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精神疾病治疗和麻醉觉醒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枫 张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5-1049,共5页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因其在多种行为和脑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作为包括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疾病中的治疗靶点而得到广泛关注。内源性大麻素信号失调会导致负性情绪状态和应激反应增多。对于其潜在的神经细胞特异性和神经环路调节的深入研...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因其在多种行为和脑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作为包括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疾病中的治疗靶点而得到广泛关注。内源性大麻素信号失调会导致负性情绪状态和应激反应增多。对于其潜在的神经细胞特异性和神经环路调节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的开发,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包括麻醉觉醒在内的神经功能的环路调节。本文聚焦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以及麻醉觉醒调节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 受体 大麻酚 CB1 焦虑 抑郁 麻醉觉醒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小南 霍婷婷 +3 位作者 王为忠 陈彩平 管文贤 陈冬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71-876,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大鼠6只为对照组,糖尿病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和缺血预处理组(IPC组,n=18),IPC组又根据不同方法分为3个亚组:IPC1...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大鼠6只为对照组,糖尿病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和缺血预处理组(IPC组,n=18),IPC组又根据不同方法分为3个亚组:IPC1组(缺血5min再灌注5min1次,n=6)、IPC2组(缺血5min再灌注5min2次,n=6)和IPC3组(缺血5min再灌注5min3次,n=6),I/R组和IPC组均行单纯胰腺移植,24只SD大鼠为供体;检测各组再灌注前、后血糖;再灌注后2h血清中TNF-α和NO的含量、移植胰组织中SOD,MPO和MDA含量;用TUNEL法观察移植胰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移植胰组织Bax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再灌注后IPC1(14.3±1.1vs12.1±0.9mmol/L.P<0.05)组、IPC2(12.1±0.9vs16.5±1.4mmol/L,P<0.01)和IPC3组(14.7±1.3vs12.1±0.9mmol/L,P<0.05)相对于I/R组血糖低;IPC2组较IPC1组(12.1±0.9vs14.3±1.1mmol/L,P<0.05)和IPC3组(12.1±0.9vs14.7±1.3mmol/L.P<0.05)血糖低.再灌注后IPC1(1.41±0.17vs1.79±0.25kU/L,P<0.05)组、IPC2(1.05±0.16vs1.79±0.25kU/L,P<0.01)和IPC3组(1.43±0.20vs1.79±0.25kU/L,P<0.05)较I/R组血清中TNF-α含量低;IPC2组较IPC1组(1.05±0.16vs1.41±0.17kU/L,P<0.05)和IPC3组(1.05±0.16vs1.43±0.20kU/L,P<0.05)TNF-α含量低.再灌注后IPC1(13.13±2.87vs8.91±1.23μg/L,P<0.05)组、IPC2(18.79±2.39vs8.91±1.23μg/L,p<0.01)和IPC3组(14.36±1.78vs8.91±1.23μg/L,P<0.05)较I/R组血清中NO含量高;IPC2组较IPC1组(18.79±2.39vs13.13±1.87μg/L,P<0.05)和IPC3组(18.79±2.39vs14.36±1.78μg/L,P<0.05)NO含量高.再灌注后IPC1(179.82±19.54vs153.47±17.67mU/g,P<0.05)组、IPC2(213.64±22.97vc153.47±17.67mU/g,P<0.01)和IPC3组(181.68±20.32vs153.47±17.67mU/g,P<0.05)较I/R.组移植胰组织中SOD活性高;IPC2组较IPC1组(213.64±22.97vs179.82±19.54mU/g,P<0.05)和IPC3组(213.64±22.97vs181.68±20,32mU/g.P<0.05)SOD活性高.再灌注后IPC1(0.70±0.26vs0.87±0.31mmol/g,P<0.05)组、IPC2(0.46±0.18vs0.87±0.31mmol/g,P<0.01)和IPC3组(0.67±0.15vs0.87±0.31mmol/g,P<0.05)较I/R组移植胰组织中MDA含量低;IPC2纽较IPC1组(0.46±0.18vs0.70±0.26mmol/g,P<0.05)和IPC3组(0.46±0.18vs10.67±0.15mmol/g,P<0.05)MDA含量低.再灌注后IPC1(0.81±0.23vs0.96±0.34A/g,P<0.05)组、IPC2(0.51±0.16vs0.96±0.34A/g,P<0.01)和IPC3组(0.78±0.22vs0.96±0.34A/g,P<0.05)较I/R.组移植胰组织中MPO活性低;IPC2组较IPC1组(0.51±0.16vs0.81±0.23A/g,P<0.05)和IPC3组(0.51+0.16vs0.78+0.22A/g,P<0.05)MPO活性低.再灌注后IPC1(25.21±3.47vs35.65±4.78%,P<0.01)组、IPC2(15.47±2.09vs35.65±4.78%,P<0.01)和IPC3组(24.89±3.56vs35.65±3.78%,P<0.01)较I/K组移植胰组织中AI值低;IPC2组较IPC1组(15.47±2.09vs25.21±3.47%,P<0.05)和IPC3组(15.47±2.09vs24.89±3.56%,P<0.05)AI值低.再灌注后I/R组胰组织Bax蛋白高表达,Bcl-2蛋白低表达,IPC各组再灌注后移植胰组织Bax蛋白低表达,Bcl-2蛋白高表达,而IPC2组Bcl-2蛋白表达最高Bax蛋白表达最低.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胰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早期保护作用,可能于提高SOD的活性、增加内源性NO的合成、下调TNF-α和减轻PMNs黏附与聚集有关;缺血预处理可以减少移植胰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可能于减轻PMNs黏附与聚集、减少氧自由基、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有关;缺血5min再灌注5min2次是最佳的大鼠移植胰缺血预处理诱导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细胞凋亡 移植胰 相关性 Bcl-2蛋白表达 mol/L TNF-α 早期保护作用 MDA含量 Bc1-2蛋白 Bax蛋白表达 SOD活性 MPO活性 单纯胰腺移植 TUNEL法 Westem I/R 胰组织 SD大鼠 NO含量 PMNs A/g 内源性NO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拮抗剂AM25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3
