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吸收止血绫(S-100)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江小伟 蔡廷江 +5 位作者 王栋 崔益钿 万青 宋洋 杨雷 陈东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5期2335-2335,共1页
神经外科手术中彻底止血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以往神经外科多使用明胶海绵进行创面止血,但由于其黏附强度较差,对渗血较多创面易漂浮移位,
关键词 手术 神经 止血绫
下载PDF
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P物质、神经肽Y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薛忠元 宋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48-2149,共2页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脑卒中后抑郁(PSD)是其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其生存质量,甚至增加脑血管病死亡率。研究表明,P物质、神经肽Y(NPY)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在抑郁症的病...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脑卒中后抑郁(PSD)是其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其生存质量,甚至增加脑血管病死亡率。研究表明,P物质、神经肽Y(NPY)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起重要作用〔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脑卒中后抑郁
下载PDF
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颅脑外伤术后脑积水 被引量:8
3
作者 万青 崔益钿 +2 位作者 宋洋 蔡廷江 江小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在颅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手术的颅脑外伤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其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均在伤后3个月内进行...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在颅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手术的颅脑外伤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其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均在伤后3个月内进行,术后并发分流管阻塞2例(4.4%),颅内感染2例(4.4%);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改善40例(88.9%);恢复良好24例(53.3%),中度残疾11例(24.4%),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积水、脑膨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手术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脑积水
下载PDF
双源 CT 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丽丽 蔡廷江 +6 位作者 史跃 赵汉青 陈凯 李皖陇 刘忱 周德兴 孙晨曦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 CT 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疑诊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双源 CT 血管造影图像,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所见对照。结果43例中 CTA 检出37例39个动... 目的:探讨双源 CT 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疑诊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双源 CT 血管造影图像,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所见对照。结果43例中 CTA 检出37例39个动脉瘤,6例阴性。 CTA 清晰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指向、瘤颈、瘤壁钙化、瘤内血栓、载瘤血管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病变细节。25例(CTA 阳性19例和阴性 6例)行 DSA 检查,检出20例20个动脉瘤,5例阴性。共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除漏诊 1例 <3 mm 的动脉瘤外,CTA 所示动脉瘤细节与 DSA 或术中所见完全一致。结论双源 CT 血管造影能快速诊断颅内动脉瘤并提供动脉瘤及颅内情况的详实信息,为术前评估提供重要指导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双源CT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洋 徐永茂 江兴松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666-667,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2次出血28例,3次出血9例。死亡15例(40.5%),治愈22例。结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2次出血28例,3次出血9例。死亡15例(40.5%),治愈22例。结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感染等全身并发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有效防治并发症是防止再次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 反复发作
下载PDF
整体护理内容如何在特别护理记录中体现
6
作者 张兰 张艳 +1 位作者 郑蕾 朱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整体护理 内容 特别护理记录 入院评估单 健康教育评价表
下载PDF
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形态学特点与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史跃 蔡廷江 +3 位作者 黄玉杰 王安明 陈凯 高从敬 《解剖与临床》 2011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形态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检查筛选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3D DSA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形态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检查筛选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3D DSA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31例患者共36枚动脉瘤,均栓塞成功,完全栓塞28枚(77.78%),大部分栓塞8枚(22.22%).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或脑血栓形成.结论:术前根据DSCTA检查资料和DSA图像对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形态进行分析,能为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S环 窄颈动脉瘤 X线解剖学 弹簧圈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