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不同肿瘤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那琬琳 王艳艳 +4 位作者 彭晶晶 江忠勇 许宏宣 刘媛 常凯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不同肿瘤转移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13例实体肿瘤患者和309例健康人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转移情况肿瘤患者和健康人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不同转移情...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不同肿瘤转移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13例实体肿瘤患者和309例健康人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转移情况肿瘤患者和健康人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不同转移情况肿瘤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肿瘤患者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_(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713例肿瘤患者中,发生转移患者317例,转移发生率为44.46%。转移垂体瘤患者TSH、甲状腺素(T_(4))、T_(3)和FT_(3)均低于未转移患者,转移肺癌患者TSH和FT_(4)均低于未转移患者,转移食管癌患者T_(4)低于未转移患者,转移肝癌患者T_(4)和FT_(4)均低于未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患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垂体瘤、肺癌、食管癌及肝癌患者的TC和LDL水平均明显高于未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垂体瘤患者的FT_(3)、肺癌患者的FT_(4)、食管癌患者的T_(4)、肝癌患者的T_(4)与TC和LDL均呈负相关。结论T_(4)、FT_(3)和FT_(4)与肺癌、食管癌、垂体瘤、肝癌转移具有相关性。T_(4)、FT_(3)和FT_(4)降低可能通过提高TC和LDL影响脂代谢平衡,促进肿瘤转移,导致肺癌、食管癌、垂体瘤、肝癌的转移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肿瘤转移 脂代谢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磷酸化FGFR1^(Y65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杜丹 李静 +1 位作者 罗洪 程朋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目的 探讨磷酸化FGFR1^(Y654)(p-FGFR1^(Y654))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间进行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103例及正常组织58例,采用免... 目的 探讨磷酸化FGFR1^(Y654)(p-FGFR1^(Y654))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间进行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103例及正常组织5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FGFR1^(Y65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FGFR1^(Y65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p-FGFR1^(Y654)的表达水平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肿瘤长径等无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N分期是影响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FGFR1^(Y654)低表达组患者的RFS明显优于高表达组(P=0.032,95%CI:1.08~4.65),且p-FGFR1^(Y654)低表达组患者OS也明显优于高表达组(P=0.004,95%CI:2.14~11.51)。结论 p-FGFR1^(Y65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FGFR1^(Y654)可能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p-FGFR1^(Y654) 预后 总生存期 无复发生存时间
下载PDF
基于和谐护理理论的护理改善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希望水平和家庭弹性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张小丽 杜敏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和谐护理理论的护理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患者希望水平和家庭弹性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研究组... 目的探讨基于和谐护理理论的护理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患者希望水平和家庭弹性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基于和谐护理理论的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和家庭弹性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生理健康、情绪稳定状态、功能健全状态、社会/家庭健康状况、头颈肿瘤附加关注事项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和谐护理理论的护理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希望水平和家庭弹性,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希望水平 家庭弹性 和谐护理
下载PDF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PTX3、CYFRA21-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费旭茂 蒋朝阳 许涛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404-1409,共6页
目的 探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正五聚蛋白3(PTX3)、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鼻咽癌颈部淋巴... 目的 探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正五聚蛋白3(PTX3)、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常规进行放化疗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特瑞普利单抗,均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检测血清PTX3、CYFRA21-1、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淋巴细胞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至2023年3月31日统计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 观察组鼻咽部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TX3、CYFRA21-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FN-γ、TNF-α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肝肾功能损伤、疲劳、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TX3、CYFRA21-1高水平患者PFS短于低水平患者(P<0.05)。结论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PTX3、CYFRA21-1水平,提升IFN-γ、TNF-α及T淋巴细胞水平,且安全性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特瑞普利单抗 淋巴结转移 正五聚蛋白3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下载PDF
