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玉秋 闫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S1期45-45,46,共2页
门诊是医院的第一窗口,是患者与医院接触后,初步进行诊断并确定在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场所。患者流动量大,来往人员复杂,护理服务质量要求高。因护理人员分散在不同岗位,对管理带来很多不利方面。
关键词 门诊护理 门诊护士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宁 高峰玉 +1 位作者 张楠 郭学建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9期21-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对878例患者行十二指肠镜检查并做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其中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者128例(憩室组),未发现憩室者750例(对照组)。每例患者详细记录ERCP指征及检查结...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对878例患者行十二指肠镜检查并做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其中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者128例(憩室组),未发现憩室者750例(对照组)。每例患者详细记录ERCP指征及检查结果。结果胆石症检出率在憩室组为66.4%,对照组为41.3%(P<0.001)。以急性胰腺炎为ERCP指征在憩室组为56.3%,对照组22.3%(P<0.001)。不明原因急性胰腺炎(特发性急性胰腺炎)憩室组17.2%,对照组2.0%(P<0.001)。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与急性胰腺炎发病有关。并可以认为乳头周围憩室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十二指肠镜检查 特发性急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乳头 憩室 周围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下载PDF
推拿干预体能训练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3
作者 丁原全 车彬 张瑞民 《河北中医》 2011年第7期1035-1036,共2页
体能训练是军事训练中常用的一种训练手段,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决定因素之一。但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运动性疲劳,而影响训练效果。为了保证体能训练的效果,快速消除疲劳,2010-04—2010-07,我们采用推拿干预体能训练运动性疲劳259例,
关键词 疲劳 推拿
下载PDF
三种蝮蛇毒的鉴别研究
4
作者 李凤阁 《中草药》 CAS 1987年第5期31-32,共2页
浙江、东北陆生及蛇岛三产地的蝮蛇毒外观相似,但其毒性成分、毒性强度等有明显区别。前二者含凝血酶样酶,体外直接使血浆凝固;三者都含纤溶酶,可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分离的情氨酸酯酶组分对豚鼠的中毒反应,浙江产蝮蛇毒表现的是以神经... 浙江、东北陆生及蛇岛三产地的蝮蛇毒外观相似,但其毒性成分、毒性强度等有明显区别。前二者含凝血酶样酶,体外直接使血浆凝固;三者都含纤溶酶,可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分离的情氨酸酯酶组分对豚鼠的中毒反应,浙江产蝮蛇毒表现的是以神经毒素为主的毒性,故可与以鸡蛋清冒充的伪品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毒 凝血酶样酶 精氨酸酯酶
下载PDF
简用模糊数学模型综合评价蝮蛇抗栓酶的疗效
5
作者 李凤阁 《蛇志》 1995年第4期41-42,共2页
本文用模糊数学模型综合评价蝮蛇抗栓酶对治疗各类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疗效是:显效45.1%,有效45.1%,无效9.8%,比较客观反映了药物治疗效果。
关键词 蝮蛇抗栓酶 疗效 模糊数学 评价
下载PDF
浙江蝮蛇毒有效组分的分离及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凤阁 岳秀英 《中草药》 CAS 1987年第10期4-5,共2页
应用DEAE葡聚糖凝胶A-50对浙江蝮蛇毒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13个蛋白质峰,有效组分凝血酶样酶(精氨酸酯酶活性)分布在6、7、8峰。并对该组分的某些性质如体外凝固性、对血ⅩⅢ因子作用、局部出血作用及毒性强度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蛇毒 凝血酶样酶 血XIII因子 毒性
下载PDF
乙二胺四醋酸二钠对蝮蛇抗栓酶毒性的影响
7
作者 李凤阁 李海兵 《蛇志》 1994年第4期20-21,共2页
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蝮蛇抗栓酶0.1u/10g,实验组同时再注射0.5%EDTA2Na溶液0.25ml/10g,结果表明,死亡率各组间无差别(P>0.05),但对照组动物脏器有出血现象,而实验组则无出血。
关键词 蝮蛇抗栓酶 毒性 乙二胺 四醋酸二钠
全文增补中
急性脊髓型减压病1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学文 周海维 +1 位作者 孙志勇 赵勇 《中华航海医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脊髓型减压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应用唇粘膜移植泪囊成形治疗泪囊缺损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方大泉 王长海 +3 位作者 李永乐 周阿丽 王德贵 宋永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3-434,共2页
目的取唇粘膜植中塑型泪囊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对32例36眼泪囊缺损病人,男性1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8.16±2.35)岁,其中泪囊摘除术29例33眼,局部外伤至泪囊损伤3例3眼,用唇粘膜塑型替代缺损泪囊,腔内硅胶管支撑,两端分别同泪总... 目的取唇粘膜植中塑型泪囊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对32例36眼泪囊缺损病人,男性1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8.16±2.35)岁,其中泪囊摘除术29例33眼,局部外伤至泪囊损伤3例3眼,用唇粘膜塑型替代缺损泪囊,腔内硅胶管支撑,两端分别同泪总管和鼻粘膜吻合,泪道再通。结果32例36眼吻合成功,随访6m至24m以上,36眼手术成功30眼,无效4眼。结论应用唇粘膜移植泪囊塑型泪道再通,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缺损 唇粘膜移植 临床分析 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