作者 李楠 高娜 +2 位作者 王静 侯立朝 高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9-13,共5页
目的拟观察大麻素受体1(CB1R)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表达变化情况,及大麻素CB1受体拮抗剂AM251对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失血性休克(HS)组。检测休克动物血管反应性的变化,以及动... 目的拟观察大麻素受体1(CB1R)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表达变化情况,及大麻素CB1受体拮抗剂AM251对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失血性休克(HS)组。检测休克动物血管反应性的变化,以及动脉血管大麻素CB1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观察CB1受体拮抗剂AM251对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及低血压的影响。结果 HS组动物均发生血管低反应性,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2~3级分支动脉血管组织CB1受体mRNA和蛋白均呈阳性表达;CB1受体拮抗剂AM251能显著提高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并可明显改善休克后的低血压。结论大麻素CB1受体与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密切相关,其拮抗剂具有抗重度失血性休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血管低反应性 大麻素CB1受体
下载PDF
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4
作者 贾济 朱萧玲 陈绍洋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10年第5期351-353,共3页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在很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小胶质细胞可发生活化.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可发生增殖,迁移,分泌可溶性因子和电生理改变等变化.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可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产生重要调控作用.因...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在很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小胶质细胞可发生活化.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可发生增殖,迁移,分泌可溶性因子和电生理改变等变化.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可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产生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小胶质细胞 生活化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电生理改变 可溶性因子 免疫细胞 调控作用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两种单肺通气导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涛元 戚洋洋 +3 位作者 雷翀 董海龙 张慧 侯丽宏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7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中,双腔管与封堵管的有效性和副作用。方法共纳入并完成55例体外循环下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双腔管组和封堵管组,分别比较两种气管导管的置入情况、插管期血流动力学、术中机械通...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中,双腔管与封堵管的有效性和副作用。方法共纳入并完成55例体外循环下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双腔管组和封堵管组,分别比较两种气管导管的置入情况、插管期血流动力学、术中机械通气参数以及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封堵管的置入时间略长于双腔管,但封堵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且二者的单肺通气质量无差别。气管黏膜损伤情况、术后声音嘶哑、喉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封堵管组均明显低于双腔管组。结论封堵管和双腔管用于体外循环下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时均能实现良好的肺隔离,为手术提供理想的视野。封堵管的气道相关损伤更轻,更适于这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双腔支气管导管 支气管封堵器 全胸腔镜 二尖瓣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麻醉药的心脑保护作用: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及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新 熊利泽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769-774,789,共7页
