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STAR基因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玲 郭莲 +1 位作者 彭勇 陈兵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67-1271,共5页
目的:通过正、反义T-STAR(testis—signaltransduc—tionandactivatorofRNA)基因转染结肠癌HCT-116细胞,观察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法将正、反义T-STAR基因转染入HCT-116细胞,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 目的:通过正、反义T-STAR(testis—signaltransduc—tionandactivatorofRNA)基因转染结肠癌HCT-116细胞,观察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法将正、反义T-STAR基因转染入HCT-116细胞,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该细胞T—STA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并用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改变.结果:在T—STAR转染的结肠癌HCT-116细胞中,T—STAR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分别为296%,180%,P<0.01),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而在反义T—STAR转染的细胞中,T—STAR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分别为59%,83.8%,P<0.01),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转染空白载体和未转染细胞中T—STAR表达极端粒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结肠癌HCT-116细胞T—STAR基因可能参与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正相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TAR基因 结肠癌细胞系 LIPOFECTAMINE 细胞端粒酶活性 activator ELISA法检测 16细胞 WESTEM RT-PCR 基因mRNA 基因转染 蛋白表达 显著性差异 表达变化 blot 活性改变 正相调节 转染细胞 and 脂质体
下载PDF
环丙沙星联用磷霉素抗尿路感染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作用体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洁 何召云 +2 位作者 宫海燕 许思权 陈先华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应用抗尿路感染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和菌种鉴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联合抑菌浓度指数(FICI)测定采用棋盘法。结果 82株耐环丙沙星铜绿... 目的观察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应用抗尿路感染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和菌种鉴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联合抑菌浓度指数(FICI)测定采用棋盘法。结果 82株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中,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应用对22株细菌有协同抗菌作用,占26.83%。急性杀菌作用中,选取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应用后协同抗菌作用和环丙沙星MIC降低均最明显的铜绿假单胞菌P34和P58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在药物处理8 h时,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处理组的细菌数明显低于两种药物单独处理组。浊度试验结果显示,药物处理3 h后,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细菌浊度出现明显差异。结论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应用不但具有抗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和溶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环丙沙星 磷霉素 铜绿假单胞菌 协同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