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相关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对远期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丁雪燕 阎岩 +2 位作者 刘夙璇 赵仙先 秦永文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相关的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心功能的变化,并评估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对远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1 187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12~24 h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 I)分为无...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相关的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心功能的变化,并评估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对远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1 187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12~24 h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 I)分为无心肌损伤组、心肌损伤组和心肌梗死组。检测术前、术后3~6 h、12~24 h的血清BNP,比较术前、术后1年的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及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比值(E/A值)。观察再次入院率、再次心肌梗死及再次血管重建的发生率。结果:PCI相关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8.59%(102例),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为14.15%(168例)。心肌梗死组PCI术前及术后3~6 h、12~24 h血清BNP分别为(30±22)、(70±36)、(211±59)ng/L;心肌损伤组为(33±23)、(57±29)、(118±60)ng/L;无心肌损伤组为(32±33)、(42±38)、(66±55)ng/L。术后BNP水平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且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损伤组术后BNP水平高于无心肌损伤组(P〈0.05)。PCI术后1年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损伤组的LVEF及E/A值均低于无心肌损伤组(LVEF分别为55%±6%、63%±5%、65%±4%,P〈0.05;E/A值分别为0.69±0.15、0.82±0.14、1.13±0.07,P〈0.05)。1年的随访中,因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率、再次心肌梗死及再次血管重建的发生率在3组中有显著差异(P〈0.05),在心肌梗死组为8.80%、1.96%、3.92%,发生率最高;3组均未在随访期间发生死亡事件。结论:PCI相关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可能导致远期心功能的下降,24 h内的血清cTn值和血清BNP水平的上升可能作为远期心功能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肌梗死 心功能
原文传递
分子信标用于活细胞内源性mRNA检测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何蓉蓉 丁雪燕 +2 位作者 陈丹峰 宋婧文 荆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7期3227-3231,共5页
目的:观察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s,MB)在活细胞内及在体水平对内源性m RNA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合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 GFP)的MB,模拟体内条件,分别从MB的稳定性、与目标基因结合的特异性和... 目的:观察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s,MB)在活细胞内及在体水平对内源性m RNA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合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 GFP)的MB,模拟体内条件,分别从MB的稳定性、与目标基因结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检测,并通过在活细胞和斑马鱼胚胎内的应用来观察其对内外源性m RNA的检测的可行性。结果:MB在37℃条件下在体外48小时内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未见降解,熔解曲线结果显示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只有在靶序列存在的条件下MB的信号强度显著增强,MB的信号强度与靶基因浓度呈正相关并能基本稳定存在;经e GFP和靶向e GFP的MB共转染的293T细胞能看到荧光表达,靶向e GFP的MB可特异性结合细胞内e GFP的m RNA;在单细胞期斑马鱼胚胎内共注射MB以及目标单链后能观察到荧光表达。结论:结果表明分子信标可用于活细胞内内源性m RN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MB) 内源性 熔解曲线 SLO 斑马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