MDSCs在食管鳞癌术后患者免疫微环境中的表达及与CD8^(+)T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 费旭茂 +2 位作者 张雪梅 付曾强 罗洪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79-685,共7页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食管鳞癌术后患者免疫微环境中的表达及与CD8^(+)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诊治食管鳞癌患者103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无进展组、病情进展组,均在...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食管鳞癌术后患者免疫微环境中的表达及与CD8^(+)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诊治食管鳞癌患者103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无进展组、病情进展组,均在治疗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MDSCs占单个核细胞(PBMC)百分比及CD8^(+)T细胞比率。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MDSCs比率和CD8^(+)T细胞比率,分析MDSCs比率与CD8^(+)T细胞比率相关性及二者与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MDSCs比率和CD8^(+)T细胞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结果103例患者随访过程失访5例,病情进展46例,无进展52例。浸润深度T3/T4、淋巴结转移患者MDSCs比率高于浸润深度T1/T2、无淋巴结转移者,CD8^(+)T细胞比率低于浸润深度T1/T2、无淋巴结转移者(t/P=2.570/0.012,2.445/0.016,2.954/0.004,2.578/0.011);随着分化程度降低,MDSCs比率呈升高趋势,CD8^(+)T细胞呈降低趋势(F/P=5.993/0.004,6.842/0.002);MDSCs比率与CD8^(+)T细胞比率呈负相关(r/P=-0.654/<0.001);病情进展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CEA、CA199、MDSCs比率高于无进展组,分化程度、CD8^(+)T细胞比率低于无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调整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CEA、CA199混杂因素后MDSCs比率高仍为患者病情进展独立危险因素[HR(95%CI)=4.011(2.325~6.921)],CD8^(+)T细胞比率高仍为独立保护因素[HR(95%CI)=0.267(0.178~0.402)];不同MDSCs比率、CD8^(+)T细胞比率患者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8.911/0.003、15.340/<0.001)。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免疫微环境中MDSCs比率升高可能通过抑制CD8^(+)T细胞活性而增强食管鳞癌细胞的免疫逃逸能力,从而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髓源性抑制细胞 CD8^(+)T细胞 免疫微环境 无进展生存率
下载PDF
血清miRNA与肺癌的诊断及预后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殷敏 杜敏 刘彤 《西南军医》 2021年第1期38-41,共4页
肺癌是目前我国及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同样也是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18至24个核苷酸组成的短链非编码单链RNA,参与了人体内60%以上基因表达和细胞内绝大部分信号通路的调控,在恶性肿瘤... 肺癌是目前我国及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同样也是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18至24个核苷酸组成的短链非编码单链RNA,参与了人体内60%以上基因表达和细胞内绝大部分信号通路的调控,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持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miRNA也被证实其循环浓度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甚至治疗策略制定等多个领域。由于血清miRNA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无创性优势,并兼具了一定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为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血清miRNA用于肺癌诊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清miRNA 早期诊断 预后判断
下载PDF
贝复济喷雾联合红光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建琼 晏晴艳 +1 位作者 黄小丽 杜敏 《西南军医》 2019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观察贝复济喷雾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头颈部肿瘤Ⅲ度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出现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出现Ⅲ度放射性皮炎后使用贝复济喷雾联合红光局部照射治疗。... 目的观察贝复济喷雾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头颈部肿瘤Ⅲ度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出现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出现Ⅲ度放射性皮炎后使用贝复济喷雾联合红光局部照射治疗。对照组单一使用贝复济喷雾局部外喷,观察2组在局部疼痛程度,放疗中断时间以及放射性皮炎愈合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在疼痛程度,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放疗中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Ⅲ度放射性皮炎使用贝复济喷雾外加红光局部照射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放疗中断时间,促进创面愈合。结论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使贝复济喷雾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疼痛程度减轻,愈合时间短,缩短放疗中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炎 红光照射 贝复济喷雾
下载PDF
全骨髓照射中基于黏膜保护的HT-TMI计划参数选择研究
8
