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疗养药学服务新模式的构建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宋畅 朱春烁 +2 位作者 彭程 马骁龙 单磊敬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7期764-765,共2页
康复疗养中心在保障和再生部队战斗力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优质的药学服务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对疗养药学工作的应对策略与改进方向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通过探讨引进自动化发药系统、叫号系统、智能药筐、处方前置审核、落实处... 康复疗养中心在保障和再生部队战斗力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优质的药学服务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对疗养药学工作的应对策略与改进方向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通过探讨引进自动化发药系统、叫号系统、智能药筐、处方前置审核、落实处方点评管理模式、药学服务全程化等多项举措,构建多层次、全方位为部队药学服务新模式,以提升疗养药学保障,为部队提供优质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养 药学 服务 效率 合理用药 探讨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PaO_(2)/FiO_(2)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晓丹 马骁龙 董文星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2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感染性休克患者127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73例以及常规组54例,两组均按相关...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感染性休克患者127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73例以及常规组54例,两组均按相关指南给予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另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流动力学参数和PaO_(2)/FiO_(2)变化及恢复情况。结果治疗7 d时两组IL-6、TNF-α以及PC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IL-6、TNF-α及PCT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24 h和72 h时,两组MAP、CI及PaO_(2)/FiO_(2)明显升高(P<0.05),EVLWI和SVRI明显降低(P<0.05),且同一时间观察组MAP和PaO_(2)/FiO_(2)高于常规组,EVLWI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时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两组MODS发生率分别为4.11%和14.81%(P<0.05),病死率分别为1.37%和7.41%(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微循环灌注,对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乌司他丁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病死率
下载PDF
144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史文慧 郭蓉 +3 位作者 李俊 马骁龙 蒋黎 赵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7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及有效防治SADR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1—2022年该中心上报的144例SADR,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发生SADR时间、转归... 目的:探讨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及有效防治SADR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1—2022年该中心上报的144例SADR,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发生SADR时间、转归及关联性评价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4例发生SADR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15∶1;>55岁的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67例,占46.53%);口服给药病例数最多(87例,占60.42%),其次为静脉滴注给药(54例,占37.50%);涉及药物中,病例数排序居前3位的依次为抗感染药(38例,占26.39%)、中药制剂(27例,占18.75%)、解热镇痛抗炎药(25例,占17.36%);SADR主要表现为泌尿系统损伤(78例,占54.17%);发生于用药后30 min内的SADR以过敏性样反应为主,发生于用药后1~15 d的SADR以急性肾损伤、骨髓抑制、横纹肌溶解为主,发生于用药后>3个月的SADR多为慢性间质性肾炎;治愈80例(占55.56%),好转21例(占14.58%),有后遗症43例(占29.86%)。结论:导致SADR的因素较为复杂,医疗机构应加强药物警戒工作,临床医、护、药团队尤其要协同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药物的用药监护,准确判断各类可能的SADR并妥善应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抗感染药 中药制剂 泌尿系统损伤 过敏性休克
下载PDF
氮芥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引起静脉炎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关世奎 史文慧 +3 位作者 李俊 陈璐 赵辉 郭蓉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了解氮芥(nitrogen mustard,NM)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引起静脉炎的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HISS系统调取2011—2019年因RNS使用盐酸氮芥注射液的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统计引起静脉炎的例数;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 目的了解氮芥(nitrogen mustard,NM)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引起静脉炎的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HISS系统调取2011—2019年因RNS使用盐酸氮芥注射液的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统计引起静脉炎的例数;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给药方法;因果评价及转归情况等。结果175例患者中引起静脉炎的患者22例,占总例数的12.57%;男性高于女性(6.33∶1);平均年龄(23.50±28.99)岁;22例静脉炎转归情况为痊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主要有氮芥的毒性刺激;配制液pH值的影响;机械操作的影响;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患者因素等。采取措施有药物预防;选择氯化钠冲管;护理人员的正确操作等。结论氮芥目前仍是治疗RNS的重要手段,引发静脉炎可导致治疗失败。应做好静脉炎分级评估,Ⅲ级以上及难以耐受者,可停药处理。研究氮芥对各级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有助于促进氮芥临床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芥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静脉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