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PPARγ水平与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普香 娄方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水平与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筛选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水平与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筛选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93例,根据影像学表现是否发生HT可将患者分为HT组(n=39)和非HT组(n=154)。比较两组血清MMP-9、PPARγ水平及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CI患者非溶栓治疗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PARγ、MMP-9对ACI患者非溶栓治疗后发生HT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HT组相比,HT组血清PPARγ水平较低,MMP-9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尿病占比、房颤病史占比、发病至治疗时间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PR)水平高于非H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有房颤史、hs-CRP和MMP-9水平偏高是导致ACI患者非溶栓治疗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水平PPARγ则是发生HT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PARγ、MMP-9单独预测ACI非溶栓治疗后HT的AUC为0.787、0.737,采用log(P)法将PPARγ、MMP-9进行联合,其联合预测的AUC(95%CI)为0.898(0.846~0.937)较单独预测的效能更好(P<0.05)。结论MMP-9高水平是ACI患者非溶栓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PPARγ高水平则是其发生的保护因素,两者联合预测ACI患者非溶栓后发生HT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非溶栓
下载PDF
虾青素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琳 徐倩 王明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3期2479-2483,共5页
目的探讨虾青素(AST)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脑梗死(ACI)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制作ACI动物模型前对大鼠进行不同浓度AST灌胃预处理3 d,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CI组、ACI+AST(25 mg/kg)、ACI+AST(50 mg/kg)、ACI+AST(100 ... 目的探讨虾青素(AST)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脑梗死(ACI)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制作ACI动物模型前对大鼠进行不同浓度AST灌胃预处理3 d,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CI组、ACI+AST(25 mg/kg)、ACI+AST(50 mg/kg)、ACI+AST(100 mg/kg)组,每组8只,对照组只切开皮肤暴露颈总动脉,不进行ACI造模。24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利用Western blot检测APQ4蛋白表达,干湿法检测脑组织水肿情况,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利用免疫荧光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结果ACI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面积、脑组织水肿指数、APQ4蛋白、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SOD、CAT、GSH-px、BDNF和NGF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AST能有效降低ACI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减小脑组织梗死面积,并呈剂量依赖趋势;Western blot显示AST能有效降低APQ4蛋白表达,干湿法显示AST能减小脑组织水肿指数,并呈剂量依赖趋势;ELISA结果显示AST能有效抑制MDA含量,提高SOD、CAT和GSH-px表达,并呈剂量依赖趋势;免疫荧光显示AST能有效提高BDNF和NGF表达。结论虾青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急性脑梗死后氧化应激,并上调脑组织BDNF和N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脑梗死 虾青素 氧化应激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杭娟 许虹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5期5-6,共2页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目前关于SAP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性别、基础疾病、卒中类型、SAP发病前治疗措施和医疗操作等,感染菌种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探讨其相关性肺...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目前关于SAP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性别、基础疾病、卒中类型、SAP发病前治疗措施和医疗操作等,感染菌种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探讨其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给予针对性预防策略,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4
作者 狄宝安 王文富 汪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52-55,共4页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组 (治疗组,42例)和单用阿司匹林对照组(对照组37例)。治疗组开始治疗48小时内用生理盐水30mL+阿加曲班10m...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组 (治疗组,42例)和单用阿司匹林对照组(对照组37例)。治疗组开始治疗48小时内用生理盐水30mL+阿加曲班10mg微量输液泵12.5mL/h缓慢泵入,每4小时一次泵入,48小时后阿加曲班10mg微量泵入,每12小时一次泵入,连用5天;在阿加曲班治疗开始临时予一次替罗非班5 mg静脉泵注,静脉泵入0.4μg/(kg·min),持续30 min,后改为0.1μg/(kg·min)持续24 h,同时给予降脂稳定斑块、营养脑细胞、清除自由基、控制血糖及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天口服,其他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应用替罗非班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更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阿加曲班 抗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