作者 高露 李小凯 +3 位作者 刁勇 蒋朝阳 段文越 张伶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5-732,共8页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螺距、调制因子组合的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全骨髓照射(total marrow irradiation,TMI)计划,评估其剂量学参数,寻求黏膜保护的最优参数组合。方法:勾画全骨髓临床靶区(含上、下颌骨)及危及器官,放疗计划优化时将射野宽度...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螺距、调制因子组合的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全骨髓照射(total marrow irradiation,TMI)计划,评估其剂量学参数,寻求黏膜保护的最优参数组合。方法:勾画全骨髓临床靶区(含上、下颌骨)及危及器官,放疗计划优化时将射野宽度、螺距及调制因子三种计划参数固定,并对黏膜相关器官限量,评估器官受量的降低程度及该方案对整体计划质量的影响。固定射野宽度为5 cm,采用不同螺距和不同调制因子制定计划,通过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计划的剂量学指标、出束时间,分析不同参数组合对改善黏膜剂量分布的差异,以获取最优组合。结果:黏膜相关器官限量后平均中位剂量较不限量减少52%~64%,且对整体计划质量无显著影响;螺距(0.287)和调制因子(3或3.5)改善黏膜相关器官剂量分布更具优势。结论:通过计划优化减低黏膜相关器官剂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放疗 全骨髓照射 治疗计划参数 黏膜保护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miR-221-3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梁阳 邓一林 +2 位作者 吴佩玲 毛俐 汪广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miR-221-3p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PTC组织样本26例,另选择正常甲状腺组织23例作为对照组,先使用术中冰冻免疫...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miR-221-3p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PTC组织样本26例,另选择正常甲状腺组织23例作为对照组,先使用术中冰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角质蛋白19(CK19)在PTC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221-3p表达水平;根据PTC患者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miR-221-3p表达水平差异,并且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所有PTC组织中CK19表达均为阳性,所有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K19表达均为阴性;PTC组miR-221-3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和肿瘤病灶数目的PTC患者组织中,miR-221-3p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无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相比,伴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组织miR-221-3p表达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221-3p高表达为PT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761,P<0.05)。结论PTC组织中miR-221-3p高表达,与PT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21-3p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增强CT扫描对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尹锠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4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对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80例,均行腹部CT平扫与增强CT扫描,比较腹部CT平扫与增强CT扫描诊断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对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80例,均行腹部CT平扫与增强CT扫描,比较腹部CT平扫与增强CT扫描诊断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效果。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70例患者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CT增强扫描检查出的淋巴结转移率稍高于CT平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扫描诊断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癌转移淋巴结的强化程度高于未转移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增强CT扫描用于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效果优于CT平扫,可使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转移 CT平扫 增强CT扫描 诊断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及苦参碱Au(Ⅲ)金属配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初探 被引量:21
11
作者 毛俐 汪广杰 +1 位作者 张鑫 陈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9-646,共8页
目的合成氧化苦参碱Au(Ⅲ)金属配合物(OMT-Au)和苦参碱Au(Ⅲ)金属配合物(MT-Au),并比较2种配合物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及构效关系。方法溶剂热法合成配合物,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构,不同剂量配合物分别处理10... 目的合成氧化苦参碱Au(Ⅲ)金属配合物(OMT-Au)和苦参碱Au(Ⅲ)金属配合物(MT-Au),并比较2种配合物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及构效关系。方法溶剂热法合成配合物,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构,不同剂量配合物分别处理10种肿瘤细胞株,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配合物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琼脂凝胶电泳探究配合物对拓扑异构酶Ⅰ(TOPO Ⅰ)活性的影响。结果 OMT-Au明显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阻滞MGC803细胞于G2/M期,抑制TOPOI介导的p UC19DNA质粒的解旋反应,呈剂量依赖关系,且抑制作用均强于MT-Au配合物。结论 OMT-Au抗肿瘤活性强于MT-Au,原因可能与配体的分子构象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金属配合物 肿瘤细胞 拓扑异构酶Ⅰ
原文传递
诱导化疗治疗≥60岁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12
作者 刘晓梅 李智慧 +3 位作者 蒋朝阳 周代君 钱小梅 李东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4年第10期853-864,共12页