麻醉药的心脑保护作用一直广受关注,但仍存在一些争议。尽管多数临床前研究发现常用麻醉药能减轻缺血/缺氧性心脑损伤,但临床研究却未得到确定性结论。综述近年来关于麻醉药心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尤其是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麻醉药的心脑保护作用一直广受关注,但仍存在一些争议。尽管多数临床前研究发现常用麻醉药能减轻缺血/缺氧性心脑损伤,但临床研究却未得到确定性结论。综述近年来关于麻醉药心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尤其是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常用的麻醉药(吸人性麻醉药异氟醚、七氟醚,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等)均表现出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其中氟烷类吸入性麻醉药较静脉麻醉药效果更明显,可显著减轻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损伤。静脉麻醉药中,右美托咪定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在大样本临床研究中得到验证。麻醉药的脑保护作用存在较大争议,也缺少简单、客观的疗效评价指标,还应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心脑保护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小胶质细胞活化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贾济 朱萧玲 陈绍洋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4-56,64,共4页
背景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MG的活化可对CNS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目的通过探讨活化状态的MG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总结出关于MG活化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背景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MG的活化可对CNS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目的通过探讨活化状态的MG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总结出关于MG活化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内容对MG细胞活化状态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并总结在何种情况下MG活化发挥神经损伤作用,在何种情况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及MG活化的可能临床应用及面临问题。趋势MG的活化对CNS既可产生保护作用,又可产生损伤作用,如何通过调节MG的活化状态,趋利避害,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活化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能量代谢的改变: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才延辉 唐文红 +1 位作者 李燕 熊利泽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144-1148,共5页
背景星形胶质细胞是脑内重要的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能量代谢、信号转导、电活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支持作用。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影响了神经元的存活和整个大脑的功能恢复。目的以星形胶质细胞能量代谢改变为切入点,... 背景星形胶质细胞是脑内重要的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能量代谢、信号转导、电活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支持作用。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影响了神经元的存活和整个大脑的功能恢复。目的以星形胶质细胞能量代谢改变为切入点,探索治疗脑缺血疾病的新策略。内容从星形胶质细胞正常的能量代谢、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能量代谢的改变、缺血引起能量代谢改变的可能机制以及临床意义4个方面进行综述。趋向为寻找基于星形胶质细胞的缺血早期干预和治疗措施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星形胶质细胞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HER2阳性乳腺癌转移患者最佳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席宇菁 才延辉 +5 位作者 晋毅 曹钟元 相庚 柴丽清 赵晶 阎爱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5期6984-6989,共6页
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的靶向制剂曲妥珠单抗,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转移患者疾病的发展状况,提高了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然而耐药现象时有发生。其它靶向制剂如帕妥珠单抗,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拉帕替尼和ado-transtusumab em... 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的靶向制剂曲妥珠单抗,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转移患者疾病的发展状况,提高了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然而耐药现象时有发生。其它靶向制剂如帕妥珠单抗,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拉帕替尼和ado-transtusumab emtansine等克服了其耐药性,为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这些HER2靶向制剂单用或联用已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功效,但最佳治疗次序依然未知。随着新型靶向制剂的出现,最佳治疗方案的研究成为热点。本篇综述重点阐述了目前HER2阳性乳腺癌转移患者最佳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以及新型靶向制剂的现有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乳腺癌转移 靶向治疗 最佳治疗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