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分析2003年中国精神科期刊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乐平 邵亚琴 金卫东 《循证医学》 CSCD 2005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强调最佳证据的思维模式,分析2003年中国精神科期刊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手检2003年6种精神科杂志的分析实验性论文,统计出现各种错误的频度。结果仅有P值(38.3%)、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27.4%)、非正态分布情况下应用...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强调最佳证据的思维模式,分析2003年中国精神科期刊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手检2003年6种精神科杂志的分析实验性论文,统计出现各种错误的频度。结果仅有P值(38.3%)、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27.4%)、非正态分布情况下应用正态分布方可使用的统计方法(14.0%)、对照组非干预因素不匹配(11.5%)为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目前的精神科期刊论文还存在某些问题,尤其是统计学方法选择和应用问题,影响着证据的等级,应该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精神科 对照组 最佳证据 干预 统计学方法 主要问题 思维模式 统计方法 目的
下载PDF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情感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苏宗荣 金卫东 赵汉清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8期486-487,共2页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新型 情感性疾病 药物疗法 治疗
下载PDF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分裂症情感症状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卫东 徐乐平 施建安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8期482-483,共2页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症 情感症状 治疗 利培酮 奥氮平 奎的平
下载PDF
某军区抗洪部队精神疾病防治现状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剑 王焕林 +2 位作者 李宁 汪卫华 毕银花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年第3期327-328,共2页
目的 对某军区精神疾病防治及心理卫生教育效果检验。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 ,调查参加 1 998年抗洪部队的心理卫生教育实施、执行抗洪任务中精神疾病的发病及处置等情况。结果 该抗洪部队重精神病的发病人数仅为 0 .1 7‰ ,处置得当 ,62... 目的 对某军区精神疾病防治及心理卫生教育效果检验。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 ,调查参加 1 998年抗洪部队的心理卫生教育实施、执行抗洪任务中精神疾病的发病及处置等情况。结果 该抗洪部队重精神病的发病人数仅为 0 .1 7‰ ,处置得当 ,62 .5%的部队心理教育落实较好。结论 重视部队的心理卫生教育及精神疾病防治 ,有利于减少非战斗减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洪救灾 军人 精神病 防治
下载PDF
63例精神病患者由氯氮平换服利培酮临床分析
5
作者 汪卫华 孙剑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8期503-504,共2页
关键词 氯氮平 利培酮 临床分析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药物疗法 疗效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余海鹰 崔庶 王宏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1999年第2期129-129,共1页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生理变化。方法对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9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全夜多导睡眠图检测。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醒觉时间、I期睡眠(S1)、觉睡比及醒觉次数增多(P<0.05~0.01);睡眠效率...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生理变化。方法对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9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全夜多导睡眠图检测。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醒觉时间、I期睡眠(S1)、觉睡比及醒觉次数增多(P<0.05~0.01);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ⅢⅣ期深睡眠(S3S4)及快速眼动期(REM)周期数减少(P<0.05~0.01);REM睡眠缩短(P<0.05),REM潜伏期延长(P<0.05)。与对照组同性别间比较发现,病例组男性睡眠参数改变较女性尤为明显。②从病例组中检出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停综合征患者(占7.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睡眠学的异常变化,且男性较女性更易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导睡眠图 睡眠 生理
下载PDF
创伤病人的手术与焦虑状态调查 被引量:20
7
