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肖国生 王兆丹 +2 位作者 陈林 邱志群 舒为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64,共6页
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是一种以定量的方式评价人暴露病原微生物后发生健康不良风险的可能性,它包括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通过危害识别和危害表征识别和量化病原因子后,利用剂量-反应评价确定病原暴露... 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是一种以定量的方式评价人暴露病原微生物后发生健康不良风险的可能性,它包括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通过危害识别和危害表征识别和量化病原因子后,利用剂量-反应评价确定病原暴露水平(剂量)与相应健康不良结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度(反应)之间的关系。在剂量-反应评价中,指数模型和β-泊松模型是最常用的剂量-反应模型。风险表征是在整合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价和暴露评价的基础上,利用静态微生物风险评价模型或动态微生物风险评价模型定量估计在特定暴露条件下相关人群发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有助于理解和管理病原危害,获得的定量信息能更好地确定病原微生物风险的大小,权衡和改进病原风险控制措施。文章评述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过程和模型,并以三峡库区万州饮用水隐孢子虫风险为例介绍如何实施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期望为我国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风险分析 定量风险评价 剂量-反应模型 风险评价模型
下载PDF
重庆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及个体健康危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玲 伍亚舟 +2 位作者 朱立强 刘虹宏 易东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8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26岁以上社区居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制定其定量评价模型,为预测个体发病危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1∶2的比例抽取脑卒中患者1034例、对照组2 06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得出各危险... 目的探讨重庆市26岁以上社区居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制定其定量评价模型,为预测个体发病危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1∶2的比例抽取脑卒中患者1034例、对照组2 06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得出各危险因素的OR值,将不同暴露水平的危险因素转化成危险分数,最后根据个体情况得到组合危险分数,从而预测该个体脑卒中的发病危险。结果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嗜咸食、不锻炼、舒张压≥90 mmHg、高血压和脑卒中家族史、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其中危险分数较高的前3位依次为高血压(5.728)、冠心病(5.404)、脑卒中家族史(4.599)。女性主要危险因素与男性相比,不包括不锻炼和冠心病,增加了饮酒和超重,其中危险因素较高的前3位依次为高血压(5.270)、脑卒中家族史(4.866)、高脂血症(4.346)。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个人病史是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和控制,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而根据危险因素建立的危险分数评估模型是健康教育的有力依据,也是当前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危险因素 评估模型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乙醇脱氢酶2和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及饮酒习惯与直肠癌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姜爱仁 高长明 +4 位作者 吴建中 Takezaki Toshiro 曹佳 Tajima Kazuo 沈洪兵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1445-1449,共5页
目的:研究乙醇脱氢酶2(ADH2)、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PCR-DH-PLC检测研究对象的ADH2/ALDH2基因型,比较不同的基因型及生活习惯与直肠癌的关系。结果:1)与不饮酒者相比较,饮... 目的:研究乙醇脱氢酶2(ADH2)、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PCR-DH-PLC检测研究对象的ADH2/ALDH2基因型,比较不同的基因型及生活习惯与直肠癌的关系。结果:1)与不饮酒者相比较,饮酒者患直肠癌的危险性显著增高(OR=2.20,95%CI:1.47~3.28,P=0.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未发现ADH2、ALDH2各基因型与直肠癌的危险性有关。3)对ADH2、ALDH2基因多态相互作用的分层分析发现,同时携带ADH2A/A和ALDH2G/G基因型者,发生直肠癌的危险性显著增高(性别、年龄和吸烟调整OR=1.82,95%CI:1.07~3.09)。4)在饮酒者中,ADH2A/A、A/G+G/G基因型者患直肠癌的调整OR分别为2.56(95%CI:1.38~4.73)和2.10(95%CI:1.15~3.84);ALDH2G/G基因型者发生直肠癌的调整OR为1.82(95%CI:1.07~3.09)。结论:饮酒是直肠癌的危险因素;ADH2A/A与ALDH2G/G基因型在增加直肠癌易感性上有协同作用;ALDH2G/A+A/A基因型可减弱饮酒患直肠癌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乙醇脱氢酶2 乙醛脱氢酶2 基因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鳖甲煎改良方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艾志波 张荣华 闫国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研究鳖甲煎改良方对大鼠肝纤维化(HF)的防治作用及对TGF-β1和Sman3/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大鼠用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油剂3mL/kg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8wk,于第2周... 目的:研究鳖甲煎改良方对大鼠肝纤维化(HF)的防治作用及对TGF-β1和Sman3/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大鼠用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油剂3mL/kg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8wk,于第2周时随机处死5只大鼠证实HF形成后,将剩下的大鼠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B组)、鳖甲煎改良方高剂量组[C组,28.4g/(kg·d)]、中剂量组[D组,14.2g/(kg·d)]、低剂量组[E组,7.1g/(kg·d)]、复方鳖甲软肝片组[F组,0.6g/(kg·d)],每组15只.C、D、E、F组给予10mL/(kg·d)相应药液灌胃治疗,A、B组同时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8wk后采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草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取肝组织作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8wk后,与B组比较,C、D、E组和F组肝小叶结构破坏明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分级较B组明显好转;ALT和AST含量显著降低(P<0.01),白蛋白含量显著增加(37.85g/L±3.08g/L,38.25g/L±1.90g/L,38.13g/L±1.50g/L,38.09g/L±3.27g/Lvs27.05g/L±4.81g/L,均P<0.01);TGF-β1、Smad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TGF-β1:0.127±0.014,0.122±0.051,0.126±0.027,0.119±0.020vs0.332±0.074,均P<0.01;Smad3:0.415±0.057,0.427±0.074,0.425±0.080,0.432±0.075vs0.527±0.054,均P<0.01),Smad7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0.308±0.077,0.326±0.086,0.315±0.071,0.348±0.065vs0.185±0.059,均P<0.01),且C、D、E组和F组间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鳖甲煎改良方能够显著减轻CCl4导致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鳖甲煎改良方调控TGF-β1和Sman3/7信号转导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改良方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SMAD7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吸烟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雷春萍 熊鸿燕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360-365,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在校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分析国内14篇关于在校大学生吸烟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了15 521人次,合并OR值(95%CI)有统计学意义的前七位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性别8.632(... 