目的:在调强放射治疗时代,分析诱导化疗治疗≥60岁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locoregion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LA-NPC)患者的疗效,并从中明确诱导化疗的获益人群和最佳周期数。方法: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 目的:在调强放射治疗时代,分析诱导化疗治疗≥60岁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locoregion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LA-NPC)患者的疗效,并从中明确诱导化疗的获益人群和最佳周期数。方法: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共有199例确诊的≥60岁老年LA-NPC患者入组研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诱导化疗组和非诱导化疗组。两组患者根据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EB病毒感染状态、T分期、N分期和PGTVnx进行2:1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利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PFS、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和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c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LRFS),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间生存结果的差异。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PFS的相关因素。分析诱导化疗与诱导化疗周期数对不同N分期老年LA-NPC患者的疗效影响。结果:PSM后,诱导化疗组患者87例,非诱导化疗组患者54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诱导化疗并未改善总体和匹配后≥60岁老年LA-NPC患者的PFS(HR=0.728,95%CI:0.468~1.132,P=0.153;HR=0.757,95%CI:0.464~1.235,P=0.260)、OS(HR=0.673,95%CI:0.421~1.077,P=0.096;HR=0.728,95%CI:0.433~1.225,P=0.228)、DMFS(HR=0.696,95%CI:0.389~1.245,P=0.216;HR=0.692,95%CI:0.367~1.305,P=0.249)和LRFS(HR=1.402,95%CI:0.385~5.100,P=0.606;HR=1.337,95%CI:0.345~5.179,P=0.672)。经PSM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N0-1vs N2-3)和PGTVnx(<66 Gy vs≥66 Gy)与老年LA-NPC患者的PFS显著相关。根据N分期,将匹配后的患者分别纳入T_(3-4)N_(0-1)M_(0)组和T_(1-4)N_(2-3)M_(0)组。亚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诱导化疗能显著提高T1-4N2-3M0期老年NPC患者的PFS(HR=0.562,95%CI:0.315~1.004,P=0.046)和OS(HR=0.532,95%CI:0.288~0.985,P=0.040),但并未改善DMFS(HR=0.606,95%CI:0.299~1.227,P=0.155)、LRFS(HR=0.930,95%CI:0.154~5.606,P=0.937)和T3-4N0-1M0期患者的生存结局。此外,与1~2周期的诱导化疗相比,≥3周期的诱导化疗具有提高T1-4N2-3M0期老年LA-NPC患者DMFS的趋势(HR=0.179,95%CI:0.024~1.363,P=0.060)。结论:经PSM后,诱导化疗并未对总体≥60岁老年LA-NP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能显著提高T1-4N2-3M0期患者的PFS和OS,且≥3周期的诱导化疗相较于1~2周期具有改善这个亚组人群DMFS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化疗 调强放射治疗 局部晚期鼻咽癌 老年
原文传递
基于2013版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的鼻咽癌Ⅴ区转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智慧 郭文艳 +3 位作者 蒋朝阳 高辉 李东 张伶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在2013版颈部淋巴结分区的分布特点,探讨2013版Ⅴ区影像学特征,为鼻咽癌颈部临床靶区勾画提供初步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2—2020年间可调阅鼻咽及颈部MRI、定位CT图像的鼻咽癌患者1110例,并参照2013版颈部... 目的分析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在2013版颈部淋巴结分区的分布特点,探讨2013版Ⅴ区影像学特征,为鼻咽癌颈部临床靶区勾画提供初步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2—2020年间可调阅鼻咽及颈部MRI、定位CT图像的鼻咽癌患者1110例,并参照2013版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重新分区,分别对Ⅴa、Ⅴb、Ⅴc区淋巴结转移与其他淋巴结区做相关性分析。选取1例T1N0M0期鼻咽癌作为样本,参照Ⅴc区正常解剖结构及比例等,将Ⅴc区转移的淋巴结勾画于样本病例定位CT图像上,解析Ⅴc区转移淋巴结位置分布特点。结果患者中1004例(90.5%)符合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最高转移率的前两位为Ⅶa区(74.7%)、Ⅱb区(70.7%)。多因素分析显示Ⅴa区淋巴结转移与Ⅱb、Ⅲ、Ⅴb和Ⅷ区相关(P=0.010、0.001、0.001、0.001、0.037),Ⅴb区淋巴结转移与Ⅲ、Ⅳa、Ⅴa和Ⅴc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6、0.001、0.001、0.001),Ⅴc区淋巴结转移与Ⅳb、Ⅴb区相关(P=0.008、0.001)。出现28例Ⅴc区淋巴结转移,共统计Ⅴc区转移淋巴结38个,其中33个(86.8%)淋巴结中心点位于样本病例肩甲舌骨肌内侧(Ⅴc-1区),5个(13.2%)位于肩胛舌骨肌外侧(Ⅴc-2区)。结论建议鼻咽癌Ⅴ区淋巴引流区各个亚区参考相关性分开勾画,有相关性时勾画为中危淋巴引流区(CTVn2);CTV_(n2)包含Ⅴc时建议进一步细化,Ⅴc-2区只有在同侧Ⅴc-1区有淋巴结侵犯时才作为CTVn2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转移 鼻咽癌 颈部淋巴结分区 相关性 临床靶体积勾画
原文传递
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阳 吴佩玲 +3 位作者 邓一林 陈易华 毛俐 汪广杰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探究影响肝细胞癌(HCC)分化程度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整理经手术并治疗的HCC患者108例,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低分化组(n=29,26.85%)、中分化组(n=53,49.07%)、高分化组(n=26,24.07%)。比较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病理... 目的探究影响肝细胞癌(HCC)分化程度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整理经手术并治疗的HCC患者108例,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低分化组(n=29,26.85%)、中分化组(n=53,49.07%)、高分化组(n=26,24.07%)。比较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Ki67、P53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细胞癌低分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分化程度HCC肝硬化占比,P53阳性率和Ki67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是否感染肝炎病毒及肿瘤是否累及肝被膜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肝硬化(OR=3.408)、Ki67高表达(OR=11.113)及P53阳性(OR=9.711)为低分化HCC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不同分化程度HCC患者临床特征及Ki67和P53表达情况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HCC分化程度的临床病理危险因素,可为精准诊断和预后治疗提供判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P53 肝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成都地区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预后及生存因素研究
