癌人工智能语音随访系统。对2024年2月25-29日本院甲乳血管外科甲状腺癌数据库管理... 目的构建分化型甲状腺癌人工智能语音随访系统,评价该系统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方法根据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用药及复查情况,构建分化型甲状腺癌人工智能语音随访系统。对2024年2月25-29日本院甲乳血管外科甲状腺癌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未进行随访的247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随机抽取10%,对220例患者的通话记录进行完整性和准确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分化型甲状腺癌人工智能语音随访系统,总体电话接通率为88.9%。对于呼叫成功的患者,人工智能语音随访系统的随访平均用时(1.7±0.5)min,总体信息采集完整率为83.8%,术后3个月随访信息采集完整率为92.9%,术后长期随访信息采集完整率为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00,P<0.001)。该随访系统信息采集准确率为94.1%。说方言随访者和说普通话随访者的信息采集准确率分别为92.2%和9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7,P=0.389)。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人工智能语音随访系统具有较高的信息采集效率、完整性和准确性,可降低随访人力成本,在大规模分化型甲状腺癌人群随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人工智能 随访系统 电话随访 信息采集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清TGF-β1、VEGF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
2
作者 李守帅 赵戈 +1 位作者 田立民 朱海军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西安市...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行保乳术的10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1年,根据局部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16)和未复发组(n=88),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GF-β1、VEGF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TGF-β1、VEGF、CAl25及CEA对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VEGF为(358.83±38.00)ng/L、TGF-β1为(849.90±74.19)U/mL、CA125为(18.34±1.61)ng/L及CEA为(40.20±5.64)ng/mL,均高于未复发组的(296.05±39.57)ng/L、(742.85±79.96)ng/L、(14.97±1.66)U/mL、(32.79±4.72)ng/mL(P均<0.05);淋巴转移、术后辅助治疗、肿瘤直径、TNM分期是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VEGF、TGF-β1、CAl25及CEA预测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s,AUC)分别为0.847、0.834、0.925、0.935,其中CEA的AUC最大,敏感度为85.23%,特异度为100%(P均<0.05)。结论保乳术后局部复发患者体内TGF-β1、VEGF、CA125及CEA水平升高,其水平对保乳术后局部复发预测效能较高,且保乳术后局部复发还受淋巴转移、术后辅助治疗、肿瘤直径、TNM分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局部复发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49例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崔风强 袁时芳 +5 位作者 王辉 李彦杰 石文龙 余靖 延常娇 陈江浩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389-1391,1400,共4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炎性动脉闭塞性病变, 1908年,Buerger首次详细描述了该疾病的组织病理表现,又称为Buerger 's病[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静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静息痛、肢体远端溃疡,甚至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炎性动脉闭塞性病变, 1908年,Buerger首次详细描述了该疾病的组织病理表现,又称为Buerger 's病[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静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静息痛、肢体远端溃疡,甚至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药物涂层球囊 Rutherford分级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微流控芯片检测研究进展
4
作者 尉卓凡 宁智文 +1 位作者 胡波 袁时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04-1812,共9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可预测的转移性复发是乳腺癌患者治疗失败、复发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被定义为从原发肿瘤处脱落并进入循环或淋巴系统的肿瘤细胞。研究证实,CTC的检测可以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策略...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可预测的转移性复发是乳腺癌患者治疗失败、复发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被定义为从原发肿瘤处脱落并进入循环或淋巴系统的肿瘤细胞。研究证实,CTC的检测可以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策略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作为液体活检的重要检测对象之一,CTC能够简单地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来收集。然而,大多数CTC在循环中死亡,只有极少数存活并侵犯远处器官。数量上的稀缺、CTC的异质性以及血液中复杂成分的干扰使得CTC的准确检测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CTC的生物和物理特性开发的各种检测方法往往需要在检测前对CTC进行分离和富集,但吸附、洗脱和转移等预处理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造成CTC的损失,而耗时、操作复杂、设备昂贵等问题也限制了CTC的临床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检测技术。以微加工结构为特征的微流控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微流控技术可以精确控制微米级的流体和细胞,因而成为一种特别适合检测稀有CTC的方法。微流控芯片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低耗材、高通量、实时检测等优势,其小型化的特点可将多种检测技术集成于微尺度中,为CTC的分离、鉴定和表征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有助于对肿瘤患者进行个体化分析与治疗。最近,三维(3D)打印技术的兴起为微流控芯片的制造提供了更高效、个性化的方式,避免了传统微流体器件制作方法步骤复杂、耗时等问题。逐层打印出的3D结构将促进微流控芯片实现更高效率和更高通量,并将推动实验室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为肿瘤的生物学和临床研究开辟新视野,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本文中,笔者分析了近年来CTC的不同检测手段的特点,阐述了微流控技术在乳腺癌CTC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以及3D打印微流控芯片技术前沿,并对3D打印微流控芯片技术在乳腺癌CTC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细胞 循环 芯片实验室装置 综述
原文传递
BRCA1/2基因突变对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及相关预后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明坤 王哲 +2 位作者 杨柳 侯兰 张聚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01-1509,共9页
背景与目的:保乳手术现已成为乳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保乳手术能够保留患者的乳房外形,极大地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BRCA1/2基因是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BRCA1/2基因突变对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局部复发的影响目前... 背景与目的:保乳手术现已成为乳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保乳手术能够保留患者的乳房外形,极大地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BRCA1/2基因是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BRCA1/2基因突变对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局部复发的影响目前尚有争议。因此,本研究分析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预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的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率,为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保乳手术的189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等比例回归模型分析BRCA1/2基因突变及其它临床病理因素对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并构建列线图来预测患者的LRFS率。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通过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并通过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获益和应用价值。结果:BRCA1/2基因突变组和未突变组的年龄和分子分型进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Cox等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RCA1/2突变、肿瘤分级、肿瘤大小、N分期及分子分型是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LRFS率的影响因素(均P<0.1)。多因素Cox等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RCA1/2基因突变、肿瘤大小、N分期及分子分型是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将这些因素纳入并建立LRFS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C-index为0.86,内部验证C-index为0.8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3、5年LRFS率预测的AUC分别为0.89、0.8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LRFS率与实际LRFS率接近;DCA分析显示模型的临床获益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BRCA1/2基因突变与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相关,基于BRCA1/2基因突变列线图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的LRFS率,并为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BRCA1 基因 BRCA2 乳房切除术 区段 肿瘤复发 局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