作者 孙剑 巢金林 +6 位作者 王焕林 徐玉良 方文 张立国 张正文 眭川洪 李友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1-142,共2页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及10项躯体性焦虑测试题,对40例外科创伤病人手术前后的焦虑状态调查显示:术前状态焦虑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术后;术前躯体性焦虑评分显著高于术后;高特质焦虑评分亚组与低特质焦虑评分亚组术前状态焦虑评...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及10项躯体性焦虑测试题,对40例外科创伤病人手术前后的焦虑状态调查显示:术前状态焦虑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术后;术前躯体性焦虑评分显著高于术后;高特质焦虑评分亚组与低特质焦虑评分亚组术前状态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但术后则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急诊手术者手术前后状态焦虑评分显著高于择期手术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焦虑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利培酮血药浓度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方斌 余海鹰 +2 位作者 刘桂永 张书友 高志勤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 :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口服剂量、血药浓度及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应用利培酮 2及 4mg ,疗程 8周。第 2 ,4,8周末采用HPLC测定利培酮及其有效代谢产物 9 羟利培酮的血药浓度。治疗... 目的 :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口服剂量、血药浓度及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应用利培酮 2及 4mg ,疗程 8周。第 2 ,4,8周末采用HPLC测定利培酮及其有效代谢产物 9 羟利培酮的血药浓度。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1,2 ,4,6 ,8周进行阴阳性症状量表 (PANSS)、临床综合印象量表(CCI)、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及锥体外系症状量表 (ESRS)评定。结果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均有效 ,对阴性症状起效时间较阳性症状晚。 2及 4mg组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 9 羟利培酮血药浓度存在显著差异 ,但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治疗窗可能在 30~ 45ng·mL-1。结论 :采取逐渐加量的小剂量治疗 (2~4mg)方法既安全又有效 ,临床上开展利培酮及 9 羟利培酮浓度检测对预测疗效、防止不良反应发生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9-羟利培酮 血药浓度 药物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 剂量
下载PDF
抗抑郁药物引发转相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1):转相率及其在不同类型抑郁症中的差异 被引量:24
9
作者 金卫东 陈炯 +4 位作者 邢葆平 王鹤秋 唐贤祥 徐乐平 李宁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调查抗抑郁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转相的几率。方法:按照抗抑郁药物引起躁狂、轻躁狂、快速循环的定义,对321例接受抗抑郁治疗的病人出现躁狂、轻躁狂、快速循环进行调查、分析、比较。结果:321例中, 共有51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转相,... 目的:调查抗抑郁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转相的几率。方法:按照抗抑郁药物引起躁狂、轻躁狂、快速循环的定义,对321例接受抗抑郁治疗的病人出现躁狂、轻躁狂、快速循环进行调查、分析、比较。结果:321例中, 共有51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转相,总发生率或转躁率为15.9%;171例单次发作抑郁和反复发作抑郁的转躁率 5.8%;150例双相障碍中,由抗抑郁药物引发的转躁例数41例,转躁率34%,比单相病人的转躁率,差异具有显著性(x2=27.60,P<0.001);98例以抑郁首发的双相障碍病人中,有37例病人出现转相,转躁率37.7%,52例以躁狂首发的双相障碍,在随后出现抑郁而进行抗抑郁治疗过程中,有4例病人出现药物性躁狂或轻躁狂,转躁率为 7.7%,这种以不同症状首发的双相障碍出现的转躁率差异显著(x2=15.548,P<0.01)。结论:抗抑郁药物治疗过程中,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转躁,尤以双相障碍病人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物 抑郁症 转相 临床流行病学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痛觉阈值测定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晓宁 孙剑 何晓红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1996年第4期193-194,共2页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痛觉阈值测定。方法比较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及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病人的躯体感觉阈(SPT),痛觉阈(PPT),...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痛觉阈值测定。方法比较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及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病人的躯体感觉阈(SPT),痛觉阈(PPT),及相对痛觉阈(RPPT)。结果FD病人的SPT及PPT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而与PU病人无显著差。结论推测绝对知觉阈的增高可能与FD病人具有精神焦虑和/或抑郁症状有关。提示内源性疼痛调解系统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在病理基础上可能有内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 痛觉阈 感觉阈
下载PDF
不同类别抗抑郁药物的转躁率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金卫东 马永春 +6 位作者 邱德胜 王高华 王筱平 范学胜 高存友 甘景梨 徐乐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65-566,共2页
