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凝血功能与下肢DVT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媛 李佳怡 卢强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1123-1128,共6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凝血功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112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凝血功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112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n=57,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B组(n=55,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心率(H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苏醒质量、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气腹后10 min、气腹后30 min和术毕时,A组患者HR低于B组患者,SBP、DPB高于B组患者;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A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患者;术后6 h、术后24 h,A组患者APTT长于B组患者,Fib水平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短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和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相较于全身麻醉可有效平稳术中血压和HR,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苏醒质量,减轻术后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老年患者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凝血功能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急诊室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部创伤患者疼痛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姚猛飞 王秋兰 +3 位作者 陈检明 卢承志 张艳美 易云峰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评价在急诊室实施超声引导下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部创伤患者围术期疼痛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九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8例胸创伤急诊患者,男性44例,女性24例;年龄19~73岁,平... 目的评价在急诊室实施超声引导下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部创伤患者围术期疼痛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九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8例胸创伤急诊患者,男性44例,女性24例;年龄19~73岁,平均45. 8岁;ASA分级Ⅱ~Ⅲ级,AIS评分3~4分;致伤机制:冲击伤49例,挤压伤14例,爆震伤5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组(E组,n=34)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组,n=34),记录两组患者注药前(T0)、注药后30min(T1)、麻醉前(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术后48h(T5) VAS评分及围术期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追加率和使用总量、住院天数、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发生率。结果 E组T1~T5时间点VAS评分显著低于P组(P <0. 05),E组住院期间肺部感染(8. 8%)、肺不张(8. 8%)、恶心呕吐(5. 8%)、术后CPSP发生率分别为20. 5%,显著低于P组(17. 6%、26. 4%、35. 2%、38. 2%,P <0. 05)。E组哌替啶使用率(17. 6%)、使用总量(550mg)与平均住院天数(6. 8±2. 4) d显著低于P组[76. 4%、2350mg、(10. 5±1. 1) d,P <0. 05]。结论急诊室超声引导下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可以明显缓解胸部创伤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疼痛控制 竖脊肌平面 神经传导阻滞 急诊室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龚友明 吕瑶 +2 位作者 张婵 姚猛飞 万红 《中国医药》 2021年第6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120例行上腹部手术的肥胖患者。术前均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120例行上腹部手术的肥胖患者。术前均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罗哌卡因神经阻滞,完全随机分为A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2%)、B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375%)、C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5%),各40例。对比3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腹壁肌肉松弛程度、阻滞范围以及术后第1、6、12、24、48小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伯格曼舒适度量表(BC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C组阻滞起效时间短于A组和B组,B组和C组阻滞持续时间、腹直肌厚度差值长于/大于A组,B组和C组T6和T11神经节段阻滞有效率高于A组(均P<0.05)。B组和C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低于A组,BCS评分高于A组[VAS评分:(2.52±0.93)、(2.52±0.87)分比(3.67±1.42)分,(2.92±0.65)、(3.10±1.10)分比(3.52±1.19)分;BCS评分:(2.5±1.1)、(2.4±0.9)分比(1.9±1.0)分,(2.2±1.0)、(2.3±1.0)分比(1.6±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穿刺点瘙痒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均P<0.05);3组均无脏器损伤发生。结论在行上腹部手术的肥胖患者中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是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浓度越高镇痛效果越好,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罗哌卡因 肥胖 镇痛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