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医院烧伤病房烧伤感染的病原学特点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彦标 黄波 +2 位作者 李先慧 王晓娟 薛刚 《西南军医》 2020年第5期459-460,共2页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发生烧伤感染的病原学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了解烧伤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烧伤感染患者的创面以及...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发生烧伤感染的病原学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了解烧伤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烧伤感染患者的创面以及痂下、血液、痰、静脉导管分离病原菌情况;记录感染病原学变化,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生感染的15名患者均伴有吸入性损伤,其中12名出现烧伤休克。革兰氏阴性菌为本次感染的主要菌类,共检测出10种,占全部菌种的55.6%,感染患者14例,占93.3%;检测出革兰氏阳性菌8种,占27.8%,感染患者5例,占53.3%;真菌类3种,感染患者4例,占26.74%。21名患者在烧伤后的前10天均未发生感染病例。烧伤后11-20天,感染率为50.2%;21-30天,感染率为79.6%;31-40天,感染率为59.1%;41-50天,感染率为33.1%;51天以后的感染率为26.8%。结论烧伤感染的发生与烧伤休克、吸入性损伤以及入院时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是烧伤患者最易感染的菌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感染
下载PDF
纳米炭吸附碘克沙醇术前、术中双重示踪直肠癌侧方淋巴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希 杨文生 +5 位作者 康政宇 陈诣佳 胡笑宇 黄伟 何升东 张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碘克沙醇-纳米炭混悬液通过术前CT淋巴造影(CT lymphography,CT-LG)联合术中染色法双重示踪淋巴结的可行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人结直肠癌细胞悬液注射于裸鼠直肠黏膜下建立直肠癌原位移植淋巴转移模型。将30只模型鼠随... 目的:初步探讨碘克沙醇-纳米炭混悬液通过术前CT淋巴造影(CT lymphography,CT-LG)联合术中染色法双重示踪淋巴结的可行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人结直肠癌细胞悬液注射于裸鼠直肠黏膜下建立直肠癌原位移植淋巴转移模型。将3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2组,碘克沙醇组9只,双重示踪组21只。碘克沙醇组在直肠黏膜下注射碘克沙醇溶液,双重示踪组则注射碘克沙醇-纳米炭混悬液,分别进行间质淋巴造影,然后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碘克沙醇组在5 min、30 min观察到强化淋巴结。双重示踪组在2 h、3 h、5 h观察到强化淋巴结,3 h可获得最佳造影效果。间接CT-LG检测到41枚强化淋巴结,其中碘克沙醇组18枚,双重示踪组23枚,与淋巴结活检的位置一致。用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有充盈缺损作为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时,2组肠系膜根部淋巴结(caudal mesenteric lymph node,CLN)转移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双重示踪组和碘克沙醇组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8.6%vs. 81.8%,特异性为77.8%vs. 85.7%,准确性为78.3%vs. 83.3%。结论:碘克沙醇-纳米炭混悬液间接CT-LG既可用于术前定位淋巴结和评估转移情况,又可黑染淋巴结协助术中活检或清扫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纳米炭 碘克沙醇 淋巴造影术
下载PDF
同种真皮基质复合刃厚皮一期修复骨外露创面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波 张彦标 +1 位作者 李先慧 薛刚 《西南军医》 2020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一期修复小面积骨外露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本院烧伤整形外科11例骨外露患者,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一期修复。其中男7例,女4例...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一期修复小面积骨外露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本院烧伤整形外科11例骨外露患者,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一期修复。其中男7例,女4例;中位年龄37岁;骨外露部位为:髌骨2例,胫骨(内踝1例,外踝1例)2例,趾骨2例,尺骨2例、指骨2例,跟骨1例;骨外露面积最大约4cm×4cm,最小约1.5cm×2cm。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及移植皮片的成活、修复部位瘢痕增生、功能恢复情况和供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10例骨外露患者皮片均成活良好且瘢痕增生不明显,功能恢复良好;供皮区瘢痕增生不明显。1例跟骨外露患者,皮片坏死,经长时间换药后愈合。结论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能一期修复较小骨外露创面,缩短住院时间,功能恢复良好;供皮区瘢痕增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 脱细胞 真皮基质 自体刃厚皮 骨外露