目的探讨我国在校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分析国内14篇关于在校大学生吸烟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了15 521人次,合并OR值(95%CI)有统计学意义的前七位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性别8.632(6.875~10.839)、吸烟正向态度3.749(2.645~5.313)、是否饮酒3.007(2.055~4.401)、父母吸烟2.752(2.152~3.520)、周围人及朋友吸烟2.384(1.610~3.528)、经济状况2.197(1.223~3.944)、情绪与心理2.026(1.169~3.513)。结论我国在校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性别、吸烟正向态度、是否饮酒、周围人及朋友吸烟等,因此在今后的我国大学生禁烟干预活动中应围绕这些主要影响因素开展禁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分析 吸烟 危险因素 大学生 性别 饮酒 同伴 吸烟正向态度
原文传递
LHX6基因在肺癌中的甲基化及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明谦 李艳 +2 位作者 毕瑜 罗文娟 韩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8-1071,1075,共5页
目的分析LHX6基因在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的甲基化情况及其表达,并初步探索LHX6基因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88例配对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肺癌细胞系中LHX6基因甲基化情况进行检测;应用RT-PCR,... 目的分析LHX6基因在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的甲基化情况及其表达,并初步探索LHX6基因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88例配对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肺癌细胞系中LHX6基因甲基化情况进行检测;应用RT-PCR,q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正常肺组织、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的LHX6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对LHX6基因过表达处理检测该基因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探索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LHX6基因在肺癌组织与肺癌细胞系中发生明显高甲基化(P<0.01),且该基因在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呈现了表达下降情况(P<0.01)。过表达LHX6基因后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结论 LHX6基因在肺癌中是一个受甲基化调控的基因,该甲基化程度影响该基因表达,该基因具有抑制肺癌的作用,是一个典型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LHX6基因 甲基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五味子甲素对MPP^+致SH-SY5Y细胞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妍 张巍 +3 位作者 蔡同建 赵东海 罗军 吕士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0-52,共3页
通过体外培养SH-SY5Y细胞,Tunel法观察五味子甲素(Schisandra A,Sch A)对MPP+染毒SH-SY5Y细胞形态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核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各组SH-SY5Y细胞中ERK及p-ERK蛋白表达水平的不同,探讨Sch A对1-甲基-4-... 通过体外培养SH-SY5Y细胞,Tunel法观察五味子甲素(Schisandra A,Sch A)对MPP+染毒SH-SY5Y细胞形态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核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各组SH-SY5Y细胞中ERK及p-ERK蛋白表达水平的不同,探讨Sch A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MPP+)引起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及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mmol/L MPP+染毒可引起SH-SY5Y细胞形态明显改变,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各浓度组Sch A干预均可有效抑制SH-SY5Y细胞的凋亡。与对照组比较,MPP+组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明显抑制;而与MPP+染毒组相比,Sch A干预组p-ER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结果表明,MPP+具有促进SH-SY5Y细胞凋亡的作用,而Sch A能明显缓解MPP+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与ERK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P^+ 五味子甲素 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凋亡 ERK
下载PDF
近25年中国正常男性精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9
8
作者 黄莉萍 李亚斐 +1 位作者 熊鸿燕 曹佳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8,139,共8页
目的:研究近25年来中国正常男性的精液质量变化趋势。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1985~2009年间我国正常男性精液质量检测报告文献115篇,涉及69个县市的23 126人。用直线回归法和秩和检验分析精液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精子密度、精子非前... 目的:研究近25年来中国正常男性的精液质量变化趋势。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1985~2009年间我国正常男性精液质量检测报告文献115篇,涉及69个县市的23 126人。用直线回归法和秩和检验分析精液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精子密度、精子非前向运动率(c%)呈显著下降趋势。1985~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3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总数的秩和检验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25年来我国正常男性的精子密度可能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参数 健康男性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新型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的合成与荧光成像的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娜娜 郭丽 +2 位作者 罗圣霖 梁玉峰 齐庆蓉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3个新型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Ⅲ1、Ⅲ2、Ⅲ3),并探讨其荧光成像的活性。方法将6-溴己酸与取代苯酚成酯后,再与2,3,3-三甲基-3H吲哚反应制备成季铵盐,进而与环己烯双醛缩合制得目标化合物;通过测定目标物的最大吸收波... 目的设计并合成3个新型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Ⅲ1、Ⅲ2、Ⅲ3),并探讨其荧光成像的活性。方法将6-溴己酸与取代苯酚成酯后,再与2,3,3-三甲基-3H吲哚反应制备成季铵盐,进而与环己烯双醛缩合制得目标化合物;通过测定目标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发射波长以及评价体外近红外成像的特点,选择最优化合物进行动物活体成像测试。结果与结论合成并确证了目标物的化学结构,其最大吸收和发射波长均在近红外区;小鼠活体成像研究显示:吲哚七甲川菁染料Ⅲ1可用于体内组织器官的近红外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七甲川 吲哚菁染料 合成 荧光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