目的调查不同类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发作过程中出现转躁的发生率。方法对675例接受各种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出现躁狂发作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比较不同类别抗抑郁药物的转躁率。结果共有97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转躁,总转躁率为... 目的调查不同类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发作过程中出现转躁的发生率。方法对675例接受各种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出现躁狂发作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比较不同类别抗抑郁药物的转躁率。结果共有97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转躁,总转躁率为14.4%(97/675);单一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抑郁患者转躁率9.1%(36/396),单一服用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回收抑制剂(SNRI)文拉法辛的抑郁患者中转躁率22.8%(24/105),单一服用去甲肾上腺素与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物(NaSSA)米氮平的患者转躁率14.6%(6/41),单一服用三环抗抑郁药物(TCA)者转躁率27.2%(18/66)。以上组别转躁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4.42,P<0.01),而SSRI分别与SNRI、TCA之间的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意义(2=11.99,P<0.01;2=18.1,P<0.01)。任何两种抗抑郁药物联合应用者转躁率36%(9/25),一种抗抑郁药物联合一种心境稳定剂者转躁率9.3%(4/43)。女性患者转躁率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6.8%vs11.1%,2=4.62,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治疗过中,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转躁,尤以服用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的药物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物 转躁 临床流行病学 副作用
下载PDF
抑郁首发的双相心境障碍与反复发作抑郁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金卫东 陈炯 +5 位作者 邢保平 唐贤祥 陈震 徐乐平 李宁 王勇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 研究抑郁转向躁狂的相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建立以抑郁为首发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软双相)的特征因素。方法对98例软双相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55例反复发作抑郁症对照比较。结果 软双相患者年龄和发病年龄显著小于反复发作者、病程... 目的 研究抑郁转向躁狂的相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建立以抑郁为首发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软双相)的特征因素。方法对98例软双相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55例反复发作抑郁症对照比较。结果 软双相患者年龄和发病年龄显著小于反复发作者、病程短于对照组,已婚者比例少,个性外向者比例高,文化程度显著高于反复发作患者,家族史阳性率高,OR界于1.07~15.17。临床特征方面,首次发作小于3个月、严重程度大于3分、精神病性、生物症状明显多于对照组,OR界于1.17-112.91之间。而用过3种药物者明显少于对照,回归分析提示,病程短、发病年龄早、个性外向、血缘近的阳性家族史、首次病程短于3个月、生物症状多都是促进疾病转相的危险因素。结论 软双相病人有自身的人文和临床特征,这些特征可能是促进软双相病人向双相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双相 反复发作抑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芍甘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瞿发林 董文燊 +3 位作者 谈丽娜 赵勇 赵汉清 叶光明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优选并确立芍甘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甘草酸铵及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水用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3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影响芍甘胶囊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是提取次数和水的用... 目的:优选并确立芍甘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甘草酸铵及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水用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3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影响芍甘胶囊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是提取次数和水的用量,最佳工艺为A_2B_2C_2或A_2B_1C_3,即8倍量的水,沸腾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或沸腾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本实验设计合理、测定方法可行,实验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甘胶囊 正交试验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复方夜灵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瞿发林 谈丽娜 +2 位作者 赵勇 赵汉清 刘桂永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12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建立复方夜灵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酸水解和氯仿回流提取的方法制备供试液,HPLC法测定复方夜灵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2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80:20,磷酸调节至 pH=3.0),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复方夜灵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酸水解和氯仿回流提取的方法制备供试液,HPLC法测定复方夜灵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2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80:20,磷酸调节至 pH=3.0),检测波长444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大黄素的回归方程为 A=-5181.36+55503.53 C,(r=0.999 6),线性范围为0.046~0.152μg,本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25%,RSD 为2.66%。结论:采用本法测定复方夜灵胶囊中大黄素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夜灵胶囊 大黄素