15
作者 晏晴艳 雍晓梅 +1 位作者 罗洪 杜敏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6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预后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3年随访,观察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12例)和死亡组(n=78例)。应用SPSS 2...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预后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3年随访,观察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12例)和死亡组(n=78例)。应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或%表示;两组不同资料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转移性乳腺癌预后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访3年,190例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生存112例,死亡78例,死亡率41.1%。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家族史、手术方式、内分泌治疗、ER阳性和PR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肿瘤直径>5 cm、Ⅲ-Ⅳ期、淋巴结转移≥4枚、未放疗、HER-2阳性为影响老年转移性乳腺癌预后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放疗和HER-2阳性为危险因素,且患者远期生存率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危险因素 生存分析 老年人 预后
原文传递
老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特征及其与分子分型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付曾强 罗洪 彭晶晶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及其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老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术前2周内行乳腺超声检查,均由我院两名高年资深超声科医生分析超声声像...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及其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老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术前2周内行乳腺超声检查,均由我院两名高年资深超声科医生分析超声声像图,包括病灶直径、形态、边界、毛刺、分叶、后方回声、血流情况。分子分型包括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样型。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例(%)]表示,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老年超声特征中,病灶直径≤2 cm居多,形态以不规则形为主,边界以模糊为主,毛刺和分叶居多,后方回声以衰减为主,血流以不丰富为主。分子分型中,luminal A型13例,luminal B型72例,HER-2过表达型27例,基底样型1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的相关因素包括病灶直径、形态、边界、毛刺和后方回声(P<0.05),但与分叶和血流情况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以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毛刺、分叶和后方回声衰减为主,且分子分型与病灶直径、形态、边界、毛刺和后方回声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老年人 超声特征 分子分类
原文传递
老年食管癌单纯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陈潘 罗洪 周进军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单纯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30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放疗181例,同期放化疗119例。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单纯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30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放疗181例,同期放化疗119例。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不良反应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00例患者发生急性不良反应192例,发生率为6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胸腔胃体积、胸腔胃长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白蛋白呈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胸腔胃体积≥200cm^(3)、胸腔胃长度≥18cm和高NLR是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单纯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中胸腔胃体积、胸腔胃长度和NLR是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上单纯放疗 同期放化疗 急性不良反应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老年结直肠癌肺转移的CT特征及易发因素研究
18
作者 周进军 罗洪 陈滔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肺转移的CT特征及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2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肺转移分为肺转移组(n=96)和对照组(n=324)。所有患者均行胸腹部增强CT...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肺转移的CT特征及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2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肺转移分为肺转移组(n=96)和对照组(n=324)。所有患者均行胸腹部增强CT诊断并记录特征,均随访3年。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2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确诊96例合并肺转移,发生率为22.86%;肺转移CT征象显示病灶形态多位实性结节,直径<3cm,呈多发且病灶内部多强化均匀。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原发肿瘤部位、TNM分期、原发灶病理类型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相比,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直肠癌、TNM分期Ⅲ期、腺癌、CEA≥5ng/ml是老年结直肠癌肺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结直肠癌肺转移发生率较高,CT特征较为明显,且高危因素主要表现为直肠癌、TNM分期Ⅲ期、腺癌及CEA水平升高,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肺转移 CT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