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起搏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5年随访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振云 刘祖秋 +4 位作者 陈晓敏 张国元 吴宗贵 洪中立 闵宗延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CM)患者的远期临床、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以确定右心室起搏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 方法:对30例HCM患者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右心室起搏前...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CM)患者的远期临床、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以确定右心室起搏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 方法:对30例HCM患者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右心室起搏前及5年后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变化。 结果:右心室起搏5年后临床症状、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及超声心动日均显著改变,尤其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左心室流出道宽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排血量及心脏指数改善更为显著(P<0.001),肥厚的心室间隔显著变薄(P<0.05)。 结论:右心室起搏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其远期疗效显著,并发现能逆转肥厚的心室间隔及左心室游离壁,改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因此为HCM的起搏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患者,起搏治疗可能成为较理想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性心肌病 心脏起搏 血液动力学 预后
下载PDF
桡动脉介入治疗后迟发假性动脉瘤转外科治疗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晏彪 俞飞虎 +2 位作者 张思思 蒋玲玲 陈振云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3期221-222,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83岁,肥胖体型,因"反复胸闷、胸痛1个月,加重3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180/100 mm Hg,长期口服非洛地平等降血压治疗。入院后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入院第2天... 1病例资料患者女,83岁,肥胖体型,因"反复胸闷、胸痛1个月,加重3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180/100 mm Hg,长期口服非洛地平等降血压治疗。入院后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入院第2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第一次穿刺顺利,回血好,进导丝顺畅,无明显阻力,但沿导丝送入鞘后回抽无血。撤出鞘后压迫穿刺部位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 假性动脉瘤
下载PDF
化浊行血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立群 陈超群 +2 位作者 陈海英 杨佳萍 宋雪丹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10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化浊行血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血浊证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化浊行血汤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 目的:观察化浊行血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血浊证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化浊行血汤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s-CR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s-CRP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hs-CR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行血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血浊证TIA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hs-CRP含量,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推广应用于临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血浊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化浊行血汤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Na^+/H^+交换蛋白-1基因调控人肺癌细胞酸碱平衡和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厉为良 钱桂生 +1 位作者 黄桂君 吴国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91-692,共2页
关键词 肺癌细胞 酸碱平衡 细胞凋亡 Na^+/H^2+交换蛋白-1 基因调控
原文传递
老年人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动态心电图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燕玲 慈书平 赵丽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931-933,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动态心电图变化。方法 113例中男102例,女11例。年龄61-93岁,平均(75.4±9.8)岁。左心衰竭病史1-12年,平均(4.5±3.1)年。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期做24 h动态心电图;稳定2周后再做24 h... 目的观察老年人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动态心电图变化。方法 113例中男102例,女11例。年龄61-93岁,平均(75.4±9.8)岁。左心衰竭病史1-12年,平均(4.5±3.1)年。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期做24 h动态心电图;稳定2周后再做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期动态心电图中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早搏、房速、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均较稳定期显著增多(P〈0.05或0.01)。结论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期可诱发多种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改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因此应高度重视急性左心衰竭的心律失常,加强对心律失常的观察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左心衰竭 发作期 稳定期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老年冠心病患者窦房结功能改变机制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振云 隋献昌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9-150,共2页
报道老年冠心病患者、老年及青年健康者的窦房结功能测定(包括SNRT、CSNRT、SNRTI、SACT及AVNC文氏点)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与老年健康者的窦房结功能均较青年人降低(P<0.05),但老年冠心病患者与老年... 报道老年冠心病患者、老年及青年健康者的窦房结功能测定(包括SNRT、CSNRT、SNRTI、SACT及AVNC文氏点)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与老年健康者的窦房结功能均较青年人降低(P<0.05),但老年冠心病患者与老年健康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对老年人窦房结功能减退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窦房结功能 病理生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