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成形术联合补肾补血中药复方对椎体骨折患者术后炎性因子及再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施铁英 周琦浩 +2 位作者 冯丽 周东明 侯振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12-217,共6页
目的:研究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联合补肾补血中药复方治疗对术后炎性因子及再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椎体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联合补肾补血中药复方)与对照组,各48例。通过比较两组患... 目的:研究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联合补肾补血中药复方治疗对术后炎性因子及再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椎体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联合补肾补血中药复方)与对照组,各48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IL-6水平及腰椎胸椎骨密度、随访期间再骨折、疼痛、肿胀等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1、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疼痛、肿胀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椎骨密度、胸椎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期间研究组再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补肾补血中药复方治疗椎体骨折患者能够有效抑制术后炎性反应,缓解疼痛、肿胀,提高患者椎体骨密度,降低再骨折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椎体成形术 补肾补血复方 炎性因子 再骨折
下载PDF
钙尔奇D仙灵骨葆胶囊及阿仑膦酸钠片三联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符楚迪 张弢 董千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2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观察钙尔奇D、仙灵骨葆胶囊及阿仑膦酸钠片三联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均给予钙尔奇D联合阿仑膦酸钠... 目的观察钙尔奇D、仙灵骨葆胶囊及阿仑膦酸钠片三联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均给予钙尔奇D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骨密度、血清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7%(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血清磷(P)、钙(Ca)水平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尔奇D、仙灵骨葆胶囊及阿仑膦酸钠片能够显著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临床症状及骨密度,有效恢复机体钙磷代谢平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尔奇D 仙灵骨葆胶囊 阿仑膦酸钠 老年 骨质疏松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与微型钢板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东明 刘德国 侯振海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2期2305-2306,2309,共3页
目的比较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与微型钢板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4例掌骨头关节内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将其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和微型钢板组,每组各3... 目的比较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与微型钢板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4例掌骨头关节内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将其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和微型钢板组,每组各37例,分别采用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和微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术中一般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1年,比较两组掌指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外固定架组TAFS标准评分优良率高于微型钢板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微型钢板组(P〈0.05);外固定架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微型铜板组(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掌骨头骨折的治疗中,创伤小,可跨关节固定,同时维持良好的固定强度,促进骨折愈合和掌指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 外固定支架掌 骨头骨折
下载PDF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创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潘洪 赵志芳 +1 位作者 楼肃亮 陶利江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1946-1948,共3页
跟骨骨折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比较,能使患足更好、更快地恢复功能。但是手术治疗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其中创口感染较为常见。笔者就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13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创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跟骨骨折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比较,能使患足更好、更快地恢复功能。但是手术治疗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其中创口感染较为常见。笔者就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13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创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钢板外露 克氏针固定 资料收集 预防措施 复位跟骨骨折 跟外侧动脉 切开复位内固定 跟距关节面
下载PDF
以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治疗脓毒症早期组织低灌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邹春喜 顾增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5期89-92,102,共5页
目的探讨以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和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比值(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治疗脓毒症早期组织低灌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 目的探讨以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和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比值(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治疗脓毒症早期组织低灌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ΔPCO_(2)/ΔCa-vO_(2)组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组,每组各60例。ΔPCO_(2)/ΔCa-vO_(2)组采用以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进行脓毒症早期复苏治疗,ScvO_(2)组采用以Sc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治疗结果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及乳酸水平低于治疗前,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乳酸清除率均高于治疗前,ΔPCO_(2)/ΔCa-vO_(2)组心脏指数高于治疗前,且ΔPCO_(2)/ΔCa-vO_(2)组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乳酸清除率均高于ScvO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PCO_(2)/ΔCa-vO_(2)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ScvO_(2)组,达到6 h内复苏目标所消耗的液体量低于ScvO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以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治疗脓毒症早期低灌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PCO_(2)/ΔCa-vO_(2)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脓毒症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内固定术后脑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1例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于莹 林金潞 何敏娟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20期58-59,共2页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脊髓受压迫或刺激,加上血管受压迫血流受阻而引发的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和排便功能性障碍的颈椎病[1],手术是最直接的治疗方式,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不可避免。颈后路手术更容易感染,主要由于切口位置较深,术中...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脊髓受压迫或刺激,加上血管受压迫血流受阻而引发的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和排便功能性障碍的颈椎病[1],手术是最直接的治疗方式,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不可避免。颈后路手术更容易感染,主要由于切口位置较深,术中剥离较多,造成局部肌肉失血管化,同时因术中使用内植物及异体骨块,难免发生术后深部感染,处理十分棘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并发症 内固定术后 脑脊液漏 颈椎后路 单开门 脊髓型颈椎病 颈后路手术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冯刚 潘志军 叶有晨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8-653,共6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不同内固定方式、不同时段隐性失血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短重建钉(IMHS)和经皮加压钢板(PCCP)治疗AO/OTA31-A1、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不同内固定方式、不同时段隐性失血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短重建钉(IMHS)和经皮加压钢板(PCCP)治疗AO/OTA31-A1、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DHS组35例,IMHS组55例,PCCP组38例。比较不同内固定方式及不同时间段(术后第1天、第2-3天、第4-5天)的隐性失血量。结果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平均总隐性失血量是平均显性失血量的7倍以上。PCCP、IMHS、DHS组组间总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MHS组与D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阶段性隐性失血量,在DHS组三个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MHS组及PCCP组,术后第4-5天与第1天、第2-3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第1天与第2-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各组三个时间段阶段性隐性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比例,术后第4-5天与术后第1天、第2-3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第1天与第2-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远大于术中显性失血量。PCCP组的总隐性失血量明显少于IMHS组和DHS组,而IMHS组与DHS组的总隐性失血量相似。隐性失血主要发生在手术后的前3d,故术后前3d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化,及时评估患者的失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手术期间 失血 手术
原文传递
^(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周东明 刘德国 侯振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882-1885,共4页
目的观察^(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予以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 目的观察^(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予以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g和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7 mg,每周1次,连续治疗8周;与此同时接受口服碳酸钙D3片600 mg和阿法骨化醇胶囊0.25μg治疗,qd,连续治疗6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99)Tc-MDP15 mg,qd,10 d为1个疗程,间隔30 d开始第2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L1~L4的骨密度(BMD)值、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25-羟化维生素D_3[25-(OH)D3]水平、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骨钙素(BGP)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含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55/60例)和78.33%(47/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L1~L4的BMD值分别为(0.94±0.15),(0.98±0.14),(1.14±0.17),(1.05±0.15),对照组L1~L4的BMD值分别为(0.84±0.14),(0.86±0.13),(0.92±0.16)和(0.90±0.1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股骨颈BMD分别为(0.94±0.11)和(0.83±0.08),血清BALP分别为(4.65±1.23),(4.18±1.03)μg·L^(-1),25-(OH)D3分别为(39.83±5.52),(33.65±5.16)ng·m L^(-1),PINP分别为(336.68±28.36),(286.92±23.65)ng·m L^(-1),BGP分别为(14.86±2.86),(11.53±1.88)ng·m L^(-1),CTX分别为(19.36±4.19),(14.65±3.67)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上腹部不适,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面色潮红,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2/60例)和1.67%(1/6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骨代谢相关指标,提高骨密度,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骨质疏松 骨折 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