下载PDF
拔牙术所致的焦虑状态调查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剑 薜磊 王焕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1,共2页
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及10项躯体性焦虑测试题,对31例拔牙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状态调查显示:术前状态焦虑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术后;高特质焦虑评分组术前术后状态焦虑评计均显著高于低特质焦虑评分组;手术前后躯体性焦虑评分无明... 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及10项躯体性焦虑测试题,对31例拔牙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状态调查显示:术前状态焦虑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术后;高特质焦虑评分组术前术后状态焦虑评计均显著高于低特质焦虑评分组;手术前后躯体性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及患者和术者对拔牙术的满意程度对焦虑状态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围手术期 心理障碍
下载PDF
软双相心境障碍建议性诊断标准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金卫东 陈炯 +7 位作者 邢葆平 陈振华 刘建勋 毛富强 徐乐平 王鹤秋 唐贤祥 陈震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9期801-803,共3页
目的评价软双相心境诊断标准的诊断学意义。方法对410例抑郁发作的病人在应用软双相诊断标准诊断后在随后的12月内与CCMD-3和DSM-IV双相心境障碍诊断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相关的诊断学指标。结果诊断学提示:与CCMD-3比较:敏感性76.5%,特... 目的评价软双相心境诊断标准的诊断学意义。方法对410例抑郁发作的病人在应用软双相诊断标准诊断后在随后的12月内与CCMD-3和DSM-IV双相心境障碍诊断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相关的诊断学指标。结果诊断学提示:与CCMD-3比较:敏感性76.5%,特异性83.9%,准确率80.7%,假阳性率23.5%,假阴性率16.1%,阳性预测值78.7%,阴性预测值82.2%。与DSM-IV比较:敏感性78.0%,特异性84.2%,准确率81.5%,假阳性率22.0%,假阴性率15.8%,阳性预测值79.8%,阴性预测值82.8%。结论软双相心境诊断标准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双相 心境障碍 诊断标准
下载PDF
63例利培酮血药浓度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方斌 余海鹰 刘桂永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6期665-665,共1页
关键词 利培酮 血药浓度 测定 精神分裂症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正交设计-重复试验法优选芍甘胶囊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光明 姜云云 +3 位作者 赵汉清 施建安 刘桂永 曾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45-1847,共3页
关键词 芍甘胶囊 芍药苷 正交设计 高催乳素血症 重复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美国对氯氮平的评价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汪卫华 王焕林 孙剑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美国对氯氮平的评价及研究汪卫华王焕林孙剑作者对美国近5年来氯氮平研究及临床应用评价作一概述。一、氯氮平作用机制的研究传统的理论认为,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多巴胺功能过度亢进有关。因此经典的神经阻滞剂都有D2受体... 美国对氯氮平的评价及研究汪卫华王焕林孙剑作者对美国近5年来氯氮平研究及临床应用评价作一概述。一、氯氮平作用机制的研究传统的理论认为,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多巴胺功能过度亢进有关。因此经典的神经阻滞剂都有D2受体阻断作用,且D2受体阻断作用曾被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某些消化道癌的发生与生长激素、行为类型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理义 崔庶 +3 位作者 高柏良 薛温(艹庄) 李斌 金国元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1996年第1期25-27,共3页
对202例消化道癌的发生与生长激素、行为类型及社会支持等研究表明:消化道癌的发生与生物因素的生长激素、家庭史及过度疲劳有关;与心理因素的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A 型行为及竞争意识有明显联系;与社会因素的城乡、社会支持缺乏及... 对202例消化道癌的发生与生长激素、行为类型及社会支持等研究表明:消化道癌的发生与生物因素的生长激素、家庭史及过度疲劳有关;与心理因素的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A 型行为及竞争意识有明显联系;与社会因素的城乡、社会支持缺乏及低文化程度关系密切;与不良行为也有一定关联。由此可见,消化道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并产生联合效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癌 行为类型 生长激素 社会支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