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儿Rh血型不合新生儿围产期溶血相关指标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1
1
作者 包碧惠 李慧繁 +6 位作者 徐忠兰 王小芳 王丹 常青 严小丽 刘鹤莺 陈芹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4期630-634,共5页
目的:探讨围产期相关检测指标对防治新生儿Rh溶血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近3年收治的46例母儿Rh血型不合新生儿。分析抗-D抗体效价、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等围产期溶血相关指标在致敏与未致敏新生儿、... 目的:探讨围产期相关检测指标对防治新生儿Rh溶血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近3年收治的46例母儿Rh血型不合新生儿。分析抗-D抗体效价、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等围产期溶血相关指标在致敏与未致敏新生儿、换/输血与未换/输血新生儿间的差异,探讨其对新生儿母儿Rh血型不合相关并发症防治的指导意义。结果:46例新生儿中,14例Rh溶血患儿需换/输血、输血浆等;12例Rh溶血症较轻,无需换/输血,仅需光照、补液支持;20例无溶血新生儿无需特殊处理。抗-D抗体效价、胎龄、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在致敏和未致敏患儿、换/输血与未换/输血患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围产期抗-D抗体效价、血红蛋白、胆红素等溶血相关指标加强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同种免疫性溶血可能患儿并及时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儿Rh血型不合 溶血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下载PDF
盆底电刺激对大鼠盆底肌肌肉、神经发育的形态学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岩 侍立峰 +2 位作者 王延洲 张峥程 李彩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6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探讨与研究盆底电刺激对大鼠盆底肌肌肉、神经发育的形态学影响。方法:36只Wistar产后健康雌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刺激组,每组12只。模型组与刺激组都建立了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建模后刺激组给予盆底电... 目的:探讨与研究盆底电刺激对大鼠盆底肌肌肉、神经发育的形态学影响。方法:36只Wistar产后健康雌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刺激组,每组12只。模型组与刺激组都建立了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建模后刺激组给予盆底电刺激,每3 d一次,持续治疗12 d;模型组在建模后不给予任何治疗处理。结果:模型组与刺激组建模后6 d、12 d的膀胱最大容量、肌肉拉长收缩力、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刺激组高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可见施万细胞,未见神经元细胞,肌束结构完整,肌纤维上可见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模型组神经元及肌纤维出现缺血性改变,肌纤维肿胀,肌膜核内移;刺激组未见靶状纤维改变,肌纤维粉染,肌纤维肌束结构完整,胞浆着色浅。结论:盆底电刺激在压力性尿失禁大鼠的应用能促进血清NPY的释放,提高盆底肌肌肉与膀胱最大容量,促进大鼠盆底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电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肌肉 神经发育 神经肽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