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在胃肠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宗海 钱伟峰 蒋泽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1262-1265,共4页
自1987年法国医师 Mouret 首次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普及并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一腹腔镜外科学.腹腔镜是集电学、光学等高科技为一体的一门新的技术,最初用于胆囊的切除,随着对腹腔镜认识的提高、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胃肠肿瘤 腹腔镜超声探测术 胃切除术
下载PDF
HSVtk/GCV体外诱导人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宗海 钱伟峰 +1 位作者 迟德彪 蒋泽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HSVtk/GCV系统在体外诱导LoVo细胞凋亡。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转染LoVo细胞获得阳性克隆,以GCV(10μmol·L^(-1))作用,经光镜、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HSVtk+/LoVo细胞经GCV(10μmol·L^(-1))作用0h~48h不... 目的探讨HSVtk/GCV系统在体外诱导LoVo细胞凋亡。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转染LoVo细胞获得阳性克隆,以GCV(10μmol·L^(-1))作用,经光镜、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HSVtk+/LoVo细胞经GCV(10μmol·L^(-1))作用0h~48h不等,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计算其凋亡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通过光镜、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实验组HSVtk+/LoVo细胞凋亡情况,HSVtk+/LoVo细胞分别经GCV(10μmol·L^(-1))作用0,12,24,36,48h,凋亡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作用24h后凋亡率低于0.3,48h升至0.925。经流式细胞仪检测GCV作用后的肿瘤细胞,细胞周期变化明显D_0/G_1期细胞从0.31上升到0.42,S期细胞从0.62下降到0.39。结论 HSVtk/GCV系统可诱导LoVo细胞凋亡,且存在时间效应,GCV可抑制细胞DNA的合成,阻止细胞由G_1期向S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病理学 肿瘤细胞 胸苷激酶 疱疹病毒科 更西罗韦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溶液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英刚 黄宗海 +2 位作者 雷洪伊 张庆国 林洪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6-367,共2页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意义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处理组 ,处理组给予 7 5 %的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 ,于休克末及给液后 1、3h测定骨骼肌、肝、小肠的组织氧分压 ,并...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意义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处理组 ,处理组给予 7 5 %的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 ,于休克末及给液后 1、3h测定骨骼肌、肝、小肠的组织氧分压 ,并测定给液后 2h后肺含水量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记录存活时间。结果 复苏后处理组平均动脉压及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给液后 2h处理组大鼠肺含水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处理组大鼠 1 2、2 4h存活率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可改善内脏器官的组织氧分压 ,减轻肺水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液体复苏 氯化钠溶液 高渗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大鼠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及山莨菪碱的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童宗焰 黄宗海 +3 位作者 厉周 孙英刚 林洪武 孙高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25-727,共3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过程中血浆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与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探讨山莨菪碱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下肢创伤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休克组与处理组,观察创伤前后...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过程中血浆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与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探讨山莨菪碱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下肢创伤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休克组与处理组,观察创伤前后血NO、ET及骨骼肌、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并记录存活时间。结果创伤休克后血NO、ET浓度显著高于伤前水平,休克后组织氧分压较创伤前显著降低;处理组复苏后5、12h血浆ET浓度显著低于休克组,复苏后各时间点血NO/ET值高于休克组,复苏后各时间点肝脏、小肠氧分压显著高于休克组,处理组12、24h存活率显著高于休克组(P<005)。结论NO、ET及NO/ET的失衡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应用654-2可减少ET的分泌与释放,使NO/ET值升高,改善肝脏及小肠的氧分压,从而改善创伤性休克大鼠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山莨菪碱
下载PDF
结直肠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范应方 黄宗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以放化疗,但术后5年生存率在50%左右,约半数的患者5 a后出现复发或转移.对失去手术机会或转移性患者主要采取以5-FU为主的化疗和生物治疗.肿瘤基因治疗是生物治疗的发展和...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以放化疗,但术后5年生存率在50%左右,约半数的患者5 a后出现复发或转移.对失去手术机会或转移性患者主要采取以5-FU为主的化疗和生物治疗.肿瘤基因治疗是生物治疗的发展和新支柱,是肿瘤生物治疗的里程碑.它是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DNA或RNA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使之在细胞内表达,以诱发免疫应答反应,控制和调节机体抗癌功能.本文就结直肠癌基因治疗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治疗 基因疗法
下载PDF
L-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浩淼 黄宗海 +2 位作者 黄绪亮 孙英刚 林洪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外力致大鼠双侧后肢骨折 ,制作创伤性休克模型 ,复苏时分别输注L -Arg 10、10 0、30 0mg/kg ,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m...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外力致大鼠双侧后肢骨折 ,制作创伤性休克模型 ,复苏时分别输注L -Arg 10、10 0、30 0mg/kg ,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mg/kg) ,诱导型NOS (i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 (AG 10 0mg/kg)观察存活时间、存活率。结果 L -Arg诸组及AG组大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存活率提高。结论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一氧化氮 L-精氨酸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HSVtk基因转导体外抗结肠癌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宗海 余文林 +2 位作者 杨力 宋惠娟 杨继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84-86,共3页