下载PDF
近端蒂隐神经筋膜皮瓣临床应用体会
4
作者 张彦标 黄波 +2 位作者 李先慧 周阳 薛刚 《西南军医》 2019年第6期539-540,共2页
目的对近端蒂隐神经筋膜皮瓣修复胫骨前、膝周和腘窝创面的方法进行探,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对下肢损伤修复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3例病人,男18例,女5例,采用近端蒂隐神经筋膜皮瓣急诊/择期手术修复。结果本组23例,皮瓣均全部成活,... 目的对近端蒂隐神经筋膜皮瓣修复胫骨前、膝周和腘窝创面的方法进行探,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对下肢损伤修复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3例病人,男18例,女5例,采用近端蒂隐神经筋膜皮瓣急诊/择期手术修复。结果本组23例,皮瓣均全部成活,无一例出现供血和静脉回流障碍。蒂部不臃肿,无需二次手术修簿。结论近端蒂隐神经筋膜皮瓣急诊结合择期手术的修复总体结果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修复 近端蒂皮瓣
下载PDF
3孔法与5孔法腹腔镜辅助中高位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文生 刘希 +5 位作者 何升东 康政宇 陈诣佳 胡笑宇 黄伟 张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比较3孔法和5孔法腹腔镜手术在中高位直肠癌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胃肠病区行手术治疗的6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3孔组(33例)和5孔... 目的比较3孔法和5孔法腹腔镜手术在中高位直肠癌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胃肠病区行手术治疗的6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3孔组(33例)和5孔组(34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病理、术后近期相关指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3孔组的手术切口总长度和术后第3天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均优于5孔组(P<0.05)。2组的环周切缘均为阴性,且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转率、住院费用、肿瘤远切缘距离、淋巴结阳性数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孔组获访30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时间为19个月;5孔组获访29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时间为19.5个月。2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5孔法腹腔镜手术相比,3孔法腹腔镜手术能够缩短切口总长度,减少手术创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位直肠癌 3孔 5孔 腹腔镜手术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可视化人结直肠癌细胞裸鼠直肠原位移植淋巴转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希 杨文生 +5 位作者 康政宇 陈诣佳 胡笑宇 黄伟 何升东 张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79-684,共6页
目的建立可以动态观察直肠癌生长及淋巴转移的原位移植模型,初步探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直肠癌生长和转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裸鼠直肠黏膜下注射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结直肠腺癌细胞HCT 116建立原位移植模型,借助活体成像系统在不同时间... 目的建立可以动态观察直肠癌生长及淋巴转移的原位移植模型,初步探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直肠癌生长和转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裸鼠直肠黏膜下注射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结直肠腺癌细胞HCT 116建立原位移植模型,借助活体成像系统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荧光信号图像,实时观察癌细胞在裸鼠直肠的生长和转移情况,应用病理学方法对原位移植淋巴转移模型进行验证。结果50只可视化裸鼠直肠原位移植淋巴结转移均成功构建。在原位移植后2~7周,所有裸鼠在活体成像系统中观察到了肿瘤荧光蛋白表达。原位移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移植瘤体积的增大,积分光密度值逐渐增大。裸鼠直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肺转移成时间依赖性增长。组织学检查与依靠淋巴结表达荧光蛋白来判断转移情况的结果一致。结论可视化裸鼠直肠原位移植及淋巴转移模型技术可靠可行。活体成像系统对可视化裸鼠直肠原位移植瘤生长进行实时、无创及动态观测和淋巴转移的观察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原位移植模型 淋巴转移 活体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