原发性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措施对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5],但对于中晚期癌特别是伴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者的治疗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6,7].基因治疗为其提供了新的治疗途... 原发性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措施对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5],但对于中晚期癌特别是伴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者的治疗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6,7].基因治疗为其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8-13].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丙氧鸟苷(GCV)系统疗法已广泛用于胶质瘤、肺癌、肝癌、乳腺癌、黑素瘤及淋巴肉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试验性治疗研究[14-19],在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肯定疗效[ 8,20.该疗法是通过病毒载体将HSVtk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其表达产物可将无毒性的药物前体(GCV)代谢为三磷酸化产物,取代鸟苷酸掺入DNA,并抑制DNA聚合酶而杀伤肿瘤细胞[21].我们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携带HSVtk基因转染人大肠癌LoVo细胞,研究HSVtk/GCV系统体外治疗大肠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激酶 基因表达 基因疗法 结肠直肠肿瘤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换液频度与细胞增生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刚庆 方驰华 池达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953-1955,共3页
目的:探索成体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体外培养方法,观察采用不同的换液频度与细胞增生和生长的关系,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从大鼠股骨获取骨髓,采用梯度离心的方法进行分离,在含10 mL/L胎牛血清的DMEM中常规培养,... 目的:探索成体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体外培养方法,观察采用不同的换液频度与细胞增生和生长的关系,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从大鼠股骨获取骨髓,采用梯度离心的方法进行分离,在含10 mL/L胎牛血清的DMEM中常规培养,以MTT法检测不同的时间换液时细胞的生长曲线,并用碱性磷酸酶(AKF)检测的方法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采用梯度离心方法分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纯度较高,细胞活性佳,AKF染色为强阴性.首次换液后,每天更换培养液比每隔3-4d换液一次更有利于MSCs的增生, 原代长满培养瓶底比每隔2-3d换液一次平均提前2d. 结论:采用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可获得纯度较高的骨髓间质干细胞,是简单易行的分离方法,每天更换培养液比每隔3-4d换液一次更有利于MSCs的增生和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集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细胞增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原代培养 频度 分离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 常规培养 结论 方法
下载PDF
胃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余文林 黄宗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887-889,共3页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疗法 自杀基因 抑癌基因
下载PDF
p16基因在消化系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文林 黄宗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2期1061-1062,共2页
关键词 P16基因 基因突变 纯合性缺失 消化系统
下载PDF
TNP--470对结肠癌裸鼠腹水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应方 黄宗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对裸鼠荷人结肠癌腹水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NP-470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将LOVO细胞注入Balb/c裸鼠腹腔,建立结肠癌腹水瘤模型。30只裸鼠随机分成TNP-470组(30mg/kg,sc, qod...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对裸鼠荷人结肠癌腹水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NP-470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将LOVO细胞注入Balb/c裸鼠腹腔,建立结肠癌腹水瘤模型。30只裸鼠随机分成TNP-470组(30mg/kg,sc, qod)和对照组(给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结果:TNP-470可抑制LOVO细胞的体外生长,IC50为2.14×10~2μg·L^(-1)。两组裸鼠体质量分别为24.5±3.2g,29.5±2.1g;腹围分别为7.0±1.1cm, 10.3±1.5cm;腹腔肿瘤结节数分别为40.3±12.3个,92.1±20.6个;腹腔最大结节直径分别为3.3±0.7mm,7.3±2.3mm。统计分析表明:在鼠重、腹围、腹腔转移结节数、腹腔最大结节直径等方面,TNP-470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01,P<0.001,P=0.004)。在累积生存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2d和40d,两组裸鼠生存时间也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TNP-470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腹水形成和腹腔播散结节生长,提高荷瘤裸鼠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P-470 结肠癌 裸鼠 腹水瘤生长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血管抑素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建发 黄宗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597-1600,共4页
作为第一种被发现并纯化的肿瘤血管抑制剂,血管抑素是目前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的热点之一。血管抑素是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和/或纤维蛋白溶解酶的降解产物,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定向迁移和抑制毛细血... 作为第一种被发现并纯化的肿瘤血管抑制剂,血管抑素是目前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的热点之一。血管抑素是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和/或纤维蛋白溶解酶的降解产物,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定向迁移和抑制毛细血管芽生等抗肿瘤血管生长活性。作用机制包括:(1)增强黏附激酶活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2)拮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3)诱导蛋白激酶ERK-l和ERK-2脱磷监化,降低两种酶活性;(4)和组织纤溶酶原激原物非竞争性结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毛细血管芽生;(5)通过和内皮细胞表面ATP合成酶的α/β亚基结合,使内皮细胞在缺氧环境中合成ATP的能力丧失,抑制内皮细胞增生。通过重组法、转基因法和体内降解法,许多Ⅰ期、Ⅱ期临床试验证实血管抑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血管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研究进展 肿瘤 血管生成 作用机制 分子结构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创伤性休克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孙高斌 黄宗海 《微循环学杂志》 2003年第3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创伤性休克 肠道细菌移位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HSVtk基因联合5-FU治疗实验性大肠癌 被引量:10
14
作者 钱伟峰黄 黄宗海 迟德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研究体内外联合应用HSVtk/GCV系统和5-FU治疗大肠癌的疗效。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转染人大肠癌LoVo细胞,MTT法观察GCV联合5-FU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通过裸鼠皮下注射HSVtk+LoVo细胞建立人大肠癌肿瘤模型,应用GCV和(或)5-FU治疗后测量... 目的研究体内外联合应用HSVtk/GCV系统和5-FU治疗大肠癌的疗效。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转染人大肠癌LoVo细胞,MTT法观察GCV联合5-FU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通过裸鼠皮下注射HSVtk+LoVo细胞建立人大肠癌肿瘤模型,应用GCV和(或)5-FU治疗后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并用HE染色观察有无器官毒副作用。结果体外实验MTT法显示HSVtk/GCV系统联合5-FU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较GCV组明显增强(P<0.05),体内实验表明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为(348±68)mm^3大小,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1),HE染色未观察到各器官病理改变。结论联合应用HSVtk/GCV系统和5-FU能提高HSVtk/GCV系统治疗大肠癌的疗效,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基因疗法 胸苷激酶 遗传学 氟尿嘧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